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馬德興報道
10月17日,亞足聯將在總部吉隆坡召開執委會會議,其中最令人關注的一項議題就是投票產生2023年第18屆亞洲杯的主辦地。盡管韓國方面在總統尹錫悅的大力推動下,近期申辦游說工作力度不小,聲勢也相當令人矚目,但據來自西亞方面的消息稱,不出意外卡塔爾將獲得主辦權。辦完世界杯再辦亞洲杯,如果一旦成真,那意味著整個亞洲足壇的勢力將進一步向“西”傾斜,這對目前正處困境之中的中國足球而言絕非好消息,中國足球的發展將面臨更為復雜的國際足球形勢。
①韓國不遺余力造勢
在亞足聯公開征集2023年亞洲杯新的主辦地之后,澳大利亞、印尼、卡塔爾以及韓國均先后表達了承辦意愿。不過,澳大利亞足協并未在規定時間內正式遞交申辦報告;印尼方面雖然很積極,但不久前剛剛發生的球迷看臺踩踏事件造成超過130人死亡,給印尼承辦大賽蒙上了一層陰影。因此,主辦權實際上就是韓國與卡塔爾之爭。
在新任總統尹錫悅的支持與親自過問下,韓國足協動作不小。在韓國政府文化、體育和旅游部的全力支持下,韓國足協展開了一系列的申辦造勢活動。最新的一波就是在10月13日,過去10年來風靡世界的韓國偶像組合防彈少年團,發布了支持韓國主辦2023年亞洲杯賽的短視頻。視頻中,成員之一的樸智旻表示,2002年世界杯韓國隊闖入半決賽之后,成千上萬韓國人涌上街頭的情景令人難忘,一旦韓國能夠成為2023年亞洲杯的主辦地,期待著明年同樣的情景再現。
韓國偶像組合防彈少年團發布視頻支持韓國主辦2023亞洲杯
在這之前,韓國足協專門推出了申辦標識,聘請足壇名宿、著名藝人、社會名流共7人為申辦大使。韓國政府也與中國、日本相關部門取得聯系,尋求兩個鄰國的支持等等。為爭取到這一屆亞洲杯的主辦權,韓國方面幾乎是傾盡全力,以便不辜負尹錫悅總統的期望與指示。
韓國推出的申辦標識
②卡塔爾更受青睞
作為亞洲首個承辦過世界杯的國家,韓國的硬件條件雖然也不錯,但畢竟都是20年前的標準。韓國方面一直很清楚,即將在11月主辦世界杯的卡塔爾,才是最大的競爭對手。而且韓國方面不得不承認,因為承辦今年的世界杯,卡塔爾無論是場地硬件設施、整個國家的基建建設等都是最新、最先進的,有著巨大的競爭優勢。
這些年來,卡塔爾為能夠成功主辦世界杯,在全球范圍內制造影響力,球場外的攻關工作無需多言。更為重要的是,過去這些年來,亞洲很多國家和地區的各級球隊,都曾前往多哈集訓或拉練,幾乎都是受益者。
所有人更不要忘記,當亞冠聯賽在整個亞洲范圍內都因為新冠疫情無法正常舉辦時,是卡塔爾挺身而出主動接辦了東西亞兩個大區的賽會制比賽。在整個亞足聯,除了卡塔爾之外,沒有第二個會員協會能有如此魄力。而且,卡塔爾當時接辦亞冠完全不賺錢,因為疫情門票銷售、商務市場開發等根本就無法展開。因此,當亞足聯就2023亞洲杯的主辦地進行公開競標時,賺錢的機會來了,當卡塔爾站出來希望承辦,亞足聯中又有幾家會反對呢?這恐怕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邏輯了。
亞足聯原本規定8月31日為遞交正式申報報告的截止日期,但在8月30日卻突然宣布申辦延長至9月15日。個中緣由就在于當時卡塔爾足協正忙于世界杯事宜,根本來不及在8月31日前完成申辦報告。于是亞足聯特意延長了15天,就是為卡塔爾“量身定制”的時間表。
反觀韓國,這些年來特別是疫情期間,哪怕是亞冠東亞區的小組賽都未曾承辦過,至少從幫助亞足聯分憂、幫助亞洲足球的角度來說,韓國足協的貢獻顯然是難比卡塔爾足協的。因此,韓國在硬件無法與卡塔爾相比的情況下,又何以在軟件方面去與卡塔爾競爭?
