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王勤伯
巴黎圣日耳曼浪費好局,被皇馬3球逆轉,劇本似曾相識。
毫無疑問,這場比賽會令人想起2017年諾坎普的6比1,當時巴薩陣中的梅西、內馬爾本周三在伯納烏穿著巴黎的球衣。另一場類似的比賽是2019年3月6日巴黎在主場被曼聯(lián)絕殺淘汰,那場比賽也出現(xiàn)了裁判爭議,但最重要的問題還是巴黎圣日耳曼自己沒有把握好機會,甚至帶著玩火的心態(tài)比賽,最終自釀苦酒。
3次被逆轉,巴黎圣日耳曼的主教練分別是埃梅里、圖赫爾和波切蒂諾。似乎沒有人能夠改變這支球隊的一個問題:缺乏豪門球隊打歐冠必須的專注。唯一一次例外是2020年打進歐冠決賽,惜敗給拜仁慕尼黑。
準確地說,巴黎圣日耳曼的問題是專注無法持久,當他們比較專注取得領先,他們似乎會立即覺得贏球已是板上釘釘,然后不由自主地變得散漫;當他們比較專注地取得巨大的領先優(yōu)勢,他們會覺得不玩火對不起人,各種各樣的游戲折騰,像對曼聯(lián)一樣把自己玩死。
如果要對這種習慣溯源,源頭必定就是法甲。在法甲賽場,巴黎的對手時常太弱,于是巴黎的比賽總是在有意和無意的不認真和散漫中度過,每場比賽只需要踢好30分鐘就足以滅掉對手,有時候30分鐘都不用,如果踢好60分鐘,簡直就是對球迷的演出回報。
巴黎在法甲的散漫問題本賽季格外突出,甚至造成了球迷抗議。這當然也會被認為是專注歐冠使然,波切蒂諾命系大耳杯,卡塔爾人太想在2022世界杯年歐冠圓夢。但聯(lián)賽省力甚至玩貓膩對歐冠造成的實際效果恰恰相反,歐冠需要的是90分鐘的專注,巴黎平時早就喪失了專注90分鐘的習慣。對皇馬的比賽他們在前60分鐘其實都做得不錯,最后30分鐘明顯就像突然停電。
歐洲各大媒體較多把巴黎第一個丟球的責任算在唐納魯馬頭上,《隊報》給了他和馬爾基尼奧斯全隊最低的2分。實際這個球是整個巴黎圣日耳曼后防線的責任。在這種對方壓出逼搶的局面下,一旦發(fā)生被迫回傳門將的情況,需要整個后防線在回傳同時就已經(jīng)高速啟動,搶在對方壓上來之前跑到位置,保證門將擁有至少2條清晰且安全的傳球路線。
唐納魯馬從本方左側接到球,想要轉移到右側是合理的,但是無論中間靠他更近的馬爾基尼奧斯還是遠端的阿什拉夫回來都慢了半步,這是意大利人出現(xiàn)片刻猶豫的原因。造成這個整體失誤,歸根到底還是在法甲沒有養(yǎng)成好習慣,因為對手不可能前壓那么快要么深,也不太可能擁有維尼修斯、本澤馬這樣反應神速的前鋒。
平時巴黎圣日耳曼全隊失誤最少、發(fā)揮最穩(wěn)定的球員是馬爾基尼奧斯,巴西人技術好,經(jīng)驗豐富,閱讀比賽能力超強。但是他周三晚在伯納烏的表現(xiàn)堪稱災難。或許是第一個丟球對他造成了心理打擊,或許也是對皇馬在最后30分鐘的攻擊力度心理準備不足,在第二個丟球巴黎防線集體漏人(而且本澤馬的射門因為馬爾基尼奧斯解圍變線)之后,第三個丟球幾乎可以認為馬爾基尼奧斯出現(xiàn)了大腦短路,以至于把皮球傳給了本澤馬。
從賽后的言論看,巴黎圣日耳曼將帥更多是把責任推給裁判,認為本澤馬對唐納魯馬有犯規(guī)。但過幾天,焦點肯定會集中到波切蒂諾的帥位問題上。此前巴黎圣日耳曼支持了波切蒂諾聯(lián)賽大保留、專心歐冠的路線。
無論是首回合還是次回合,波切蒂諾在技戰(zhàn)術設計上都很出色,確實是精心準備的結果。例如本場梅西首發(fā)位置是右路,但時常扮演的是中場組織者的角色,維拉蒂、帕雷德斯靈活地集中到右側協(xié)助防守維尼修斯的個人突擊。巴黎在左側圍繞姆巴佩設計的反擊路線非常清晰,卡瓦哈爾本場比首回合還更難受,姆巴佩和本澤馬一樣全場進了3球,可惜其中2個球越位了。
《隊報》在賽后較為罕見地把更高的分數(shù)給了巴黎進攻球員。過去無論在歐冠還是法甲,巴黎通常都是防守球員平均得分更高,本場剛好相反。在皇馬扳平之前,無論姆巴佩還是梅西都較好地完成了自己的角色,分別得到7分和6分,內馬爾得到4分,姆巴佩的進球來自他的助攻,但第二個丟球內馬爾有較大責任,沒有成功干擾或攔下莫德里奇的長途帶球奔襲。
實際上巴黎在第1次丟球之前并沒有明顯的下滑跡象,更多是安切洛蒂用羅德里戈、卡馬溫加換下阿森西奧和克羅斯提升了逼搶的節(jié)奏,讓巴黎圣日耳曼略有措手不及。但一支豪門球隊想要拿下歐冠,比賽中出現(xiàn)這樣的波動是絕對必須克服的,巴黎圣日耳曼卻顯得無比脆弱,遇到形勢不利立即六神無主。這真的是法甲長期壞習慣造成的惡果,換成在法甲,如果巴黎60分鐘1比0領先,球員們已經(jīng)在散漫地等待比賽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