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秀列傳】八號新秀延續澳洲傳統,希望做家鄉英雄

戴高樂07-29 12:06

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戴高樂報道

澳大利亞做為世界籃壇的勁旅之一,近年來也在源源不斷地為NBA輸送著高質量的籃球人才。而這些青年才俊在NBA得到歷練之后,反過來又會推進澳大利亞籃球整體實力的進步。加上NBA在澳大利亞建立了專門的籃球學院,這樣的人才打造體系無疑更加完備。
1241635368.0.jpg

今年選秀大會的8號新秀戴森·丹尼爾斯,就是在這個體系中成長起來的新一代年輕人。出生在澳大利亞中部城市本迪戈的丹尼爾斯,在父親的引領下走上籃球之路,并通過NBA的籃球學院以及發展聯盟作為跳板,一步步地實現了自己進入NBA的目標和夢想。而屬于他自己的故事,這才剛剛開始。

子承父業想光耀家鄉

相比悉尼和墨爾本這樣世界聞名的澳大利亞城市,本迪戈是個不折不扣的小城,由于19世紀中期金礦的發現與采掘,本迪戈才慢慢地聚集了很多前來淘金的工人,進而發展成為了一座城市。就算在澳大利亞本國,這座城市也沒有太多的名氣。

也正因為如此,在這里成長起來的丹尼爾斯,心中一直都有一個目標,那就是想要通過自己的努力,讓越來越多的人知道并了解他的故鄉,而他實現這個目標的方式,自然就是籃球。“我也不會給自己施壓太大的壓力,但是我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讓本迪戈和澳大利亞,在地圖上變得越發明顯,”丹尼爾斯說,“為了這個目標,我需要展現出自己最寬廣的視野,也要在所有的方面做到最好。”

r0_231_5568_3154_w1200_h630_fmax.jpeg

丹尼爾斯之所以有這個目標,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因為他的父親里基·丹尼爾斯在本迪戈當地,也是一個小有名氣的人物,同時也是一位籃球運動員,就在本迪戈勇士隊打球。從小在球場邊看著父親跑跳的身姿,享受球迷們的歡呼,讓小丹尼爾斯也有了一個目標和方向。

就這樣,丹尼爾斯在父親的指導下,開始進行基礎的籃球訓練。他很好地繼承了父親的籃球天賦,在6歲的時候,他就已經可以在當地十歲以下年齡段的比賽里,上場與對手競爭了。而在訓練和比賽之余,父親也會帶他看各種比賽,除了現場的NBL比賽,通過電視看NBA也是丹尼爾斯小時候最重要的學習途徑之一。正是從那時候開始,去NBA打球的夢想在他的心中生根發芽了。

“我能成為如今這樣一個人,我的父母給了我非常大的幫助,”丹尼爾斯說,“能夠有他們在身邊,聽取他們給我的各種建議,真的是太棒了。我內心最堅固的支柱,就是我的家庭,我的好友,跟我關系非常好的教練,就是這些我擁有的一切在支撐著我。”

就是在這樣完備的支持和“護送”下,丹尼爾斯踏實地成長和進步著。隨著年齡的增長,他的身高與技術也在不斷提升,參加比賽的級別也越來越高。他開始變成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引來更多關注的目光。在這當中,就有很多職業球隊的教練。

r26_49_3106_2199_w3152_h2200_fmax.jpeg

15歲那年,丹尼爾斯迎來了他籃球生涯乃至整個人生的一個轉折點。他追隨自己父親的腳步,也加入了本迪戈當地的NBL球隊勇士隊。雖然年少的他無法進入一線隊,但就算在半職業級別的比賽里,他也體會到了前所未有的經歷。面對對手更高大的身軀,面對強度更大的對抗,丹尼爾斯明白了自己的差距所在。這也讓他做出了決定,2019年底,丹尼爾斯進入了NBA在澳大利亞開設的籃球學院,開始了更有方向性的訓練與提升。

走上不同的成名之路

隨著NBA全球化戰略的推行,世界范圍內已經有多個NBA籃球學院,也有越來越多的孩子在這里接受了專業的訓練,并踏上了更寬廣的籃球之路。比如今年的6號新秀——步行者選中的馬蒂林,也同樣是一位NBA籃球學院的畢業生。

“在那里我有了非常大的變化,不管是我的性格,還是我擁有的信心,”丹尼爾斯說,“那里的教練水平非常高,給我的指導也是現象級的。進入學院的時候,我的身高是1.88米,是一個有點瘦弱的小孩。但當我離開學院的時候,我的身材已經壯實了很多,身高也竄升到了1.98米。這給了我非常大的幫助,因為我之前一直打控衛,所以控衛的技術我都練好了,當我長到1.98米的時候,我依舊可以打好控衛。”

這樣的技術特點,很容易讓人想起另外一位來自澳大利亞的高個控衛,那就是喬什·吉迪。上賽季在雷霆隊,吉迪的表現讓人眼前一亮,而這位來自澳大利亞的高控衛,也是出自NBA籃球學院的訓練系統,他也是NBA學院歷史上第一位在選秀大會上被挑中的球員。如今,同樣來自澳大利亞NBA籃球學院的丹尼爾斯,延續了這個優秀的傳統。

E4gn3TjX0AAnNpP.jpeg

“我已經認識喬什有一段時間了,當時我倆都在NBA學院的時候,我就親眼目睹了他在訓練中有多么努力和刻苦,”丹尼爾斯說,“看到他最終被選中,我真的為他感到高興,我也很高興以后有機會能夠跟他同場競技了。他就是我的兄弟,我為他感到開心。”

