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英超不應該來場全明星賽嗎?應該嗎?

閆羽09-15 18:19 體壇+原創

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閆羽

新帥波特首秀,理論上應該是本周切爾西最大的關注點,但不曾想這位前布萊頓教頭沒能在歐冠打響頭炮,其新任上司伯利卻早早在遙遠的紐約把熱度都給吸了過去?!坝⒊瑸槭裁床晦k個全明星賽?”美國老板一石激起千層浪,引來名宿和業內的猛批,也讓球迷大眾有了新的爭論話題:把最優秀的球星聚一起來場演出,不好嗎?好嗎?

3.jpg

球迷心底的需求?

首先有一點需要說明的是,切爾西新老板的“建議”并不只有一條。除了妙想天開提議英超“南北對抗”之外,他還說過“聯賽墊底的4支球隊可以單搞個錦標賽”。而對于相對傳統的足球迷而言,如此言論恐怕很難不讓人聯想到美劇《足球教練》(《Ted Lasso)》)中主角泰德的言行:一個美國橄欖球教練跑到英超執教,他的疑惑可能包括“為什么會有降級這種事?”,以及“降級之后居然能還能踢冠軍聯賽(英冠)?”

考慮到伯利的身份、國籍,他的高談闊論先天就容易遭到英國方面的抵制,所以從媒體到球迷,從名宿到現任主帥,想找批評的聲音那是一抓一大把。當然,也有一些表示支持的,比如競技網這家美資媒體。此前切爾西被掛牌拍賣,競技網的風向就比較偏向伯利,哪怕文章作者都來自英國本土,也是暗示這位美國富商是以“數據為本”,很有經營頭腦不似格雷澤家族只會吸血。

11.png

除此之外,前英格蘭中衛里奧·費迪南德也算是一位“全明星愛好者”。2011年,他曾在觀摩MLB美職棒全明星賽后感嘆:“電視報道的質量真高,我們也需要一場英超的全明星。”如今切爾西老板把這個話題炒熱了,這位曼聯名宿自然也沒忘了舊事重提,他在社交媒體上發起問話:“你會喜歡英超全明星賽嗎?說出你的想法。”

幾乎可以肯定的是,在英國,反對的聲音很大,并且反對的理由非常充分。其中最重要的一條,正如英格蘭職業球員協會的某位發言人所說:比賽日程已經滿得不像話,再往里塞新東西肯定不合適。同時這位發言人還向媒體交了個底:我們和美國的各種運動協會都有交流,知道全明星賽是怎么回事。

回到伯利的建議,所謂“南北對抗”當然有點兒戲,也許他只是打個比方而已,具體操作模式完全可以另選。如此克洛普所言:“仇家球員”湊一起踢球那可真是太棒了!這種反駁理由并不一定成立。況且球迷真的就沒有這種期盼嗎?比如哈蘭德搭檔C羅,厄德高、薩卡為凱恩、孫興慜做球,這種夢幻般的場景絕對存在于幾乎每個人的內心深處。

不信?想想足球游戲最流行的玩法套路是什么?不就是自己組隊把超級明星全湊到一起來干仗么?換到現實中,除了搞全明星賽恐怕也沒別的途徑。所以競技網幫伯利喊出的口號倒也沒錯:“全明星賽的第一規則。就是給人們他們想要的東西。”只是,全明星賽真能給足球迷們真正想要的么?

4_副本.jpg

美國全明星也不盡力

放下英超,讓我們來看看已經存在的各種“全明星”。在舉例時,伯利提到的是美職棒,這是他最熟悉的領域(畢竟是洛杉磯道奇隊的老板),也恰巧有些“避重就輕”。美國四大運動聯盟,美式橄欖球NFL、棒球MLB、籃球NBA和冰球NHL都有自己的全明星賽,其中NBA的聲名在外,國際運營最為成功,而MLB似乎也相當不賴,但作為“老大”的NFL看起來就沒那么風光了。盡管NFL的總決賽“超級碗”被譽為是“美國春晚”,是當今世上吸金能力最強的體育賽事之一,全明星賽“職業碗”卻是檔次遠遜,甚至曾被稱作是“輸家聚會”。

職業碗的熱度不行,原因有不少,開賽日期便是重要的一條。由于總是安排在常規賽結束,總決賽即將開始的日子里,職業碗就成了一場尷尬的墊場賽:那些已經踢完賽季的球員想去休假,而還有爭冠任務的人則需要避免傷病,所以幾乎沒有人會認真。事實上根據規則,接下來要參加超級碗的球員都會退出職業碗,由其他候補選手替代。另外比賽還有一條不成文的君子協定,參賽球員會盡量避免“鏟球”動作,這也是減少受傷的舉措。

