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梁熙明
在哈蘭德換掉斯特林之后,執教藍月6年的瓜迪奧拉,終于把曼城徹底洗了一遍。在2016年夏瓜迪奧拉上任時還在曼城陣中的,只有德布勞內了。
這6年來,曼城4奪英超,1獲足總杯,4連聯賽杯,并于去年殺入歐冠決賽,已經非常接近“會當凌絕頂”的時刻。任何球隊6年內取得這樣的戰績,都足以自傲。
油爹空降,曾經是球迷的夢幻。我家主隊掙扎多年,誰不巴望金主上門,一朝翻身。卡塔爾與阿聯酋資本,在差不多的時間分別進入巴黎與曼城,兩邊的無限軍費,都引起傳統世家的極大忌憚,沒少動用財務公平枷鎖,試圖銬上這兩隊,但在金錢力量面前,什么底蘊、傳統,全成了浮云。兩大富豪都通過無限燒錢砸出令人艷羨的成績,對內聯賽稱霸,對外殺進歐冠決賽。相比之下,法甲競爭力太弱,巴黎稱霸法甲毫無難度,而曼城在群雄并起的英超,雖然沒有巴黎壟斷法甲那種程度,但6年4冠,也足以稱得上“霸”了。
不過,在戰略上巴黎與曼城選擇了兩條相反的路:巴黎走流量,復制20年前皇馬的銀艦政策;曼城正相反,走品牌。在曼奇尼與佩萊格里尼先后拿到英超冠軍后,“普通教練”已經難以進一步提升曼城,于是6年前他們請來瓜迪奧拉,以根治的氣魄,把曼城打造成一支以瓜式美麗足球聞名的品牌球隊。而且在建隊上,充分尊重瓜迪奧拉的意見,尊重競技規律,不像巴黎那樣盲目追星,將球星置于主帥之上,而是盡力滿足瓜迪奧拉的需求,而在瓜迪奧拉要人方面,充分發揮曼城的財力優勢,真正以職業俱樂部的姿態運營曼城。
6年前,當瓜迪奧拉上任時,曼城已兩奪英超,但陣容嚴重老化,薩尼亞、孔帕尼、薩瓦萊塔、科拉羅夫、大衛·席爾瓦、克利希、費爾南迪尼奧、亞亞·圖雷、德米凱利斯都已超出30歲,不少人甚至都已是34、35的超高齡。瓜迪奧拉對陣容進行大手術,球隊徹底翻修,津琴科、薩內、斯通斯、熱蘇斯等年輕球員大幅換血。
第一年,瓜迪奧拉的磨合的情況下僅列英超第三,杯賽也無收獲,歐冠遭摩納哥爆冷,四大皆空,引發不小質疑。但曼城不為所動,第二年繼續滿足瓜迪奧拉擴軍,于是貝爾納多·席爾瓦、沃克、門迪、拉波爾特等悍將相繼入隊,組軍完成,風格成型,曼城以絕對優勢百分奪冠。至此,曼城開始在英超群雄中脫穎而出,雖然英超還有利物浦這樣的強勁對手,談不上“平定”,但已明顯雄踞群雄之上。
盡管這些年來,瓜迪奧拉每到歐冠淘汰賽,往往陷入心魔自亂陣腳,最終總是功虧一簣,以至于外界對瓜迪奧拉風評,已大為惡化,將曼城取得的成績視為必然,多少輕視了瓜迪奧拉從重建到稱雄過程中的決定性作用。
盡管歐冠屢次碰壁,曼城卻依然放手信任瓜迪奧拉。換做巴黎,早就耐心盡失,到頭來主帥不是與總監權限沖突,不堪內耗掛冠求去,就是巴黎自己對主帥起了殺心。
哈蘭德的加入,標志著曼城進入新一輪的循環,瓜迪奧拉幸運的是,他有如此工作環境,比當年巴薩拜仁還方便,堪稱職業足球君臣相知的一段佳話。未來,曼城應該先于巴黎圓夢歐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