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武一帆
斯坦福橋大捷后,媒體的心頭好當然是本澤馬,但媒體的興趣點在費德里科·巴爾韋德身上。本澤馬歐冠連場“戴帽”固然不是常規操作,但也不算特別意外。上屆金球獎評選,法國媒體也好,皇馬也好,光靠吹是沒法把本澤馬吹到那個位置的。不過巴爾韋德代替阿森西奧或羅德里戈出任右邊鋒,明眼人都認為是左右戰局的一著好棋。緊接著“馬后炮”就來了:為何不早這么用呢?
先來看看費德里科·巴爾韋德是個什么樣的球員。巴爾韋德是2016年夏天從烏拉圭佩納羅爾來到西班牙,皇馬其實觀察了很久,只等他年滿18歲好簽職業合同。巴爾韋德在皇馬B隊打了一個賽季的主力,在青年歐冠登場,此間主要出任中前衛、后腰甚至踢過幾場后衛。到了2017年,他被租借到西甲保級隊拉科魯尼亞,上半程表現相當搶眼,且已顯露出能獨當一側攻防核心的氣質。可惜他因膝傷錯過最吃勁的3個月賽程。以筆者當年在現場的觀察和判斷,如果拉科擁有健康的巴爾韋德,保級的幾率或許更大一些。
從過往履歷看,作為外來的“半熟桃子”,巴爾韋德并沒受到優待,像維尼修斯這樣在梯隊過一下水就進入一隊序列。比他更早受到提拔的球員,如厄德高、馬科斯·略倫特和阿什拉夫等,后來雖然走高走低,但在不同平臺都各顯其能。但巴爾韋德的狀況有些奇怪,技術和經理團隊都想拿他當寶,但幾任教練都沒賦予其更重要的核心角色。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的身體狀況不穩定,幾乎每個賽季都會因為各處傷病缺席至少一個月的比賽。這里說的“傷病”真的是連傷帶病:膝部韌帶、肌肉傷、骨裂、肌腱扭傷、新冠、流感……相比36歲仍像鐵砧一樣結實的莫德里奇,巴爾韋德這身子骨未免也太弱了。
但還是那個問題:健康的巴爾韋德能提供怎樣的助力?盡管媒體很不情愿,但不得不指出卡塞米羅和克羅斯在某一時期狀態低迷,影響球隊整體發揮。可巴爾韋德幾乎沒有表現不好甚至說表現平淡的時候。只要派他上場,無論首發還是替補,無論中前衛、邊后衛還是這一場的邊鋒,至少能在局部發揮明確且積極的作用。由于“典禮中場”的運動能力日漸下滑,即便安切洛蒂也意識到:如果沒有巴爾韋德前后跑動串聯,還讓維尼修斯單側回撤拿球,那什么反擊都打不出來。非要下個定義,巴爾韋德憑借充沛的體能、穩定的心態和明確的技術特點,能夠勝任三線各個位置,適應不同臨場戰術的需要。這不就是全能球星嗎?
巴爾韋德距離真球星除了一副天生好身板,工資上也差著事。盡管各數據中心對皇馬陣容薪資的估計不完全一致,但在隊效力已4年的巴爾韋德處在最低那一檔,400萬歐元,場內球員只比太年輕的卡馬溫加和“飲水機看守”赫蘇斯·巴列霍高,比馬里亞諾低,只有羅德里戈的一半。這么看來,讓巴爾韋德代替技術和跑動只能拿一頭的阿森西奧或羅德里戈,其實算不上奇思妙想,倒是顯得隊內頂薪的阿扎爾和貝爾常年“奉詔摸魚”是有多荒唐。
烏拉圭媒體稱:巴爾韋德已從“小鳥”蛻變成“雄鷹”。西班牙媒體出于實用主義考慮,將其稱為皇馬的“瑞士軍刀”。無論是獨當一面的未來核心,還是更現實點考慮,一個可靠的萬用替補,皇馬都該考慮給巴爾韋德加薪續約。這個并非真正皇馬青訓的“外來小和尚”,其實真正符合皇馬長久以來的建隊方針:勤勉、少言、聽話。俱樂部出錢給孩子買套氧倉和冰桶,請個專業理療團隊,才23歲,調理好身體實際能省多少轉會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