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橫穿塔克拉瑪干沙漠探險活動”正式啟動

卡夫12-30 13:30

近日,由中國探險協會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聯合主辦的“2022-2023跨年橫穿塔克拉瑪干沙漠探險活動”在新疆哈密賓館、哈密大海道景區與巴州若羌米蘭遺址三地正式啟動。

中國探險協會主席韓勃在啟動儀式上指出:在后疫情時代,我們需要重塑對美好生活的信心與向往。而探險,既是對未知的探尋,又是對自身的超越,更能獲得戰勝一切的無畏信念!中國探險協會希望借助與新疆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聯合舉辦的“2022-2023跨年橫穿塔克拉瑪干沙漠探險活動”,在全國率先打響拉動內需、發展旅游的第一槍,推動新疆的探險旅游、特色旅游、休閑度假旅游、工業旅游、非遺主題旅游等形式的創新發展。其后,還將策劃兩到三個大型活動,并堅持每年舉辦一次,以資源導入客流,以事件促進營銷,爭取三年內打造出兩到三個大型文旅IP;傾斜中探協現有資源,把協會會員單位所舉辦的優質活動、項目舉辦地優先推薦到新疆,充分利用新疆現有的文旅資源,盤活存量資產;協助新疆文旅相關企業完善制度化建設,在資源規劃、項目運營、企業內部管理、游客服務、互聯網平臺營銷等方面提供專業意見和解決方案;從2023年起,連續三年,以公益培訓的方式為新疆培訓千名合格的探險領隊。

01.jpg

(中國探險協會主席韓勃介紹跨年橫穿塔漠活動)

新疆自治區文旅廳黨組副書記、廳長阿不力克木?艾則孜在致辭中說:新疆地域遼闊,山河壯美,神奇秀美的雪山、森林、草原、湖泊,粗獷壯麗的戈壁,歷史遺存豐厚的絲綢之路文化,多姿多彩的民族風情,共同構成了新疆豐富獨特的旅游資源。特別是擁有被稱為“世界沙丘博物館”的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世界海拔最高的庫木庫里沙漠,以及令無數人向往藏在沙漠深處的精絕古國舊地-尼雅遺址,唐代軍事戍堡-米蘭遺址,沙漠最后一個村落——達里雅布依鄉等,為開展沙漠旅游、探險運動旅游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先天條件。我相信,本次穿越活動,將成為展現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傳播探險精神、弘揚絲綢之路文化的一扇門,成為展示大美新疆沙漠旅游、探險旅游的一扇窗。穿越塔漠的健兒們將進一步賦予沙漠旅游、特種旅游新內涵,書寫沙漠探險文化新篇章。我們也將借此機會,進一步推動新疆沙漠和探險旅游產業提檔升級。

02.jpg

(新疆自治區文旅廳黨組副書記、廳長阿不力克木?艾則孜致辭)

中探協主席韓勃,新疆自治區文旅廳廳長阿不力克木?艾則孜、副廳長劉全,哈密市長吾拉木江?熱依木、副市長孫永民,以及來自和田、巴州、喀什、吐魯番等地州的文旅系統負責人共同在哈密賓館主會場為活動啟幕。

03.jpg

(主辦方和來自新疆各地州的文旅系統負責人共同在主會場啟動“2022-2023跨年橫穿塔漠探險活動”)

作為“2022-2023跨年橫穿塔克拉瑪干沙漠探險活動”的起點,位于巴州若羌的米蘭遺址也是啟動儀式的分會場,中國探險協會副主席劉照慧、巴州文旅局書記俞淑英在啟動儀式上向探險隊員、保障隊員授旗。

123.png

(“2022-2023跨年橫穿塔漠探險活動”啟動儀式米蘭遺址分會場)

