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駐意大利特約記者 沈天浩
“對我來說,這場比賽的滋味如同失利。如果你在終場前取得3比2的領先,你有義務將勝利帶回家。”國米客場戰平巴薩賽后,場邊的儒利奧·塞薩爾做出了這樣的評論。12年前,也是在這塊球場上,梅西在國米禁區前沿飛快地橫向帶球,他晃過了兩名同胞薩內蒂和薩穆埃爾,隨后用左腳兜出致命弧線。反應神速的巴西門將,做出了職業生涯最偉大的一次撲救。
沒有人會批評國米今晚的表現,但塞薩爾有資本批評國米在終場前的失誤。巴西人表示:“作為退役球員,我知道他們在賽后的更衣室里會說些什么。”全場比賽的射門比是25對11,巴薩的控球率占到了62%,但國際米蘭獲得的絕對機會數實際上多于對手,特別是在下半場比賽中。
小因扎吉的球隊有3次機會從諾坎普帶走勝利:勞塔羅的進球,讓藍黑軍團在這個夜晚第一次取得領先;戈森斯的破門將比分改寫為3比2,此時的比賽已經進行到第89分鐘;而在補時第4分鐘時,阿斯拉尼錯過了一個必進球。
然而,藍黑軍團最終將3次機會揮霍殆盡。迭戈·米利托肯定了球隊的整體發揮,但他同時表示:“國米在2比1領先后,本來距離第3粒進球已經相當接近。”另一位名宿西多夫則評論道:“勝利本已盡在掌握,最終卻從手中溜走。現在,國米需要贏得下一場比賽,但你不知道足球世界里會發生什么。得吸取教訓:這樣的比賽,你不能放過鎖定勝局的機會。”
當然,以本賽季對陣巴薩的兩回合而論,取得一勝一平的小因扎吉,已經比兩名前任斯帕萊蒂(1平1負)和孔蒂(被巴薩雙殺)做得更好。賽后,國米主帥在麥克風前豪情萬丈:“小伙子們踢出了一場偉大的比賽。巴薩的問題是他們遭遇了國米,西班牙觀眾會在很長一段時間里記住我們。”
如果將日歷翻回到10天前,很少有人能夠想到,小因扎吉能夠在困境中率隊越戰越勇,在巴薩和薩索洛身上斬獲的2勝1平,已經讓他徹底走出了帥位危機。國米主帥在賽前展現出的勇氣,在賽中收到了回報:此前各路媒體預測國米本場的首發陣容,不少人認定小因扎吉將會將哲科按在替補席上,用姆希塔良在前場搭伙勞塔羅,并在中場遣上加利亞爾迪尼加強防守。
如若是這樣,本場比賽等待國際米蘭的會是什么樣的劇情?比賽剛剛開場,解說嘉賓安布羅西尼就明確表示:“一定要記住,如果想在諾坎普全身而退,你不能一門心思只想著防守。”最終,小因扎吉堅持首發了哲科,而加利亞爾迪尼也留在了替補席。他的勇氣收到了回報。
哲科險些為球隊首開紀錄,盡管最終與進球無緣,但波黑人是球隊本役的前場核心之一;姆希塔良、恰爾汗奧盧和巴雷拉組成的中場,讓藍黑有資本與巴薩在中場掰手腕,本役繼續客串居中后腰的土耳其人表現出色,為勞塔羅送出了關鍵助攻。在西多夫看來,恰爾汗奧盧在這一角色上如魚得水:“當初皮爾洛從前腰位置后撤,這改變了他的職業生涯。對于恰爾汗奧盧來說,讓他繼續踢這個位置不是個壞主意,他非常善于閱讀對手防守的動向。”
比起球員哈維效力的夢三巴薩,教練哈維麾下的這支巴薩,對場面和皮球的控制力已經大打折扣。下半場國際米蘭先是取得比分領先,隨后將局面牢牢攫取在自己手中。轉折點來自小因扎吉的一系列換人:哲科和恰爾汗奧盧下場,戈森斯和貝拉諾瓦替補登場、客串邊前衛,標志著藍黑將場上陣型從3-5-2改成5-4-1。防守階段,隨著兩側邊翼衛達米安和鄧弗里斯位置內收,球隊的站位實際上成了一個7-2-1。
這樣的戰術安排,很容易讓人想到2011-12賽季歐冠半決賽,迪馬特奧麾下的那支切爾西(甚至連國米本場比賽的球衣樣式,也與當年的那支球隊不無相似)。問題在于,小因扎吉的這支國米并不具備當年藍軍的防守基因,貝拉諾瓦替補登場后,反倒成了球隊后防線上的短板,在萊萬的第二粒進球中需要負主要責任。如果堅持對位換人,保持恒定的節奏,國米應該有不小的機會在客場贏球,甚至未必需要在補時階段玩心跳。這是藍黑軍團本場唯一的遺憾:小因扎吉在比賽后段的變招太保守了,這本來可能是他執教生涯最具代表性的一場經典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