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駐意大利特約記者 小五
歐協杯決賽,穆里尼奧執教的羅馬1比0戰勝費耶諾德,奪得冠軍。本文從幾個方面對穆里尼奧本賽季的執教成績進行評價。
成績:聯賽第6+歐協杯冠軍=成功賽季
羅馬的聯賽分數,對比上賽季只有1分的提高,排名也僅有1名的提升,這似乎與豐塞卡的成績并無明顯差別。但在穆里尼奧心中,應該有另一套標準。在賽季開始前的亮相發布會上,穆里尼奧曾說:“我們與聯賽冠軍的分差是29分,與歐冠區的分差是16分,我們還需要時間。”于是一年的時間,羅馬與冠軍的分差變成了23分,與歐冠區的差距則縮小到僅有7分,可以算是取得了一定的進步。
有歐協杯冠軍和無歐協杯冠軍當然差別很大,尤其是對于羅馬這樣歷史中欠缺冠軍氣質的球隊,穆里尼奧用一場經典的“穆式勝利”幫助紅狼獲得俱樂部第一座歐足聯賽事獎杯,功不可沒。球隊接下來的目標是重返歐冠,這個難度恐怕比贏得歐協杯冠軍要大得多,需要再給穆里尼奧一些時間驗證。
與裁判的關系:裁判再次成為穆帥賽季關鍵詞
總體上來說,羅馬肯定算是意甲聯賽里在裁判問題上吃虧最多的球隊之一。聯賽第5輪,佩萊格里尼一個看起來并不危險的抬肘動作被吹黃牌,導致兩黃變一紅被罰下,從而缺席了羅馬同拉齊奧的德比。緊接著羅馬德比,扎尼奧洛在禁區內倒地被無視,拉齊奧利用這次機會奪回球權完成破門,此外,穆里尼奧還抱怨應該出示第二張黃牌罰下雷瓦。第8輪,亞伯拉罕對尤文打進一球,被裁判取消,改為罰點球,隨后韋勒圖射失,這球本來并不算重大判罰失誤,但當值裁判的解釋“點球沒有進攻有利”非常離譜。第11輪打米蘭,馬雷斯卡判罰了伊瓦涅斯對伊布的犯規,卻漏過了凱爾對佩萊格里尼的犯規。第12輪被威尼斯逆轉,克里斯坦特的動作非常輕微被判罰點球。最明顯的是第36輪,從慢動作看,也難以確定卡爾斯多普踢到了岡薩雷斯,即便是踢到,看起來也非常輕微,不足以讓岡薩雷斯倒地。
但還有一些抱怨,則屬于穆里尼奧的心理戰,比如第二回合打米蘭,亞伯拉罕的手球,即便輕微,按照規則只要碰到了就會被吹無效。對那不勒斯,梅雷特撲球后碰倒了扎尼奧洛,也在可以不判的范圍內。對熱那亞,扎尼奧洛的絕殺球被吹,之前亞伯拉罕確實結結實實踩到了巴斯克斯的腳面。
除了直接影響比分的,穆里尼奧還吐槽過帕伊雷洛對扎尼奧洛缺乏保護,第二次遇到帕伊雷洛,穆里尼奧做足了功課,瘋狂做起打電話手勢,諷刺其父親在“電話門”事件中遭到過處罰。很難講穆里尼奧對裁判的瘋狂輸出,是否加劇了羅馬被針對的局面,但意甲本賽季裁判水平下降是不爭的事實。不過有一點需要說明,羅馬的比賽后,裁判經常會因為判罰失誤遭到內部禁賽的說法是缺乏依據的。
對年輕球員的使用:堪稱意甲典范
數字說話,本賽季被穆里尼奧從青年隊提拔并上場比賽的球員多達五人,他們是:卡拉菲奧里、阿菲納·吉安、沃爾帕托、博維和扎萊夫斯基,在意甲前幾名的主帥當中首屈一指。其中卡拉菲奧里送出過助攻,其他幾人都完成了進球。這一方面歸功于羅馬優秀的青訓系統,但若沒有穆里尼奧的破格使用,也是無濟于事。
不過,前幾位均只是在賽季進行中曇花一現,迅速被穆里尼奧冷處理,卡拉菲奧里還在冬窗被租借了出去。在阿菲納·吉安身上雖然誕生了“送鞋”佳話,但其表現缺乏穩定性。只有扎萊夫斯基,算是穆里尼奧賽季最成功的戰術發明,原本踢中場的扎萊夫斯基被改造成了翼衛,甚至踢過左邊后衛,他在對萊斯特城的比賽中大放異彩,頗有大將風范。有了穆里尼奧的加成,他大概率會代表波蘭出現在年底的卡塔爾世界杯中。
對球員連續性的管理:遭批評最多
