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相如:生活體育,時代新的潮流和趨勢

央視網07-30 13:32

由央視網與成都市體育局攜手主辦的《美好生活運動榜樣》嘉年華即將在成都舉行。世界休閑體育協會輪值主席、首都體育學院李相如教授在給組委會的寄語中寫道——生活是一種常態,讓生活體育理念走進每一個尋常百姓之家, 成為一種新的生活方式。

05829036-21f4-442f-8e41-29845a480777.png

他進一步解釋說,“生活體育是休閑體育和深度休閑、體驗式休閑之后出現的新的形態,它將是一種更加注重于以生活為本,以體育為手段的生活方式。這種方式,將更為流暢和自然地把體育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這也將是世界范圍內一種新的發展趨勢和走向。”

f2490d17-d52b-4d6e-8dd3-50a927094053.png

本次嘉年華是在《關于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的意見》頒布和“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題詞70周年背景下舉行的,是全民健身公共服務的重要嘗試,也從側面證明,構建全民健身服務體系已上升到國家戰略。李相如對此表示:“兩辦頒布的61號文,將全民健身的服務推向更高水平,將成為國家體育發展的戰略性、指導性文件。而今日之中國體育,也已遠遠超出了我們教科書的范疇和邊界,超出了我們以前對體育的認識和看法,超出了原有的社會評價和社會認知,有了更為寬廣和深刻的文化、社會和經濟涵義。”

在他看來,競技體育、全民健身和體育產業是支撐當下體育發展的“三駕馬車”。其中,全民健身是基礎,基礎越扎實,競技體育發展越好。與之相對應,生活體育是全新的概念,沒有體現在字里行間,但其中每個元素都有體現。李相如以本次嘉年華為例進行說明,“比如廣西的獨竹水上漂絕技,民間的放風箏,抖空竹等,都蘊含著更快更高更強的競技元素在其中。”

a9a74408-0030-4b7a-bf72-532f750d7af4.png

伴隨著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遍及全國城鄉的全民健身蔚然成風,走進運動場、體育公園、各種步道、騎行空間、球場以及街心健身苑、社區健身廣場是越來越多人的共識和愉快選擇。在李相如看來,這就是美好的生活,而且必須有三個前提:經濟基礎好,身體條件好,精神生活愉悅。“生活體育離老百姓最近,也最容易讓老百姓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原定于7月底進行的《美好生活運動榜樣》嘉年華因成都疫情被迫延期,組委會第一時間推出“暫停一下,生活依然在運動”的主題海報,旨在倡導大家科學防疫,居家健身不停歇。李相如對此表示了贊許,他認為,后疫情時代的體育呈現如下特征:第一,疫情打破了原來的生活狀態。以前體育都是在線下舉行,如今只能線上活動。總局此前搞了一個線上運動會,差不多有上億人點贊,這都是我們值得關注的跡象。第二,后疫情時代的任何體育活動,其風險防控,疫情對策都更加嚴密。第三,疫情給我們帶來了不愉快、不方便,往往可以通過生活體育來彌補,給老百姓一點樂趣,讓自己的精神更加愉悅一些。

c907ac4b-b946-499d-bf59-40f7cc29a3b6.png

冬奧冠軍徐夢桃、高亭宇做客劉畊宏直播間

其中,最顯著的表現就是教學直播、短視頻等的風起云涌,以最近火熱的“劉畊宏直播間”為例,李相如就曾感嘆,一個人的力量,可以帶動’毽子操’成為健身熱門。“劉畊宏的直播間,不是簡單的居家健身教學,而是有策劃、有理念、有包裝的。例如,他們是夫妻二人帶動網友跳操,一個‘優秀生’帶一個‘后進生’,網友在他妻子的身上看到了自己運動的影子,讓整個運動過程充滿樂趣,讓體育健身更有了煙火氣,非常自然、親和。”李相如說,這也恰恰體現了“互聯網+全民健身”發展值得探討的特點,“希望更多的健身教練能從劉畊宏的成功經歷中有所啟發,通過學習去不斷創新‘云’健身的教學和傳播方式。”

李相如認為,這也是一次很好的機會,做好中國體育文化的挖掘、沉淀,并以此為題材推廣科學健身。他表示,目前最重要的,就是將中華民族的體育文化進行有效的歸納、總結,并通過新媒體等的方式進行傳播,“現實生活中,很多人知道了健身的作用和價值,但是對健身和科學健身之間的區別,還不是太了解。科學健身的目的是什么?一般說來,是要提高身體機能,增強體質,使身體變得更為強壯,使心情變得更加輕松,使人際交往之間更加和諧。換句話說,科學健身就是要保障健身過程的正確實施和健身目標的有效實現。”

be927c2c-a43e-4de8-8c43-304e57ee2926.png

對于本次嘉年華的主辦方之一,成都市體育局提出的“2025年建成世界賽事名城”,李相如印象非常深刻。在他看來,成為賽事名城需要滿足三個條件:一是要得到老百姓的支持,二是有一兩個拿得出手的標志性運動項目,正如波士頓就是馬拉松,溫布爾頓之于網球,說起德國就是足球。三是對體育消費和體育產業的支撐力度要大。李相如認為,作為賽事名城,需要花大量力氣挖掘內涵,整理邏輯關系,并通過一系列的宣傳、實踐活動來踐行,來反復提煉。他以自己參與的山東全運會口號提煉為例進行說明,“山東在籌辦全運會提出了‘全民全運’,口號很好,但我們到山東之后進行廣泛挖掘,提出了‘人民體育為人民’的概念,最后通過官方媒體得到廣泛的宣傳。希望成都能在今年的基礎上,認真提煉總結,將成都打造成靚麗的名片。

成都作為休閑之城,這里生活節奏慢,麻將、火鍋......這里人天生喜歡體育,有進行休閑體育得天獨厚的條件,這也是賽事名城的前置基因。在這個過程中,尋找自己的節奏,反復的實踐、時間的梳理,是很有必要的。“生活體育是人們主動自發的追求科學健身、促進健康的生活方式。此次大會的召開將加深群眾對于‘生活體育’概念的認知,符合主旋律。”他最后說。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

相關閱讀

權威源自專業

“體壇+”是體壇傳媒集團旗下《體壇周報》及諸多體育類雜志的唯一新媒體平臺。 平臺匯集權威的一手體育資訊以及國內外頂尖資深體育媒體人的深度觀點, 是一款移動互聯網時代體育垂直領域的精品閱讀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