哈密市委、市政府對“2022-2023跨年橫穿塔克拉瑪干沙漠探險活動”高度重視,除哈密賓館主會場以外,還在哈密大海道景區設立分會場。大海道分會場是本次探險活動越野線的起點。中國探險協會副主席孫東民、哈密市文旅局副局長林木森向越野采風隊授旗后,大海道分會場通過衛星通訊與主會場、米蘭遺址分會場實現三地共同啟動,由越野經驗豐富的探險者與央視著名導演、央視新聞記者、攝影師組成的越野采風隊由此出發,向若羌行進,開始探尋西域歷史遺存、宣傳大美新疆之旅。沿途,央視新聞客戶端與中探協將選擇重要節點,聯合開展《穿越中國秘境》系列直播,并向全網分發。

5大海道分會場車隊.jpg

( “2022-2023跨年橫穿塔漠探險活動”啟動儀式大海道分會場)

塔克拉瑪干在維吾爾語的意思為“走得進,出不去”。在歷史上,塔漠有著輝煌的文化,大量的考古資料說明,沙漠腹地靜默著諸多曾經的繁榮。100多年前,英國探險家斯坦因將塔漠稱為“死亡之海”。自1895年,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從麥蓋提出發,進入塔漠考古,雖未能成功,卻開啟了世界探險界橫穿塔漠的先河。1993年11月21日,中英兩國聯合成立的聯合探險隊,首次完成塔漠橫穿,創造了人類探險史的紀錄。2004年,中日聯合探險隊沿北緯39度線橫穿塔漠,日方隊員先后因病全部退出,中國探險協會理事宗同昌先生歷時74天,成為全隊唯一完成徒步穿越的隊員,也是世界上沿北緯39度線成功穿越塔克拉瑪干沙漠的第一人。

本次跨年徒步橫穿塔克拉瑪干沙漠探險活動,由中國探險協會的3名探險隊員從米蘭遺址出發,自東向西,橫穿塔漠,至喀什麥蓋提縣N39沙漠基地收官,全程徒步約一千五百公里。探險隊將途經塔中小鎮;探訪被譽為“東方龐貝”的西域三十六國之精絕古國舊地——尼雅遺址;造訪中國最后的“原始村落”—達里雅布依鄉;跨越和田河,經過麻札塔格,抵達終點麥蓋提縣N39沙漠探險營地。探險隊員將在無垠的塔漠跨年,迎接2023年的第一抹曙光,并在塔漠過除夕,送走艱難的虎年。在挑戰極限的過程中,通過高通衛星通訊,向全世界直播,講述大美新疆的故事。

作為現象級的探險活動,規則嚴謹——探險隊員必須全程徒步,夜宿帳篷,除非緊急情況被迫下撤,一律禁止隊員進入保障車。

保障車隊共有硬派越野車、全地形車、全地形摩托車三種車型。保障隊員由經驗豐富的探險領隊、越野車手、維修技師、隊醫、后勤人員組成,負責探險隊員的衣食住行與應急響應、救援工作。中探協總部則遠程監控、協調、收集探險隊的位置、數據,匯總各種信息,對外發布。若探險隊遇到極端、緊急情況,新疆自治區文旅廳還將協調當地政府,給予支援。 

本次跨年橫穿塔漠活動還是一次高科技賦能重大探險活動的全面呈現。活動全程由中國衛通集團提供高速、穩定、便捷的Ka高通量衛星網絡傳輸信號,保障央視新聞客戶端等媒體平臺對探險活動的直播報道;中國電信天通公司提供全套衛星電話通訊系統,保證團隊24小時通訊暢通;探路者集團提供可應對極寒天氣的戶外裝備;華為Mate 50系列作為全球首款支持北斗衛星消息的大眾智能手機,以北斗衛星消息時刻保障探險家們能與外界保持聯系。

6展示隊旗.jpg

( “2022-2023跨年橫穿塔漠探險活動”探險隊員展示隊旗)

7現場氛圍.jpg

08.jpg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

相關閱讀

權威源自專業

“體壇+”是體壇傳媒集團旗下《體壇周報》及諸多體育類雜志的唯一新媒體平臺。 平臺匯集權威的一手體育資訊以及國內外頂尖資深體育媒體人的深度觀點, 是一款移動互聯網時代體育垂直領域的精品閱讀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