③AFC執委會無韓國人
亞足聯在今年5月召開的全體代表大會上通過決議,將原本由全體代表投票產生亞洲杯主辦地的程序,改為由亞足聯執委會投票決定。而執委會的投票程序,正是在10月17日。
在2019-2023這個周期中,亞足聯執委會的執委共有23人,包括亞足聯主席1人;下屬五個區的副主席各1人;國際足聯理事會理事5人(因西亞區副主席、來自卡塔爾的穆赫納迪同時也是FIFA理事會理事)以及12名執委。此外,還有增選的五個區域性足聯的代表各1人。但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這些人沒有一個來自韓國足協。很顯然,這對韓國足協非常不利。
當初韓國足協主席鄭夢奎競選國際足聯理事會理事一職時,就未報名其他職位的競選,甚至連亞足聯執委會執委都未參選。所以,東亞區的副主席由蒙古足協主席擔任,執委來自朝鮮的女委員以及中國香港的委員,而代表東亞足聯進入執委會的則是來自關島足協。
韓國足協主席鄭夢奎9月26日起便全亞洲展開公關
而且這23個執委中,來自西亞的就有兩位主席與副主席級別的人物,分別來自巴林和卡塔爾,另外還有5名來自西亞的執委,分別來自伊拉克、黎巴嫩、阿曼、也門與巴勒斯坦,累計就是7人。如果再加上南亞與中亞的執委,票數已經過半。
或許正是深知目前整個形勢較為復雜且對韓國不利,因此以鄭夢奎為首的韓國足協代表團在9月26日就已經悄然前往西亞,秘密展開一系列公關活動,包括會晤亞足聯主席巴林人薩爾曼。據悉鄭夢奎此番公關的重點是在東南亞,希望能夠拉到足夠的選票。
④沙特人幕后左右走勢
盡管韓國已經獲得了以中國與日本足協為首的東亞足球聯盟的支持,但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即便是日本足球在亞洲足壇的地位雖然無人撼動,但更多的影響還是在在綠茵場內的競技層面。而在場外,在東西亞抗衡的整體格局中,這些年重心向西亞傾斜的態勢已經日趨明顯,卡塔爾承辦即將開始的世界杯,令這種“西傾”達到全新的高度。
卡塔爾之外,影響力越來越大的就是沙特。在2023年亞洲杯歸屬方面,能起到決定性作用的也是沙特足協。
沙特足協在南亞足聯的影響力無需多言,馬爾代夫、印度等南亞足聯成員都算是沙特足協的“小弟”,而卡塔爾本身與這些南亞足聯成員的關系也很密切,比如尼泊爾等國家隊就定期到多哈集訓,全部費用均由卡塔爾足協承擔。
此外,卡塔爾足協對伊朗足協的支持人盡皆知,今年6月份在伊朗國家隊備戰世界杯遭遇麻煩時,卡塔爾專門出資安排伊朗隊到多哈集訓,并幫助伊朗足協聯系了阿爾及利亞隊到多哈熱身。至于像中亞的烏茲別克、吉爾吉斯、塔吉克等足協,關系就更不用多說了。
卡塔爾足協與東南亞各會員協會之間的關系更不用多說,比如菲律賓國內職業聯賽的贊助商就是卡塔爾航空公司。當然,像越南、馬來西亞等多個東南亞國家隊的主教練是韓國人,這些足協的代表或許會投票韓國,可這些足協本身又與卡塔爾足協的關系相當密切。比如馬來西亞足協主席阿明,就剛剛前往多哈會晤卡塔爾足協主席塔尼,就雙方足協之間下一步的合作展開深入交流,更為接下來進行的國際足聯理事會理事競選進行公關。那么大馬這一票會投給誰?韓國足協未必就有把握拉到。這就好比東亞足聯公開支持韓國,但亞足聯執委會中的朝鮮足協代表是不是會投票給韓國呢?
