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宮珂 首都體育館報道
9天前的首都體育館,中國短道速滑隊以一枚2000米混合接力的金牌開啟了北京冬奧會的征程。但在短道速滑項目收官日的比賽中,中國隊卻在當天進行的兩項決賽中均未能再有獎牌入賬,也讓中國隊的冬奧之旅稍有些高開低走的意味。
不過,本屆冬奧會,主場作戰的中國隊最終收獲2金1銀1銅,與荷蘭隊在獎牌榜上并列第二,與榜首的韓國隊相比也只是少了一枚獎牌。在北京周期里經歷過多次教練組更迭而且又受疫情影響缺少國際比賽的情況下,中國隊仍能重返獎牌榜前二依舊可喜。但相比于平昌望北京時的那份篤定,望向新一個四年的中國短道隊雖然也有希望,但與此同時也有問題與不確定性。
任子威武大靖撐起男隊 卻仍留下遺憾
“男隊在世界是第一梯隊,有突破,但最后有一些遺憾。”在總結男隊的本次短道之旅時,任子威既肯定了隊伍目前的實力,同樣也提到了“遺憾”二字。在如今競爭激烈的男子賽場,中國隊確實在三個單項與接力項目中都展現出了不錯的競爭力,但最后卻僅在1000米一個單項中有獎牌入賬,5000米接力的失利、500米無中國選手躋身A組決賽,都可以算得上是“遺憾”。
在出征北京冬奧會之前,中國短道速滑隊最受關注的兩位選手當屬武大靖和任子威,兩人也確實支撐起了本屆冬奧會中國隊獎牌收入的“半壁江山”。作為2000米混合接力陣容主力成員的武大靖在決賽沖刺時頂住了意大利選手的追擊,幫助中國隊鎖定一枚分量極重的金牌。而身兼五項的“全能選手”任子威不僅在混合接力比賽中貢獻了自己的力量,也為中國隊帶回了本屆冬奧會唯一一枚個人項目金牌。
已是第三次征戰冬奧會的武大靖雖然在混合接力比賽中兌現諾言,給中國代表團主場冬奧行“打個樣”,但單項500米止步半決賽,卻讓成為了他的“意難平”。在5000米接力決賽之后,武大靖也提到自己在本屆冬奧會還是有目標未能達成,也對自己的表現并不完全滿意。但對于北京周期曾遭遇傷病和狀態起伏的武大靖而言,能夠力保混合接力的金牌、進入1000米A組決賽已經算是不錯的表現,至于以0.016秒錯失的500米A組決賽,也確實成為了難以彌補的遺憾。
四年前在平昌初登奧運賽場的任子威未能躋身任何一項單項決賽,甚至在5000米接力決賽中也未獲登場機會,但在北京冬奧會時,他卻成為全勤出戰5項比賽的絕對主力。對于任子威來說,能拿下混合接力和1000米金牌自然是“突破”,但在那之后他卻對自己的表現并不滿意。“前兩項比賽時候心里沒有什么負擔,在兩項拿了金牌之后,我的心情就有些變化,然后會緊張、出現低級失誤,我也對自己有些失望。”在短道速滑的賽程進入到后半段時,任子威也坦言“身體和精神上有些撐不住了”。
雖然任子威在世界杯時以體能出色和身兼多項聞名,但冬奧會時的壓力與比賽強度確實是其他賽事所無法比擬的,全勤作戰的選手所面對的挑戰更是難以想象。在這樣的情況下,任子威仍能拿下2枚金牌并且也帶隊進入男子5000米接力決賽,同樣算得上交出一份出色的答卷。而四年前還是年輕隊員的他,如今也頗有領軍人物的氣質。在接力比賽上場前,任子威會提醒年輕隊友們需要注意的細節。而無論是個人還是接力賽中,他也總能用穩定的表現擔負起了外界對他的期望。
至于此次迎來奧運首秀的男隊三位年輕選手李文龍、孫龍和張添翼,他們依舊在“大場面”之下稍顯青澀。雖然李文龍也在1000米比賽與隊友打出配合戰并摘得銀牌,接力賽中也有更加穩定的發揮,但整體而言三位選手在拼搶激烈的奧運賽場上還是因經驗不足而顯得保守或者是慌亂。不過,短道速滑畢竟是一個考驗技戰術同樣也需要選手臨場應變的項目,選手們也需要更多的比賽經驗歷練方能在關鍵時刻穩住陣腳。如果只看奧運表現,三位年輕選手的成長速度看起來仍需提升,但在短道速滑項目中,也只有類似奧運的大賽歷練才是讓他們迅速進步的唯一方式。
女隊表現符合預期 何時再現明星選手?
男隊留下遺憾,而女隊在冬奧會的表現則基本符合了本賽季四站世界杯之后的外界預期。與世界杯時一樣,范可新、曲春雨和張雨婷都在混合接力比賽中上場,并且也為最終中國隊奪金貢獻力量。除此之外,女隊唯一一枚獎牌則來自3000米接力,這也是中國女隊時隔12年重返冬奧會該項目領獎臺。
3000米接力奪銅,證明中國女隊作為短道速滑的老牌強隊,依舊具備集體優勢,而且中國隊在接力項目上的交接、超越與團隊配合依舊是世界領先。但與此同時,只有接力收獲獎牌,也意味著中國女隊依舊在單項比賽中競爭力有限。在三個單項的A組決賽中,只出現過張雨婷和韓雨桐兩位中國選手,而且她們與領獎臺之間也有著明顯的距離。
女子項目的收官之戰1500米的比賽同樣也很好地展現了本屆奧運會中的競爭形勢——領先的舒爾廷、崔珉禎、方塔娜在最后幾圈時與“第二集團”之間的差距愈發明顯,而中國女隊在單項比賽中,更多地屬于“第二集團”。 舒爾廷、崔珉禎、方塔娜都曾在本屆冬奧會多次登上領獎臺,其中舒爾廷更是在女子的4個項目中都有獎牌入賬,而這三位明星選手也各自支撐起了他們背后的隊伍。中國隊雖然隊中擁有范可新、韓雨桐這樣大賽經驗豐富的老將,但在實力方面,卻缺少一位真正意義上的“明星選手”。
在單項比賽過后,無論是年輕的張雨婷、張楚桐,還是已經有過經驗的曲春雨,都提及在比賽時、在與舒爾廷、崔珉禎等具備單項沖金實力的選手同場作戰時“已經盡力了”,而她們也的確看到了與這些選手在比賽經驗與絕對實力方面的差距。尋找“明星選手”與彌補實力和經驗的差距,則是女隊需要在新的奧運周期所需要關注的事情。
不過,對于中國女隊或者中國短道速滑隊整體而言,北京周期的四年經歷都頗為曲折。任子威在1000米與5000米接力賽后,也曾提及“過去四年非常困難”,隊伍教練組的更迭自然也包含在內。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冬奧會期間,由金善臺和安賢洙組成的中國隊“教練二人組”一直都十分引人注目。兩人的加盟,也確實為隊伍帶來了改變。任子威將自己長距離項目的明顯進步歸功于兩位韓國教練,而張雨婷則提及金善臺關注技術細節,安賢洙提升了團隊的整體精神。在冬奧會的賽場上,我們確實看到了中國短道隊成績的回升,也在場內場外金善臺和安賢洙與目前中國隊的合作碰撞出了不錯的效果。但回顧北京周期的經歷,我們還是不免猜測:如果中國短道隊在本周期擁有一個更加穩定的團隊,他們是否本可以在北京冬奧會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