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梁熙明
1998世界杯,韓國隊出戰強敵墨西哥,河錫舟首開紀錄,由于當時韓國隊世界杯歷史尚無勝績,球員不免興奮過頭,沖動之下收不住,剛進球就動作過大將人放翻,被無情罰下,韓國隊以少打多最終敗陣。
這一幕,在國際米蘭做客安菲爾德一役中又出現了。勞塔羅剛進球,國際米蘭剛剛燃起曙光,桑切斯一腳蹬踏被紅牌罰出去,登時毀了全隊努力。本來還有時間,周旋下去鹿死誰手猶未可知,紅牌一出,小因扎吉后續再怎么替換,都只是聊盡人事。
作為意甲衛冕冠軍,對抗歐冠最強球隊之一,國際米蘭在做客兩球落后,幾乎絕望的情況下,沒有像拉齊奧、那不勒斯這些意甲球隊通常的那樣走過場投降,回去讓主力應付聯賽,而是死拼死扛,每球必爭,場面始終膠著,即使被罰下一人后,依然陣腳不亂,還能組織反擊,把懸念保留到最后,意大利各媒體必然不吝筆墨,盛贊其“雖敗猶榮”。
比賽前卡佩羅曾批評說,意甲節奏太慢(他好像忘了他自己就是始作俑者之一),西甲普遍具有一腳出球的技術能力,英超最多兩腳出球,而意甲拿球后一停二看三調整。不過這場比賽讓人看到,即便平時在聯賽中習慣慢條斯理緩步推進,到了高節奏的歐冠上,意甲球隊還是能跟得上的,也能在高強度對抗下做配合,技術能力可以保證這樣烈度的拼殺。小因扎吉在第二次打歐冠淘汰賽的情況下,能交出這樣的功課,已經非常值得打高分了。
擺在小因扎吉面前的課題,是在磨合出一個有戰斗力的基本陣容之后,如何進階。很多教練都能捏合出不錯的陣容,進而取得一定的成績,但之后就停滯不前,終身未能更上一層樓。這涉及到“第一套戰術”被對手摸熟后,是否有后續方案,以及對球隊整體力量的通盤使用,對球員心理的把控,這些是在普通教練中脫穎而出后,能否躍遷到頂級的門檻。
國際米蘭本身就較利物浦有差距,巴雷拉與桑切斯的無謂紅牌,放大了這些差距,給小因扎吉留下“如果沒有紅牌,本可以......”的遺憾。勞塔羅的賽后態度,明顯是對這樣的紅牌不滿的,巴雷拉讓國際米蘭兩回合折損一個主力中場,桑切斯則在球隊剛有希望時直接毀了球隊的努力。勞塔羅已經非常不客氣了,“馬德里的事情又重演了,這樣實在太難踢了!”這話就是在直接放炮巴雷拉與桑切斯。
歸根結底,之前小因扎吉對全隊力量使用是不足夠的,這導致了那些“真正的替補”上場后與主力有較大的分野,桑切斯本來上得就少,冬窗之前離隊情緒強烈,超級杯對尤文終場前絕殺捧杯,使其回心轉意。包括華金·科雷亞、丹布羅西奧、貝西諾、加利亞爾迪尼這些上場機會不多的球員在內,一旦勞塔羅、恰爾汗奧盧這些主力因為體力耗盡,換他們上場時,球隊就失去了改變戰局的能力。
現在國際米蘭歐冠負擔已卸,負荷量大減,回聯賽后已經不用再考慮雙線輪換,勢必會出現更多閑置的替補。在沒有歐冠的時候,這些是看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