穆里尼奧的特立獨行有利也有弊,一個比較負面的影響是,羅馬本賽季有太多球員的發揮缺乏連續性,前幾場被委以重用,后幾場則被完全冷落的場面時有發生。最典型的例子是冬窗來的梅特蘭-奈爾斯,他被穆里尼奧在左路和右路試了個遍,相繼取代了比尼亞和卡爾斯多普的主力位置,卻突然連續8場被按在了替補席上,1分鐘都沒有出場。聯賽最后時刻,他又被重新起用挑大梁,羅馬在這兩場比賽中被博洛尼亞和威尼斯逼平,險些丟掉歐戰資格。其他受到類似待遇的球員還有佩雷斯、韋勒圖、紹穆羅多夫、奧利維拉等人,穆里尼奧對球員肯定有自己的認識,但顯然他本可以做得更好,讓更多人保持更加穩定的競技狀態。
另一個弊端是,穆里尼奧喜歡大規模的輪換,不顧及后果。1比6慘敗給博德閃耀就是這種操作帶來的后果,穆帥最大限度地用此前幾乎沒有出場機會的替補,粗暴地替換下所有的主力,球員競技狀態根本不能保證,賽后他還以球員不出力為由送他們上了看臺,最終導致部分球員對穆里尼奧產生強烈不滿。當然,這是穆里尼奧職業生涯里慣有的“小毛病”了,他的葡萄牙老鄉平托盡量將他看不上的球員處理掉,處理不掉的也沒有對更衣室造成什么影響,這些球員包括桑頓、雷諾茲、馬約拉爾、達爾博、迪亞瓦拉等。
對球員意志力的激發:穆里尼奧的強項
從季前賽開始,羅馬的比賽就有一個現象:球員們容易“上頭”,容易跟對方起沖突。當然,隊友們之間的凝聚力提高了,一個被欺負,另一個立刻就為自己人出頭。整個賽季下來,羅馬的得牌數高居聯盟第二,僅次于墊底的威尼斯,意甲八強中其他球隊在這項榜單中都排在末尾。其中,詹盧卡·曼奇尼一個人就在聯賽中拿了14張黃牌和1張紅牌,各項賽事加起來共有21張黃牌,堪稱意甲第一大“惡人”。而扎尼奧洛作為進攻球員,整個賽季也有10張黃牌和2張紅牌,這個真不是穆里尼奧所說的裁判針對,主要是球員的比賽風格和容易沖動的性格造成的。在穆里尼奧的調教下,一些本就容易激動的球員總是變得過于亢奮,羅馬也成為聯賽中最喜歡抱怨的球隊之一。
這樣做也有好處,羅馬是聯賽中常規時間之后進球最多的球隊之一,他們一共在補時階段打入過7球,并依靠這些進球拿到了7分,沙拉維是隊中的“絕殺王”,他分別在對薩索洛、米蘭和那不勒斯的比賽最后階段完成破門。這絕對是球員們團結力和意志力的體現,比賽進行到最后階段,技戰術方面的影響會變得相對較弱,球員聽不聽從指令、賣不賣力是考驗主教練的威信和魅力的關鍵。穆里尼奧仍然是更衣室里的王,羅馬球員大多對他死心塌地。
戰術調整:走過彎路,終入正軌
穆里尼奧的功力還在,而且依然勤奮。在羅馬的整個賽季中,他一直在尋求達到一種平衡,一種讓羅馬攻守都能相得益彰的平衡打法和陣型。從他最熟悉的4231開始,中間352、4312過渡,最終定型在3421。早期的4231讓穆里尼奧和羅馬度過了一段蜜月期,佩萊格里尼在前腰的位置上充分發揮了進攻的優勢,但穆里尼奧發現后防丟球太多,后衛身前空當巨大,所以后面穩定了防守,一定程度上犧牲了進攻。最終的3421可以說是目前最適合羅馬的陣型,可以把最強的球員都裝進這套陣型里。但這一陣型直到第30輪對拉齊奧才真正確定下來,3比0拿下羅馬德比也給了穆里尼奧信心。但這也是羅馬老帥澤曼曾經批評穆里尼奧的原因,他認為薩里執教一支球隊,融入自己風格的速度更快。好菜不怕晚,至少穆里尼奧一直在思考,一直在勇于探索。
經過改造,羅馬的丟球數大幅下降,1比0一度成為了主旋律,球隊重新回到穆里尼奧賴以生存的比賽風格,歐協杯決賽就是個典型的成功案例。進球少了,但后防穩固了,球隊提高了上限,拿到了冠軍,這是穆里尼奧帶給羅馬最不平凡的東西,也是弗雷德金請他來的最重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