2 (2).jpg

當季最出色的球員不參加,參加的球員也只是“做做樣子”,這樣的表演確實不可能很刺激。而如此全明星正是足球更應該參考的對象,因為足球不像棒球那樣不需要身體對抗,也不像籃球那般本身就自帶更多的表演要素。當然,你也可以認為職業碗是自己玩死自己,如果能大幅度提高獎金數額,再挑一個更好的日子開賽那不就完全不同了?但這樣問題又了轉回來,英超有可能挑到這種良辰吉日嗎?先不說日程擠不擠,賽季開始前大家只是熱身心態,賽季中途又怕受傷,至于到賽季結束之后再踢,還記得幾個月前各路明星在為國出征踢歐國聯時的抱怨嗎?

可能也有人會說,現在垃圾賽事那么多,取消掉一些不就得了?比如聯賽杯,強隊擁躉和中立球迷多半都不怎么關注。但這牽扯到太多的利益,打碎一切重來的困難不小。另外也別把“全明星”看得太高,他們在美國人心中的地位也不見得很重。除了職業碗,NHL的全明星賽也是個“反面教材”。它曾多次取消,除了2021年是因為疫情,2013年是因為球員罷工,2014、2010和2006三屆都是因為受冬奧會影響所以停辦。

就這一點來說,萊因克爾對伯利的反駁也算是點題了。足球有國際比賽,而美國的籃球、棒球之類可沒有什么世界杯、歐洲杯、歐冠,盡管他們的決賽通常會被冠以“世界大賽”之類的名稱。相對而言,美國賽事的休假時間很長,所以球員也有閑心和精力去多搞花樣,但實際也有橄欖球員這種不太想搞的,而歐洲足球的情況和后者差不多甚至是更累。

娛樂至上,未必討喜

所以指望“英超全明星”打出一場真刀真槍、血脈張的較量,那幾乎是不可能的。這就像各種超級杯,名義上是冠軍對冠軍,但其實只是友誼賽的程度。另外來條冷知識,曼聯拿過兩屆美國大聯盟全明星賽“冠軍”,還有阿森納、尤文圖斯、羅馬、皇馬和馬競奪魁,甚至埃弗頓也曾經有份。這一條不知道也不奇怪,自2005年開始“美歐對抗”到2019年被迫終止,大部分非美國球迷應該都會以為那只是歐洲球隊季前商演的一部分。

在競技網日前刊載的,力挺全明星賽的文章中,作者約翰·穆勒倒是坦白了一條“公開的秘密”:“全明星賽其實沒人關心比賽本身?!币勒账恼f法,這是頂尖球員營銷自己的窗口,從“選秀”開始,就能讓哈蘭德這樣的人物一直成為輿論的焦點。同時穆勒還提議:誰說一定要11人對11人?可以學習NHL從2016年開始的做法,全明星賽由多隊參加(NHL全明星有6隊),踢5人制足球,讓大牌們來回登場展現自己。

A06ij8IeYzh_Qi5u.jpg

不能不承認,這種想法既有開創性也很有娛樂性,再配合早已在大聯盟實行的各種“全明星技能挑戰賽”,歡樂程度完全可以拉滿。不過這種“周末嘉年華”會是歐洲球迷最想要的么?這里必須打個大大的問號。有一點伯利倒是說得很對,這是文化層面的問題,歐美對待職業競技體育的態度確實很不一樣,比如NBA球隊可能會因為老板個人或者球市的原因更換城市運營,而這在歷史悠久扎根本地的英國足壇則很難想象。

最后,名宿卡拉格的說法顯然也代表了不少人的態度:伯利花了大錢卻遭毒打,突然換帥也未見換刀的效果,這種還不知道能把切爾西帶向何方的老板,在斯坦福橋屁股還沒坐熱就要為整個英超指點江山,讓人生厭也是自然而然。如此換個“真·成功人士”來講效果是不是就不一樣了?也許??紤]到英超美資越來越多,歐洲足壇想要“拯救足球”榨取更多價值的人物又有不少,伯利的“全明星賽路線”還真不一定會就此消失。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

相關閱讀

閆羽

體壇周報英超專家

權威源自專業

“體壇+”是體壇傳媒集團旗下《體壇周報》及諸多體育類雜志的唯一新媒體平臺。 平臺匯集權威的一手體育資訊以及國內外頂尖資深體育媒體人的深度觀點, 是一款移動互聯網時代體育垂直領域的精品閱讀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