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羅珂報道
NBA交易的通貨膨脹現象越來越嚴重,爵士用戈貝爾換了4個首輪還有今年首輪秀,外加4位角色球員。馬刺用穆雷換了3個首輪和1個首輪互換權。和過去的交易相比,現在的球隊交易全明星級別的球員,索要的首輪簽遠比過去多。
相比9年前如今挖球星價碼變高
當老鷹突然出手,用3個未來首輪簽(其中2個不受保護)和1個不受保護的首輪簽互換權,換來馬刺的全明星后衛德章泰·穆雷,NBA球迷難免會想起兩年前雄鹿做的那筆交易,用3個未來首輪簽換來鵜鶘的全明星后衛霍勒迪。2021年雄鹿能夠奪得總冠軍,霍勒迪功不可沒,他補上了球隊陣容的最弱一環。穆雷的球風也和特雷·楊互補,這個新組合能夠幫助老鷹在下賽季走得更遠嗎?
沒有人能夠預知未來。穆雷和霍勒迪雖有相似——都打后衛,都身高臂長,防守也都非常好——但又相差甚遠。事實上,更好的對比案例,是2013年關于霍勒迪的那筆交易:當時霍勒迪23歲,效力于76人,入選過一次全明星;現在的穆雷25歲,效力于馬刺,入選過一次全明星。76人將霍勒迪送到鵜鶘,啟動了后來眾人皆知的“過程”;馬刺如今的決定,也是為了在明年選秀大會增加得到文班亞馬的機會。不過9年前,76人得到了兩個未來選秀權,一個是2013年6號簽,一個是2014年首輪簽(前5順位保護);如今,馬刺從老鷹那里得到了更多籌碼,但有多少人會覺得,穆雷比昔日的霍勒迪更好,更有前途?
不過在2013年,霍勒迪的交易并不是最受關注的:選秀當晚,籃網用3個未來首輪簽和1個首輪簽互換權(全部沒有保護),從凱爾特人得到了兩位全明星球員皮爾斯和加內特。雖然加內特當時已經37歲,皮爾斯也快36歲了,但前者在2013年還入選了全明星,后者在2012-13賽季仍有場均20.0分6.8籃板5.2助攻1.2搶斷進賬。為了得到兩個老而彌堅的成名球星,籃網選擇透支未來,凱爾特人則借此開啟重建。尤其是后來,他們利用選秀權得到了杰倫·布朗和塔圖姆,更顯得籃網做了筆虧本生意。
不止一位NBA管理層人士表示,他們從未想過會做一筆比這更大的交易,將超過3個不受保護的未來首輪簽送到另一支球隊。2017年聯盟曾經考慮出臺規定,如果球隊將三年里的兩個首輪簽交易掉,那么中間那年的首輪簽就不可以用于互換。不過,這個計劃最終未能實現。尤其是2016年新的轉播天價合同生效后,新秀合同看起來更具性價比,首輪簽也變得更有價值……
可在這個休賽期,情況似乎又變得不一樣了。“關于未來的規劃,看上去已經過時了。”某高層管理人士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
戈貝爾交易變聯盟新標桿
如果說穆雷的交易只是讓人有些意外,那么在第二天發生的另一樁大交易,則讓圈內外人士感到震驚:森林狼為了換到30歲的全明星中鋒戈貝爾,付出了4個未來首輪簽的代價,其中3個完全不保護,1個為前五順位保護。這意味著,還處于談判詢價階段的杜蘭特和米切爾的交易,必然會涉及更多籌碼,也就是更多選秀權。而且爵士對那些受到嚴格保護的首輪簽興趣不大,他們希望從對方得到盡可能多無保護的首輪簽。
過去9年,從籃網和凱爾特人的大交易算起,一支球隊送走不少于3個首輪簽的交易,迄今共有7筆:籃網得到加內特+皮爾斯,快艇得到保羅·喬治,湖人得到安東尼·戴維斯,雄鹿得到霍勒迪,籃網得到哈登,以及前文提到的老鷹得到穆雷、森林狼得到戈貝爾。穆雷和戈貝爾都很優秀,但比起那幾位,顯然還差了至少一個檔次。而在2013年以前,這樣的交易只出現過1次:爵士送出3個未來首輪簽,作為簽下蓋爾·古德里奇的補償,湖人則用其中1個首輪簽,選到了“魔術師”約翰遜。
這種孤注一擲“用明天賭今天”的大交易,曾經只有不差錢球隊,或者就差最后一塊拼圖球隊才會那么做。因為常年以爭冠為目標的豪門球隊并沒有太多耐心用于選秀和培養新人,簽約自由球員和交易是他們的主要補強方式。但在今年,老鷹和森林狼的交易則違背了這個邏輯。
2021年老鷹以黑馬姿態進入分區決賽,但他們的硬實力其實還達不到冠軍級別。穆雷加盟前,特雷·楊是隊里唯一的全明星球員,但他在剛剛結束的2022年季后賽,面對熱火發揮大失水準。特雷·楊+穆雷這樣的明星組合,真的能夠和水花兄弟、塔圖姆+布朗、字母哥+霍勒迪、巴特勒+阿德巴約、萊昂納德+喬治抗衡嗎?
