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李婷
上周,負于隊友王楚欽無緣球星挑戰賽決賽,本周,輸給德國三單弗朗西斯卡止步冠軍賽16強, 蟄伏四個月再度出擊的馬龍顯然沒有找到良好的手感。自東京奧運會奪冠后,馬龍放棄了休斯頓世乒賽,今年參加的四站比賽也都無緣桂冠,自身的年齡和外部的沖擊對他形成了巨大的挑戰,不過已經“封神”的馬龍,遠沒有到純粹“快樂乒乓”的階段,他的能量可能依然無限。
作為WTT冠軍賽布達佩斯站男單頭號種子,馬龍獨守上半區,但是北京時間今天凌晨進行的一場八分之一決賽中,他面對此前有過兩次交手但都輕取拿下的弗朗西斯卡,開局有些慢熱,被對方先行拿下首局,盡管第二局馬龍追平了比分,但第三局又被帶入到弗朗西斯卡的比賽節奏,沒有很好的辦法去限制對方的旋轉,再丟一局。背水一戰之下,馬龍終于打出了自己的能力,再度扳平比分,比賽進入到了決勝局。
雙方膠著中,馬龍一直落后一直追趕,艱難地將比分追到9平、10平,但關鍵分的出手上,老將竟也保守了。最終弗朗西斯卡連得兩分12比10鎖定勝局,將“雙圈大滿貫”得主淘汰出局。這樣一個比賽結果有些令人意外,畢竟對方并非世界頂尖球員,也不是中國男乒第一集團的對手,但整場球弗朗西斯卡除了運氣球外確實對馬龍限制頗多,而馬龍自身也顯得比較疲憊。
從這兩站比賽來看,無論王楚欽還是弗朗西斯卡,馬龍都是在決勝局憾負,這說明他的能力沒有問題,只是狀態欠佳之下,某幾個球的出手可能就決定了比賽的最終走向。此外,這兩站比賽馬龍獲勝的場次也不是很輕松,上一站4比3擊敗林高遠,這一戰首輪雖然3比0戰勝奧地利選手加多斯,但第三局也打出了12比10這樣的比分,手感也的確不理想。
其實不只是這兩站比賽,今年以來,馬龍在WTT澳門冠軍賽四分之一決賽就負于了王楚欽,WTT首戰大滿貫新加坡站比賽決賽3比4輸給了樊振東,在巴黎奧運周期,馬龍還沒有單打冠軍入賬。一方面,眾矢之的的他是所有人的研究對象,所有人都以擊敗他為目標,年輕的、更有沖擊力的新生選手們對馬龍形成了巨大的沖擊;另一方面,34歲的他不可避免在身體機能上走下坡路,精力體力在續航能力上也會有所折扣,這些都是不可逆的劣勢。
不過,無與倫比的比賽經驗和心態是馬龍的財富,已經成就了無數經典和紀錄的他仍然有一顆在競技場上求勝的心,在高峰之后稍陷低谷也是競技體育的自然規律之一,只要馬龍能夠按照自己的節奏逐漸調整,誰能說他不會再創佳績呢?只不過對于國乒的冠軍賽而言,目前就有些微妙了,上半區失守,就看下半區的林高遠和梁靖崑能否為國乒爭回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