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五年驚喜遺憾并存 未來五年姚明依舊重任在肩

孔陽12-18 01:28 體壇+原創

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孔陽

北京時間12月17日,中國籃球協會召開換屆會議。選舉產生第十屆中國籃球協會會員代表大會代表、執行委員會委員、主席和副主席等負責人。

姚明當選第十屆中國籃球協會主席,開啟自己的第二個任期。在過去的5年當中,縈繞在中國籃球周邊的既有驚喜也有遺憾。未來5年姚明依舊是重擔在肩,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積累了經驗,了解了原來不了解的東西,我的目標沒有變,我會繼續為中國籃球服務。”

過去五年 驚喜遺憾并存

61001d21f3e8050669e7ff34.jpg

2017年,姚明上任成為中國籃協主席。彼時,外界對于他的上任充滿期待,被看做是“專業人做專業事”的時代終于到來。在姚明上任之初,他的改革方案也的確給中國籃球帶來了積極影響。

尤其是紅、藍國家隊政策,幫助一批年輕的運動員獲得了歷練與成長的機會。與此同時,兩位年輕的主教練李楠與杜鋒,同樣因為這一政策受益。2018年雅加達亞運會,中國籃協麾下四支球隊:中國男籃、中國女籃、中國三人男籃、中國三人女籃都拿到了亞運會的金牌,這是亞運會歷史上第一次在一屆比賽當中產生四枚籃球項目的金牌,中國體育代表團實現了全面包攬。

然而,在雅加達亞運會結束之后,中國男籃在成績方面與中國女籃背道而馳。中國女籃順利的拿到了東京奧運會的參賽資格,并且在奧運會當中拿到了第五名的好成績。可是,中國男籃卻在備受關注的本土世界杯賽場上兵敗,自1984年以來第一次與奧運會無緣。

毫無疑問,中國男籃無緣東京奧運,對于姚明的各項改革舉措無疑是一個重大的打擊。他在接受采訪時透露,在東京奧運會結束之后,中國籃協對于各支國家隊在東京奧運會周期的表現包括中國男籃在2019年世界杯上的表現進行了總結,這也是當時中國籃協國家隊建設委員會成立之后的第一項任務。

“我們沒有把總結的重點放在教練員個人身上,而是更多從協會管理的角度去思考這個問題。我們認為,我們對于國家隊的建設缺乏理性、延續性的思考,缺乏對于主教練體系化、專業性的支持,這是在今后需要改進的。協會還將在服務各個聯賽中的運動員上下功夫,特別是為國家隊出征的運動員。”姚明說道。

不過,在同一時期內中國女籃打出了不錯的表現。尤其是在2022年女籃世界杯當中,中國女籃一路過關斬將殺入決賽,盡管最終還是沒能擊敗美國隊,但亞軍的成績依舊追平了歷史最佳戰績。

另一方面,中國三人女籃也在奧運會的比賽之中拿到了銅牌。這是中國體育代表團自1996年以來,第一次摘得奧運籃球項目的獎牌。

除了國家隊層面,過去這5年中國籃協對于基層籃球的發展同樣有所助力。尤其是在疏通校園籃球和職業籃球之間的通道方面,目前已經取得了一些成效。不過,職業聯賽的改革似乎還沒有體現出太大的成效。過去這幾年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CBA聯賽的影響力日漸式微,聯賽的整體競爭力也不甚理想。未來5年,除了國家隊層面需要發展與改善之外,基層籃球與職業聯賽,同樣也是籃協改革的重點。

未來五年 依舊重任在肩

632eb9c9f3e82afe2b00bda4.jpg

17日上午舉行的第十屆中國籃球協會會員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國籃球“十四五”行動計劃》,這一行動計劃的核心是“1-2-4”戰略。

姚明透露,“1”為標準,突出中國籃球協會確定、輸出籃球運動行業標準的核心職能。“2”為場內、場外兩個維度,場內即研究總結各年齡段的籃球技戰術內容,持續提升國家隊核心競爭力,大力發展職業籃球、群眾籃球;場外即在政府主導和支持下,廣泛動員社會、市場力量,推動籃球運動發展。“4”為四個支點:國家隊建設、賽事體系構建、專業人才培養、會員體系搭建。未來幾年,中國籃球的發展都將圍繞這一行動計劃來進行。

很顯然,中國男籃國家隊的未來發展規劃與目標是所有球迷們最為看重的。中國籃協表示,中國男籃的近期目標就是獲得巴黎奧運會的參賽資格,即成為2023年男籃世界杯上成績最好的亞洲球隊。

以目前中國男籃的實力來看,想要達成這一目標難度非常大。因此,有傳言稱中國男籃可能會考慮引進歸化球員。對此姚明在接受采訪的時候,也談到了這一問題。他說道:“歸化球員是規則允許的,但各個運動項目的規則不太一樣,包括歸化運動員的人數等。我們首先要考慮國際籃聯的規則,其次要考慮是否符合中國的法律和政策,第三要考慮相關球員是否能給團隊帶來提升,這里面不僅僅涉及技戰術水平,還有文化融入的問題。以這三個標準而言,我們還沒有特別合適的對象,歡迎大家推薦。”

關于中國女籃,接下來的主要任務就是在巴黎奧運會爭取進入前四。而中國三人女籃的目標同樣也是在巴黎奧運會殺入前四,中國三人男籃的目標則是登上巴黎奧運會的舞臺。

除此之外,姚明還強調接下來幾年,中國籃協會繼續推進體教融合,提升青少年賽事數量和質量,為中國籃球的未來筑牢根基。“據我們統計,現在國內14-18歲的青少年每年參賽的場次是15.2場,希望未來幾年能提高到20場。如果體制內的比賽不夠,就想辦法撬動社會資源。先有一定的數量,然后再提高比賽的質量。”他說道。以及在“數字籃球”層面,姚明也希望能夠有進一步的發展。

另一方面,便是大力發展“數字籃球”。自從姚明擔任籃協主席之后,他一直非常看重大數據在籃球層面的應用。如今,中國籃協已經在這方面奠定了基礎,接下來,“數字籃球“將為國家隊建設、青少年培養、會員發展、協會治理等提供服務支撐。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

相關閱讀

權威源自專業

“體壇+”是體壇傳媒集團旗下《體壇周報》及諸多體育類雜志的唯一新媒體平臺。 平臺匯集權威的一手體育資訊以及國內外頂尖資深體育媒體人的深度觀點, 是一款移動互聯網時代體育垂直領域的精品閱讀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