比起老鷹,森林狼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更是乏善可陳,自2004年之后,他們還沒有贏過任何一個系列賽。不過從紙面上看,唐斯+愛德華茲+拉塞爾的配置比老鷹更好,戈貝爾和唐斯的內線組合攻守兼備。但是,從雙子星升級到三巨頭,可能是NBA球隊最難攀升的一步:已有球星的能力,角色球員的特點,傷病風險,教練水平……都可能影響三巨頭的發揮。湖人組建勒布朗+戴維斯+韋斯特布魯克失敗了,籃網組建杜蘭特+歐文+哈登也失敗了,所以凱爾特人和快艇并不搶球招募第三位球星,而是圍繞現有的兩位球星補強陣容。
各有活法沖冠未必要豪賭
當然,森林狼和老鷹也有自己的理由:身處小球市的他們,在自由球員市場上沒有太大競爭力。如果有機會得到全明星球員,多付出些代價理所當然。至于被傳有意拿到米切爾的尼克斯,則是完全相反的理由:他們是豪門,也愿意花大錢,但卻一直拿不到咖位夠大的球星。米切爾如果來到紐約,毋庸置疑將成為招牌門面。至于效果能否達到預期,只能等待現實檢驗了。
兩次做大交易的籃網,無疑是最典型的負面范例。但他們真的大錯特錯嗎?如果說加內特和皮爾斯太老,哈登加盟時可只有31歲,仍處于巔峰期。管理層再神機妙算,也算不到哈登會因傷狀態大跌,歐文會因場外因素打打停停。而今,他們希望通過送走34歲的杜蘭特,換到比以往任何一筆交易都要多的籌碼,這意味著,得到杜蘭特的球隊,要背負和當年籃網差不多大的風險。
“魯莽。”這是NBA聯盟幾位管理層人士接受采訪時,對森林狼交易戈貝爾的評價。但萊昂納德加盟猛龍、霍勒迪加盟雄鹿的例子讓人感覺,當今聯盟沒有一覽眾山小的強者,只要重注一把,就可能成為最終的贏家。老鷹老板托尼·雷斯勒就曾公開表示,老鷹原地踏步是個不能容忍的錯誤。這樣的壓力自然會傳遞到總經理身上,迫使其做出更為大膽激進的策略——這也是按照老板的意愿做事。
76人在過去幾個賽季的表現,也讓不少NBA球隊對通過選秀完成重建產生懷疑:諾埃爾、恩比德、西蒙斯、富爾茨……這些青年才俊讓76人重回季后賽,但至今沒有殺進分區決賽。看起來每個賽季他們都有奪冠機會,但表現最好的一次,還是吉米·巴特勒在隊中的2018-19賽季,而巴特勒恰恰是通過交易換來的全明星球員。
所以,越來越多球隊開始琢磨通過重磅交易完成華麗轉身。哪怕失敗,他們可以再度轉身,從乙方變成甲方,因為總會有另外一支球隊愿意接盤賭一把。籃網已經將哈登送到了76人,換來了西蒙斯并回收兩個未來首輪簽;如果杜蘭特和歐文也離開布魯克林,籃網無疑會成為下一個雷霆。
不過,也有球隊在同行陷入交易迷局時選擇置身事外,只選對的不選貴的。比如一年里先后吃進霍福德、德里克·懷特和布羅格登的凱爾特人,比如用2年1300萬簽下布魯斯·布朗、話來波普并提前續約的掘金。他們相信安步當車的效率會更高。另外,我們可以關注以莫蘭特和賈倫·杰克遜為基石的灰熊,以及以加蘭、阿倫和莫布里為基石的騎士。勇士是他們的榜樣,但想達到庫里+湯普森+格林的高度,難度相當大。
沒有任何一個建隊方案是只贏不輸的,事實上每條爭冠之路都很難走到終點。不成功便成仁,也是一種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