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青年報》發布一篇名為《球迷“自娛自樂”還靠職業聯賽》的評論。文章從聯賽艱難重啟、亞洲杯易地、 留洋球員低迷等多個維度總結近期的中國足球現狀。對于中國足球未來十年的發展趨勢也只能“謹慎樂觀”。
中超聯賽擬于6月3日啟動第一階段賽事。中青報表示這個珊珊來遲的“好消息”讓職業聯賽像是中國足球一場“自娛自樂”的表演賽——除了邀請賽性質的東亞杯賽(今年7月在日本舉行,女足和U23國足參賽),明年的女足世界杯賽(2023年7月在澳大利亞和新西蘭舉行)、易地舉行的亞洲杯賽以及2024年巴黎奧運會足球亞洲區預選賽(女足與“01年齡段”國足參賽),今后兩年國字號球隊的出場機會已經被壓縮到最低限度。
國內賽事低迷,我們僅能寄托希望的留洋球員的表現同樣難言滿意。“入籍的歸化球員不受約束無法指望,僅有的幾名海外效力球員亦難為中國足球添彩:本輪西甲聯賽西班牙人隊1∶1主場戰平瓦倫西亞隊,武磊未能出場;瑞超聯賽李磊最近4輪比賽都在替補席度過,他效力的草蜢隊能否保級還是未知數;葡超聯賽郭田雨在維澤拉隊3次替補出場總共32分鐘,球隊保級后最后1場謝幕戰郭田雨甚至不在大名單當中,新賽季回歸山東泰山才是更為實際的選擇……”
回頭看來,在新的賽季,中國足球幾乎只有職業聯賽能夠滿足廣大球迷觀賽需求,不過職業聯賽本身的結構性風險仍然存在,球迷還要擔心聯賽發展道路上的艱難險阻,畢竟“欠薪”球隊不在少數,中國足協也只能按照“分期”原則督促球隊在新賽季逐步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