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李輝
羸弱的伊朗隊給了英格蘭隊炫富的機會,在大比分領先后,他們一口氣換上了3名攻擊手:拉什福德、福登和格里利什,加上隨后登場的威爾遜,三獅軍團在一場比賽內重建了他們的進攻體系。
這當中,拉什福德最先領會了索斯蓋特的意圖,登場僅僅49秒,他就取得了進球,這是世界杯歷史上替補登場第三快的進球紀錄,僅次于1998年的丹麥前鋒桑德和2002年的烏拉圭前鋒理查德·莫拉萊斯。然而,除了這記登場不到1分鐘的靈光乍現外,拉什福德本場的發揮并不算出色。
用一個字總結拉什福德的表現就是:獨。
任何球員都渴望在世界杯上取得進球,這天經地義,成名極早的拉什福德上屆世界杯已是英格蘭隊的重要成員,他出戰了球隊7場比賽中的6場,但最終顆粒無收,因此拉什福德無疑非常渴望在本屆世界杯能夠有所斬獲,他也最終做到了,接到凱恩的傳球,拉什福德冷靜擺脫防守球員輕松推射破門。
可然后呢?拉什福德似乎并不滿足于只進一球,于是開始沉迷于自己的帶球世界,多次錯失可以給隊友制造射門的機會,作為前鋒,進球是本能,可作為一名足球運動員,團隊意識無疑更需要放在心中,和拉什福德一同登場的福登、格里利什,同樣此前從未在世界杯上進球,甚至是第一次登場,他們對于進球的渴望自然不會比拉什福德低,可相比曼聯前鋒,兩位來自曼城的前鋒無疑要踢得合理許多,從這也能夠看出拉什福德與兩位曼城球星在俱樂部表現的差距,尤其是福登,他深受瓜迪奧拉喜愛,不無道理,甚至在和拉什福德相比后,曼城的獨王格里利什也可以歸到合理派。
數據不是萬能的,但至少不會說謊,此役雖然替補登場打入1球,但拉什福德賽后的評分只有7.0分,低于同樣打進1球的格里利什(7.6)以及甚至沒有取得進球的威爾遜(7.1)。原因何在?數據顯示,本場拉什福德登場后多達7次丟失球權,這是什么概念?拉什福德是71分鐘替補上場,算上超長補時,此戰踢了接近30分鐘,而他丟失球權的次數和踢了71分鐘被換下的芒特相同,比斯特林和薩卡分別只少了1次和2次,相比之下,曼城獨王格里利什替補上場后19次傳球全部成功,高于拉什福德的18腳傳球14次成功,以及他丟失球權的次數為:0。
威爾遜顯然不是故意的,但他的舉動無疑襯托了拉什福德的自私,當第90分鐘接到隊友傳球后,大器晚成的威爾遜獲得了打入個人世界杯首球的絕佳機會,可面對近在咫尺的球門,威爾遜選擇了無私的橫傳,最終助攻格里利什收獲了個人世界杯首球,這就是人和人的不同。
從英格蘭前場攻擊手的特點與位置來看,索斯蓋特在右路的人選無疑相對有限,薩卡占據一個首發位置,但替補的爭奪會非常激烈,無論是福登、格里利什還是拉什福德,他們在俱樂部主打的都是左路,此役,索斯蓋特讓拉什福德在替補上場后占據右路,這可以看作是對他的肯定,也讓拉什福德有機會在接下來的比賽中繼續成為替補奇兵,可如果拉什福德依舊如此的我行我素,他必然會逐漸失去教練的信任。
與此同時,拉什福德似乎也要明白,在英超賽場上可沒有那么多“伊朗隊”,這樣的踢法注定無法讓他邁向新的臺階,打破這些年所謂的成長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