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謝銳報道 每項世界大賽都有其相對固有的特色,謂之為“基因”,LG杯運行26年,其最大特色是“寒門盛筵”,一是自創辦至今,尚無人蟬聯過,各大豪杰輪流坐莊;二是“一冠群”誕生的溫床。中國棋界龐大的一冠群集中于LG杯,共有8人之多,而中國棋界的世界冠軍總共21人,一冠群12人。
本屆LG杯四強中,申真谞是衛冕冠軍,向第一個成功衛冕者發起沖擊,結果還是受阻于“LG杯無防衛”的魔咒,不敵楊鼎新九段。這一場勝負,不知又要讓LG杯成功衛冕的出現推遲多少年。
石佛李昌鎬最為鼎盛期亦錯過衛冕機會,首屆比賽他無懸念地登頂,但第二屆半決賽受阻于劉昌赫;之后第三屆、第五屆、第八屆他斷斷續續加冕,卻不曾連冠。承其權杖的李世石2003年首次奪冠,再度黃袍加身已是2008年,蟬聯更是無從說起。
就連先后四次問鼎LG杯的李昌鎬都不曾連冠過,兩次加冕的古力和李世石亦無連冠之機,那盛產一冠群也就在情理之中了。2000年俞斌九段在第四屆LG杯中攬得沖天一冠,之后樸文垚、江維杰、時越、柁嘉熹、黨毅飛、謝爾豪、楊鼎新的世界冠軍頭銜均來自LG杯。而與LG杯幾乎同質化的三星杯也實行同樣賽制,但迄今為止,產生于三星杯的一冠群成員僅羅洗河、辜梓豪兩人而已。
倘若再算上2005年和2007年LG杯冠軍張栩九段、周俊勛九段,僅僅LG杯這一項比賽,就產生了10位一冠群成員。
LG杯“寒門盛筵”特性在2010-11年第15屆比賽中展現至極致,八強戰結果: 孟泰齡勝安祚永,孔杰勝胡耀宇,樸文垚勝崔哲瀚,王垚勝李昌鎬。此前,李世石在首輪比賽中敗于古力,而古力隨即在第二輪不敵莫名其妙的“苦手”安祚永。后李昌鎬時代,沒有了另三位天王的烘托,李世石的統治力比起當年的李昌鎬要薄弱得多,當然,這也與古力等中國80后棋手的全方位崛起不無關系。
這屆LG杯中國棋手包攬四強,史上首次。決賽中,樸文垚2比0勝孔杰,首次奪冠。只是不曾料到,數年過后,這兩位棋手都隱退江湖,訣別勝負世界。
從2011年至2014年,LG杯似乎都在打定式,成為中國一冠群誕生的溫床:一是冠軍從預選中出線;二是低段奪冠后,直升九段,以至于LG杯成為中國棋手直升九段的另一種升段賽。從2009年至2014年中國棋手連霸LG杯多達6屆之久;2015年和2016年韓國棋手短暫反擊后,2017年-2019年中國棋手再次在LG杯賽中三連冠。
這也難怪,申真谞破不了“LG杯無防衛”魔咒。決賽兩位中國棋手內戰,楊鼎新若勝,即成為與古力、李世石等列的LG杯兩冠者;反之,丁浩將加入LG杯營造出來的龐大一冠群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