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原創
半場0射門,控球率不到3成,中沙之戰的上半場,中國隊毫無還手之力,擺出的鐵桶陣也因為最后時刻丟球讓球員士氣備受打擊。而在本屆世預賽12強賽中,這樣的無力感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
中沙之戰上半場復刻中日戰
雖然中國隊已經提前出局,但球隊對接下來的榮譽之戰依然十分重視。尤其是在上一輪新春佳節之際不敵越南,更是讓中國隊遭遇了輿論的猛烈炮轟,中國隊也希望在最后兩戰拼出去找回點面子。而且近期馮瀟霆和鞏漢林的“馮鞏大戰”,中國隊也知道如果自己再踢不好,肯定又會被無數段子手無情吐槽。
面對這樣的輿論環境,中國隊的底線就是避免崩盤,主教練李霄鵬也很知趣的派出了防守為主的三中衛陣型,朱辰杰+鄭錚+張琳芃組成門前屏障,而此前球隊在海口集訓時也將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了演練了防守體系上。
通過加強防守來抑制對手的進攻,李霄鵬的這一選擇并不會讓球迷感到陌生。12強賽中國隊首戰日本時,時任主教練李鐵也是選擇了三中衛鐵桶陣。那場比賽上半場中國隊控球率僅22%,雖然有一腳射門,但直接是踢出了邊線,對日本球門毫無威脅。而中日二次交鋒,此時已經是李霄鵬掛帥的中國隊上半場踢的更為被動,不僅0射門,在對方禁區也0觸球。
本場中沙戰上半場,中國隊0射門,控球率也僅有26%,在對方禁區內只有2次觸球。由于中國隊在進攻端只有張玉寧一人頂在前面,缺少中場和邊路支援的他獨木難支,也無法給沙特防線施加太大的壓力,導致沙特隊可以肆無忌憚攻擊中國隊球門。
可以說,中國隊在傳接球、技戰術,以及球員個人能力方面和沙特隊都存在差距,球隊能夠堅持到補時階段才丟球,完全是靠拼勁和斗志。然而百密一疏,只靠被動防守不丟球是很難的,就如中日首戰,中國隊同樣是守住了40分鐘,但依然難逃丟球命運。其實如果能夠頂住上半場,中國隊的死守戰術可以算是成功的,下半場會讓球員們更有信心。遺憾的是,最后時刻的丟球,只會讓球隊士氣受挫。
三十年河西!頭球成中國隊弱點
曾幾何時,中國隊總是擁有在亞洲足壇排的上號的高中鋒,包括黎兵、宿茂臻等,即使是后來的韓鵬也有一定的頭球能力。尤其是面對身材矮小的東南亞球隊,中國隊的頭球更是成為殺手锏,長傳沖吊的簡單粗暴打法幾乎讓對手無解。
然而本屆12強賽,中國隊卻總被對手打進頭球,甚至連越南隊個頭不高的球員也能利用頭球撬開防線。對陣日本時,中國隊也被身高1米76的伊東純也打進過頭球。本場對陣沙特,中國隊的丟球同樣是被對手攻入的頭球。如果說在對陣越南、日本時丟頭球,是因為當時后衛注意力不夠集中導致漏人,這場對陣沙特,對方球員在中國隊兩名球員貼防的情況下依然打進頭球,這值得中國隊進行反思。
文/高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