相比過去,如今的籃球少年們,有了更多的機會和方式,來靠近自己夢寐以求的理想舞臺。丹尼爾斯就沒有像自己的前輩們那樣,去美國讀大學,或者是在澳大利亞本土聯賽進行磨練,他選擇的方式,是直接進入到NBA下屬的發展聯盟,在那支專門為想要進入NBA的年輕人所建立的“點燃隊”來打比賽。這不僅可以讓丹尼爾斯更快地適應職業比賽的對抗強度,也能讓他提前適應美國的生活環境與節奏。

“本來我幾乎都確定要去打NBL(澳大利亞聯賽)來,不過我收到了來自點燃隊的邀請,”丹尼爾斯說,“在我看來,這無疑也是一條非常不錯的道路。在此前,我們已經見到吉迪和其他幾位球員在那里的成績了。”

雖然點燃隊在最近幾個賽季,的確給了很多年輕人以進入NBA的機會,但對丹尼爾斯來說,那里畢竟是一個未知的領域,他要做出決定也需要一定的勇氣,他也差點就選擇了距離家鄉更近的NBL去打比賽。“我覺得改變我想法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交流,”丹尼爾斯說,“我接到了主教練布萊恩·肖的電話,還跟沙里夫(發展聯盟主席拉希姆)有過交流,他們跟我詳細介紹了如何在球場內外培養我。他們跟我說,你將會非常忙碌,被安排好去做各種跟籃球相關的事情,同時還會提升生活的技巧以及相關的技能。現在看來,我當時做出了一個正確的決定。”

dyson-daniels-getty.jpeg

進入鵜鶘先特訓投籃

不管是在澳大利亞的籃球學院,還是后來進入發展聯盟,丹尼爾斯的籃球之路似乎一直走得都算順當。不過,這并不意味著他已經可以立馬在NBA立足了。因為他還存在著幾個技術上的短板,其中比較制約他的一項就是相對較差的投籃了。

在點燃隊打球的一個賽季里,丹尼爾斯的三分球命中率只有30.0%,而他的罰球命中率更離譜,只有53.3%,對于一位后衛來說,這樣的投籃命中率,顯然無法讓職業球隊滿意,這也間接導致了丹尼爾斯的選秀行情看跌,最終只在第8位被鵜鶘選中。

但選秀順位的下降并不見得全然是壞事,因為選中丹尼爾斯的鵜鶘,擁有一個出色的專職投籃教練,名字叫做弗雷德·文森。經過他的調教,很多鵜鶘的球員,在投籃這個技術環節上都有了長足的進步。比如上賽季突飛猛進的英格拉姆,接受文森指導前,他的三分命中率只有32.9%,而經過文森的指導,他的三分命中率提升到了37.3%。更明顯的例子是隆佐·鮑爾,遇到文森之前,他的三分命中率只有31.5%,而且投籃姿勢也不標準。不過經過文森的調整,鮑爾不僅有了38.7%的三分命中率,連動作也更加流暢和自然了。

所以對目前投籃不夠好的丹尼爾斯來說,遇到文森無疑將會給他提供很大的幫助。“他絕對有能力成為一位平均水準線以上的三分投手,”文森在聊到球隊選中的8號新秀時說,“他的性格讓我想起了隆佐·鮑爾,也是一位擁有成熟、冷靜以及專注度的球員。一旦他能夠提升自己,并為新賽季做好準備,那我們這段時間里一切花費的工夫,肯定就能起到效果了。”

FW7aAqHXEAEb1oZ.jpeg

文森傾囊相授,而丹尼爾斯也在刻苦地跟著他學習與訓練。“我們每次都課程都會從籃下開始,”丹尼爾斯說,“整個訓練就是日復一日地重復練習,每次也都有單手投籃訓練。開始在靠近籃筐的位置投籃,然后慢慢向外移動。雖然就是在不斷重復,但是我已經慢慢適應了。我剛來的時候,差不多就是在籃筐周圍投籃,差不多要投500個。后來慢慢拓展到了罰球線附近,每天保持投700個的數量。”

就像過去面對的很多挑戰一樣,丹尼爾斯在努力地適應,同時也在積極地調整自己。雖然還么有正式開始NBA生涯,但他的態度已經給他開了個好頭。

戴森·丹尼爾斯球探報高

英文名:Dyson Daniels

生日:2003.03.17

身高:6尺7/2.01米

體重:195磅/88.5公斤

臂展:2.09米

國籍:澳大利亞

球隊:發展聯盟點燃隊

順位:第8

位置:SG/SF

球隊:鵜鶘

優點

天賦出色,在側翼具備身高和臂展優勢

身為后衛,擁有不俗的籃板球能力

速度快,攻守轉換過程中進攻很出色

有一手不錯的拋投,對付對方中鋒又奇效

缺點

身體略瘦弱,欠缺一些爆發力

面對身材高大的防守人,應對辦法不多

上賽季在發展聯盟場均只有1.5次罰球

模板:馬爾科姆·布羅格登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

相關閱讀

戴高樂

《體壇周報》籃球部記者

權威源自專業

“體壇+”是體壇傳媒集團旗下《體壇周報》及諸多體育類雜志的唯一新媒體平臺。 平臺匯集權威的一手體育資訊以及國內外頂尖資深體育媒體人的深度觀點, 是一款移動互聯網時代體育垂直領域的精品閱讀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