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季孟年
夏季聯賽至今,魔術與國王的對決堪稱最有戲劇性的一場較量。
常規賽還剩下7秒的時候,國王還落后魔術6分,看起來已經基本失去了贏球的希望。但是,他們卻奇跡般的連續命中了兩記三分球,將比賽拖入到了加時。夏季聯賽加時賽的規則與NBA正式比賽存在著很大的不同,第一個加時賽只有2分鐘的時間。2分鐘過后,兩隊再度戰平,進入到第二個加時賽當中。
有意思的是,夏季聯賽的第二個加時采取“突然死亡法”。即哪支球隊先得分,哪支球隊就贏下最終的勝利。魔術這邊在成功防下第一個回合之后,在自己的進攻回合由伊曼紐爾·特里完成絕殺。一時間,魔術隊替補球員們都激動得站了起來,大家一起慶祝本場比賽的勝利,就像是贏下了總冠軍一般。“這絕對是我這輩子打過的,最有趣的一場籃球比賽。”魔術球員坎納迪在賽后說道。
加時賽“突然死亡”這樣的規則,自2014年開始便被加入到了夏季聯賽當中。德文·伊班克斯是當年第一位利用這樣的方式,幫助所在球隊贏球的球員。那是2014年的夏季聯賽,由發展聯盟選拔隊迎戰老鷹隊。雙方在鏖戰第一個加時后依舊難分勝負,最終發展聯盟選拔隊的伊班克斯在“金球制勝”階段完成絕殺。其后,現如今效力于熱火的斯特魯斯,效力于籃網的托馬斯,都曾經在夏季聯賽當中完成過“金球制勝”的壯舉。而在今年的夏季聯賽當中,伊曼紐爾·特里也成為了第一位以這樣的方式幫助球隊贏下比賽的球員。
從一定程度上來說,NBA舉辦夏季聯賽的意義并不僅僅局限于給新秀或是那些聯盟邊緣人們一個展現自己的舞臺。與此同時,也會在夏聯的比賽之中進行一些試驗。例如說,“教練挑戰”規則就是從夏季聯賽開始“內測”,后來才有了到聯盟正式比賽當中的“公測”。而在本賽季夏季聯賽當中,同樣也有新規則的試驗。過去這幾年,聯盟上下都對于轉換進攻故意犯規(take foul)的吹罰有些不滿,今年夏聯開始細化對于這種犯規吹罰的判定,從夏季聯賽就開始施行。此外,對于裁判發起回放的限制,對教練發起挑戰的限制,和即時回放等一些其他的方面,也會做出一些細節調整。待到時機成熟之后,NBA正式比賽的規則與吹罰,都會發生一些變化。
不過,加時賽規則在夏聯已經應用多年,但卻始終沒有在NBA正式比賽當中有應用。唯有全明星自2020年以來開始使用“突然死亡法”,且收獲了不錯的效果,不論是球迷們的評價還是收視率都得到了良好反饋。接下來常規賽與季后賽是不是也有可能朝著這樣的方向發展,即第一個加時賽繼續保持5分鐘不變,但第二個加時賽改為“突然死亡法”。這樣一來,不僅僅能夠杜絕有可能出現連續加時,導致比賽時間不可控的情況。與此同時,也會讓比賽更為有懸念,更為刺激。
但就目前來看,加時賽規則出現巨大變化的可能性并不大。眾所周知,早年間足球也曾經采取過類似的加時賽規則,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金球制勝”。1996年歐洲杯決賽,比埃爾霍夫的“金球”幫助德國捧杯。4年之后,則是特雷澤蓋用“金球”幫助法國奪魁。然而,2004年FIFA官方宣布將取消“金球制勝”這樣的規則。有人認為,加時賽“突然死亡法”反而鼓勵更保守的打法,另一種觀點則認為,“突然死亡法”剝奪了丟球的一方在規定和固定的時間里扳平的權利。
不僅如此,NFL同樣也修改了他們的規則。常規賽的規則不變,但季后賽期間,每支球隊都將在加時賽獲得至少一次球權。若兩支球隊在獲得球權后均達陣得分,之后的加時部分將延續突然死亡規則。NFL規則的修改,其實與足球比賽取消“金球制勝”的原因很相似。即雙方在加時賽應該擁有著均等的取勝機會,即便是一方完成達陣,另一方也應該獲得一次進攻的機會。
按照這樣的思路,NBA正式比賽加時規則修改的可能性的確不大。盡管“突然死亡法”著實足夠刺激,但也的確存在著很多不完備的地方,尤其是在公平性上還存在著巨大的討論空間。之所以夏聯會采取這樣的規則,一方面因為夏聯本身就不是正式比賽,這樣的規則能夠增加噱頭與收視率。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夏聯的場館一天要舉辦好多場比賽,這樣的規則能夠有效控制每場比賽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