⑤沙特獲益2027亞洲杯
在整個競爭大勢中,還有一個環節更值得注意,那就是2027年亞洲杯目前也在申辦之中,而且沙特與卡塔爾都在申辦。這是一個相當微妙的情況,也悄然影響著本屆亞洲杯主辦地的歸屬。
沙特正申辦2027年亞洲杯賽
申辦2027年亞洲杯的共有沙特、卡塔爾、伊朗和印度四個會員協會(之前表態申辦的烏茲別克斯坦已經退出),但明眼人都很清楚伊朗與印度其實扮演的是陪跑者,真正的競爭者就是沙特與卡塔爾。假設卡塔爾順利接辦2023年亞洲杯,則沙特成功申辦2027年亞洲杯基本也是板上釘釘的事情。否則在決定2027年亞洲杯主辦地時,很多會員協會還會左右為難。
其實之前沙特與卡塔爾兩國同時申辦2030年亞運會時,就讓亞奧理事會成員很難抉擇,最終亞奧理事會直接確定多哈主辦2030年亞運會,利雅德主辦2034年亞運會,兩國誰也不得罪。而2023年亞洲杯與2027年亞洲杯的申辦,大致也是這個道理。
西亞不少媒體其實已經公開報道稱,沙特足協全面支持卡塔爾拿下2023年亞洲杯。沙特人可不只是為阿拉伯兄弟“兩肋插刀”,而更有自己的算盤與利益,而且最終的受益者依然也是沙特!
亞足聯主席薩爾曼(左)拜會沙特體育部部長阿齊茲(右)
⑥亞洲足球重心更加西傾
亞洲足壇的整體形勢呈“西傾”之勢,當然這主要還是體現在綠茵場外。競技層面來說,以日本和韓國隊的實力,短時間內西亞諸強想要挑落日韓可能性不大,偶爾戰而勝之也屬于正常情況。所以對韓日而言,硬實力擺在那里,他們其實對于場外因素并沒有太大所謂。韓國足協在過去4年里無人在亞足聯執委會任職,但韓國國家隊照樣連續第10次進軍世界杯。只有到了這次投票,韓國足協或許才偶爾體會到一次“朝中無人”的苦澀。
但在綠茵場外,比如亞冠聯賽從2023-24賽季開始,從完全與中日韓等東亞地區一致的全年賽制,改成完全與西亞各國與地區接軌的跨年賽制,幕后的主導就是以沙特為首的西亞勢力;將過去亞冠“3+1”外援政策擴大為“5+1”,依然還是沙特人在主導,因為沙特國內聯賽實施的是8外援政策;亞足聯主辦的青少年賽事在預選賽階段進行分組時打破東西之分、實施全面混抽的,依然是沙特足協在幕后力推。
最近幾年來每一項亞洲足壇的重大決定,幕后幾乎都有沙特人的影子。一旦卡塔爾真的像西亞媒體所披露的那樣,壓倒韓國獲得2023年亞洲杯主辦權的話,那么意味著亞洲足壇最高水準的賽事會連續20多年無緣東亞!
自從中國在2004年主辦了亞洲杯之后,東南亞四國聯合主辦了2007年亞洲杯,2011年亞洲杯在卡塔爾進行,2015年是在澳大利亞進行,2019年則是阿聯酋進行。如果2023年亞洲杯再歸卡塔爾,意味著沙特大概率將承辦2027亞洲杯。從2019年至2027年,三屆亞洲杯賽連續在西亞主辦,整個亞洲足球將徹底打破東西均衡的格局。韓日有硬實力作為保障,但沒有硬實力的中國足球又將如何發展呢?
卡塔爾辦完世界杯再辦亞洲杯?
×××××
2023年亞洲杯賽主辦權究竟歸誰?10月17日的亞足聯執委會會議上就將有明確說法。需要指出的是,執委會委員們在聽取報告之后,將以舉手表決的方式、而不是無記名投票的方式來選擇主辦地。因此,哪個會員協會投票給了誰,現場一目了然。這意味著什么?恐怕無需多言。
盡管2023年亞洲杯的歸屬于誰,看似與中國足球沒有太多的關系,但整個申辦過程就是一盤棋。“棋”往哪里下,又該如何下?大有講究也大有文章,更能夠看清自己在整個亞洲足壇的地位與形勢。只是中國足球看得清楚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