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地錯位沖垮掘金!雙控鋒58+17詮釋猛龍籃球

柴夫03-13 15:53 體壇+原創

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柴夫

當薩迪斯·揚在2007年被選進NBA聯盟時,他的屬性還很特別。作為一名鋒線球員,他是以往人們口中所說的“不三不四”——打小前鋒略顯遲緩,打大前鋒有些尺寸不足。退回10年前,這種3、4號搖擺人更多會被視為一種劣勢。

然而眼下,來到生涯末年,揚發現自己來到了一支身邊都是自己“復制品”的球隊。

“在我剛進聯盟那會,我主要打小前鋒。”揚在昨日賽后說,“我整個大學生涯都在打三號位。高中的時候我xx想打什么位置就打什么位置。所以我練就了那些控運技術。”

GettyImages-1239142542-1024x683.jpg

還是毛頭小子的時候,薩迪斯·揚恐怕想不到自己的屬性會在未來某天成為香餑餑。身處這支多倫多猛龍隊,揚甚至絲毫沒有另類的感覺。北京時間3月13日,猛龍127比115擊敗掘金收獲背靠背連勝,他們首發陣容里負責發動進攻的人是身高2.06米的西亞卡姆,以及2.01米的新秀斯科蒂·巴恩斯。后者拿到了NBA生涯第一次助攻兩雙,他和西卡合力砍下58分17助攻13籃板,而且只有2次失誤(他們各自還完成2次搶斷)。

“他們就是交替操作。你發動完我來發動,誰感覺更好誰就負責運轉,或者誰有更好的對位誰就去攻。他們是在非常平等、和諧的狀態下進行著攻擊,結果也很好。”猛龍主帥尼克·納斯賽后說道。

看猛龍的比賽總會讓人產生一種聆聽實驗音樂的感覺,它未必美妙,但足夠特別。比如在第三節比賽后半段,以往會被貼上大前鋒標簽的西亞卡姆持球發動擋拆,然后在行進間完成了一記拋投打板。這種回合放在其他球隊身上可能一場不過2、3次,但猛龍則早已將其視為常規操作。到了第四節的時候,你也能在薩迪斯·揚的比賽中看到類似的鏡頭,當然了,還有斯科蒂·巴恩斯。

“我們做了一些事情幫助斯科蒂清理出了空間,當他沖到罰球線以下的位置時,哪怕他并沒有壓制防守自己的球員,還是能在足夠接近籃筐的位置找到命中出手的辦法。”納斯說,“很好的決策能力,那些并不是輕松的投籃,但這就是他的比賽方式。...他就是有這種招,停在距離籃筐8英尺、10英尺的位置,左手、右手(把球放進)。”

CP152418172-1040x572.jpg

除了個人進攻,巴恩斯和西卡在傳球方面也有很多令人驚訝的鏡頭或聯系。大個子不要著急運球,跳起傳球是禁忌,不要隔著人傳球...這些規矩在猛龍面前通通顯得老掉牙,兩人彼此之間互相送出的大量助攻都成了“錯誤示范”。

“我覺得我們在越來越好。”西亞卡姆談到自己和巴恩斯的化學反應說,“我賽季初缺席了一些比賽,然后重回賽場,尋找自己的狀態,這花了一些時間。隨著聯手出戰的場次增加,我們會越來越熟悉。我認為他有著很好的比賽嗅覺,有著強大的感知力。有時候我會讓他來打控球前鋒,安排整個球隊。而且他幾乎面對誰都是錯位,所以我就是在合適的位置尋找到他,反過來他也能這么找到我。我們倆的技術有相似之處,而且都經常處在錯位的狀態。”

這就是猛龍,當他們把十幾位身高1.96-2.06米的球員集合在陣中時,注定會打出另類籃球。而除了西卡和巴恩斯的閃耀,猛龍此役完全打出了他們的特點。翻開統計,他們沖了掘金23個前場板,造了19次失誤,多出手24次。用杜蘭特的話說,“這相當于比賽開始之后你讓對方連續進攻20多個回合,自己則是連續防守20多個回合,這要想贏是非常困難的。”

拿下這一勝之后,猛龍距離身前東部第六的騎士只差1個勝場,克城正在受到傷病摧殘,猛龍機會大好。而且別忘了,多倫多這邊的全明星后衛范弗利特也在缺席,另外他們還少了首發鋒線阿奴諾比。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

相關閱讀

權威源自專業

“體壇+”是體壇傳媒集團旗下《體壇周報》及諸多體育類雜志的唯一新媒體平臺。 平臺匯集權威的一手體育資訊以及國內外頂尖資深體育媒體人的深度觀點, 是一款移動互聯網時代體育垂直領域的精品閱讀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