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原創
東亞杯首戰,國足選拔隊0比3不敵韓國隊,遭遇抗韓3連敗,創造了兩隊交鋒史上的最大比分失利紀錄,1比23的射門數據,24%的控球比,足以看出中國隊全線退防的策略。
國足選拔隊此役排出的陣型是541,兩名邊翼衛徐浩峰和溫家寶,外加中場的黃嘉輝,更多時間都是回撤到本方禁區附近協同防守,最多只留譚龍一人在中線附近游弋。其實,如果不是朱辰杰半場結束前過于積極的那次頭球解圍,國足選拔隊完全可能帶著一張白卷進入半場,甚至可能以更小些的比分輸球。
但事后諸葛亮沒有任何用處,朱辰杰的那次烏龍球就是出現了,那是他職業生涯的第3次烏龍球,2019賽季及2020賽季,他曾經在申花1比3不敵江蘇以及1比4不敵恒大的比賽饋贈過烏龍,事有湊巧,他進烏龍的比賽,他所效力的球隊至少丟掉3球。
除了朱辰杰的那次烏龍,國足選拔隊還有一次射門,那是下半場開場階段的一次左路進攻,戴瑋浚在禁區線附近的一次搶射力量不大,雖然打正門框范圍,但被對方門將輕松沒收,還好有這次射門,國足才沒有在這項如此關鍵的數據上交出白卷,畢竟,人家韓國隊有23次射門及12次射正。
0比3的比分,也創造了中韓44年交鋒史上中國男足的最大比分失利,此前我們有過7次凈輸兩球,分別是1986年亞運會的2比4,1990年亞運會的0比2,1992年友誼賽的0比2,1996年友誼賽的1比3,1997年友誼賽的0比2,2015年東亞杯的0比2以及2019年亞洲杯小組賽的0比2,但從來沒有過凈輸過3球,反倒在2010年東亞杯有過3比0擊敗韓國隊的經歷。
回顧中國隊的歷史戰績,我們此前面對亞洲球隊(不算澳大利亞)只有過8次單場凈輸3球或者更多,對手分別是伊朗、烏茲別克斯坦、沙特、伊拉克以及泰國,其中半數由伊朗隊饋贈,這次國足選拔隊用一場讓人看不到絲毫希望的半場防守演練,將韓國隊送進了曾經大勝中國國足的“榮耀”名單。
文/風清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