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楊仲華
從北京到尤金,從19歲到26歲,王嘉男在尤金田徑世錦賽兌現了心愿,將一枚銅牌的顏色升級為金色,也為中國田徑隊實現了在男子跳遠項目上金牌零的突破,無疑讓外界對巴黎周期充滿信心。王嘉男拼下的這枚金牌,也見證著他和他身后的隊友、教練和團隊一段漫長的爬坡之旅。
論戰績,中國男子跳遠的確算不上中國田徑隊在世界大賽上爭金奪銀的中堅力量,但要論實力和人才厚度,可以說中國跳遠一直以來都有著與世界高手“掰手腕”的能力。和女子鉛球、女子競走一樣,男子跳遠也是中國田徑隊長期擁有集團作戰優勢的項目。
過去近十年間,中國田徑隊曾有過李金哲這樣的“領頭羊”,也涌現出王嘉男、高興龍、黃常州、張耀廣、石雨豪等眾多男子跳遠的后起之秀,他們都曾在國際賽場上嶄露頭角,展現出不可小覷的實力。2014年,李金哲在波蘭索波特室內田徑世錦賽以8.23米拿到的跳遠銀牌,成為亞洲田徑歷史上第一位在該項目中獲得銀牌的選手,開創了中國男子選手在跳遠項目上新歷史。
首枚獎牌的喜悅與榮耀很快就延續至一年后北京田徑世錦賽的賽場。那屆世錦賽,三名中國選手李金哲、王嘉男和高興龍全部晉級決賽,一起推進著中國男子跳遠的歷史和紀錄,而最終他們三人也全部躋身前八名,王嘉男最終成為贏得世錦賽獎牌的亞洲第一人。自此,中國成為了世界男子跳遠的一股青春力量。
中國男子跳遠隊的全面提升,同樣要感謝那個“深藏功與名”的外籍教練蘭迪·亨廷頓——也正是他推動著蘇炳添后來跑進9秒85。2013年,抱著“走出去,請進來”的想法,中國田徑請來了蘭迪·亨廷頓作為中國跳遠隊的外教,這位帶出過男子跳遠世界紀錄保持者邁克爾·鮑威爾和前三級跳世界紀錄保持者班克斯的功勛教練,為中國田徑隊帶來了觀念和理念上的突破,也讓男子跳遠擺脫無花開放或者一花獨放的局面,形成了比較穩固的傳統優勢和高水平的人才厚度。
然而對于跳遠和三級跳遠項目來說,光有實力還不夠。六輪決賽每輪一跳,每名選手的發揮都可能會有較大起伏。每年世界最好成績創造者,都不一定是當年世錦賽或者奧運會奪冠的人。換句話說,跳遠項目就沒有絕對的常勝將軍。蘭迪教練也曾這樣形容中國男子跳遠的整體實力,“錢已經都放在銀行了,就看到時候能不能取出來。”
也正因如此,對于首金乃至第二塊獎牌的追逐,中國男子跳遠隊經歷了更多的坎坷。里約奧運會,王嘉男、黃常洲、高興龍三人參賽,雖然王嘉男以第5名創造了中國跳遠在奧運會上的最好紀錄,但最終也只有他一人躋身前八。到2017年倫敦世錦賽時,男子跳遠已經是中國田徑集團優勢最為明顯的項目之一,高興龍、張耀廣、黃常洲、王嘉男和石雨豪5人達到了世錦賽的參賽標準,然而最終的結果是石雨豪獲得第六,王嘉男位居第七。
2018年,王嘉男追平了中國跳遠紀錄8.47米,又在亞運會上以破賽會紀錄的成績奪冠,黃常洲在當年全運會8.28米奪冠,這也一度讓人們看到了中國隊“雙保險”的金牌夢。但事與愿違,多哈世錦賽,三名中國男子跳遠選手中兩人折戟資格賽;延期一年的東京奧運會也打亂了隊伍的備戰節奏,在滿額參賽的情況下,中國跳遠隊無一人跳過8米以上成績。
正如蘭迪所言,中國跳遠隊能不能把“錢”取出來,還得追求動作的細節,提高每一跳的成功率和應對壓力的心理能力,無論是在多哈還是在東京,都暴露出了中國隊在這方面的不足,而不僅是時運不濟。
吹盡狂沙始到金,如今王嘉男已經為男子跳遠打響了巴黎奧運周期的頭炮,男子跳遠能否在不久的將來贏得更多獎牌甚至金牌呢?種種跡象表明,很大程度上決定于臨場細節的成敗。在保有實力的同時,追求完美、細節取勝、練就強大的內心同樣重要。這對中國男子跳遠隊是一個挑戰,對于正值當打之年的王嘉男也是一個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