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駐意大利記者 沈天浩
足球世界里的成功和失敗,有時候只在須臾間。五個月前,米蘭雙雄迎來賽季首次德比,萊昂在競速中摧毀了藍黑后防,皮奧利的球隊靠著快節奏的垂直進攻,完成了對同城對手的技術擊倒。本場比賽,局面徹底調轉,國際米蘭踢出了壓倒性的優勢,而對于AC米蘭來說,比賽場面比記分牌上的0比1更加難看。
奇陣?怪陣!一味死守不是答案
AC米蘭在上半場留下了零射門的尷尬數據,控球率只有29%,傳球次數不到對手的三分之一。皮奧利完全放棄了球隊的進攻,為的就是將0比0的比分保持到中場(或者終場)——考慮到米蘭近期的狀態,一場悶平似乎是紅黑對這場德比最樂觀的預期。時間指向第34分鐘,國際米蘭角球開出,勞塔羅在近角頂著凱爾的貼身防守,頭球攻破了同城死敵的城池。皮奧利唯一的算盤也落了空。
米蘭主帥在本場比賽做出大幅度調整:352取代了運轉不靈的4231,梅西亞斯出現在三中場靠右側的位置上,是為皮奧利的一大發明。此外,不同于賽前大部分意媒的預測,托納利并未被賦予居中后腰的任務,他依然留在球場左路,與國家隊隊友巴雷拉直接對位。在前場,萊昂坐上替補席,卜拉欣·迪亞斯和德凱特拉雷都沒有首發,1.89米的奧里吉和1.92米的吉魯組成雙塔,前者游弋在法國中鋒身后。
早在上賽季的首回合德比,皮奧利就嘗試過用凱西打前腰,限制布羅佐維奇的發揮,但效果明顯欠奉。本場比賽,米蘭主帥又掉進了同一條河流。奧里吉在上半場貢獻寥寥,他既不能作為前場高塔為球隊提供縱深,也沒有完成干擾對手后腰恰爾汗奧盧的任務,藍黑軍團在本方半場的出球相當順暢。缺少了萊昂、迪亞斯和德凱特拉雷,吉魯在上半場顯得極其孤單。
皮奧利主動放棄了球隊在過去三年中最重要的特質:中場推進的高效率,進攻端的大量人手,以及邊路的強勢突破。實際上,在下半場踢了10分鐘之后,皮奧利已經用實際行動否定了自己在賽前進行的一系列特別部署:梅西亞斯和奧里吉被換下,米蘭的三中衛體系未變,而在迪亞斯和萊昂替補登場、球隊從352變陣為3412后,球隊扭轉了此前一味被動挨打的狼狽局面。
昨日重現?吉魯不復當年之勇
米蘭全場最好的機會來自第76分鐘,國米前場連續進攻,什克里尼亞爾拙劣地嘗試馬賽回旋,米蘭斷球后發起快速反擊,萊昂高速奔襲后斜傳,皮球來到吉魯的致命左腳,人們的記憶霎時間回到了整整一年前:和上賽季一樣,本賽季的聯賽次回合德比同樣被安排到了2月5日,AC米蘭同樣在賽前處于明顯劣勢,在積分榜上正在逐漸被拉開距離。一切果真只是巧合?
一年前的那場德比,吉魯在上半場同樣發揮不多,但他在下半場三分鐘內梅開二度,在禁區內接到卡拉布里亞的傳球,轉身射門攻破漢達諾維奇的城池,讓貼身防守的德弗賴成了尷尬的背景板。這一次,吉魯無需背對球門,身旁沒有對手,一切似乎更加容易,可法國人最終搞砸了:他的停球一下子出去幾米遠,等到他終于做好射門準備時,皮球已經來到阿切爾比的控制范圍。
一年前藍黑的失利罪將漢達和德弗賴,如今已經坐上了球隊的替補席,但吉魯依然是紅黑唯一可以倚靠的中鋒。即便如此,這名36歲的老前鋒,依然繼續著自己從世界杯歸來后的糟糕腳感。門前宴客后,吉魯馬上贏得了第二次機會,但他的近距離任意球依然偏出。
吉魯與進球擦肩而過時,盧卡庫已經換下了哲科。他此前在意大利杯對陣亞特蘭大的比賽中表現不錯,本役繼續在前場制造著威脅,熟悉的背身單打重現江湖,好狀態似乎也在逐漸回來。吉魯的狀態什么時候才能回來?坐擁哲科和勞塔羅的國際米蘭,可以耐心地等待“小魔獸”,而AC米蘭恨不得馬上讓吉魯原地滿血復活。
盧卡庫在補時最后階段的射門,被特特魯沙努下地封出。米蘭本場唯一的安慰或許來自門線:這是羅馬尼亞人頂替邁尼昂首發后,表現最可靠的一場比賽。他在上賽季的首回合德比戰撲出過勞塔羅的點球,德比戰的獨特氣氛,或許真的對他起到了奇妙效果。然而這依然遠遠不夠,藍黑從未失去比賽的控制權,紅黑從未真正相信自己能夠在德比取勝。米蘭的頹勢繼續,但連續大比分慘敗的勢頭被止住了,在濃重的暗夜中穿行了一個月之后,這是破曉的微弱信號嗎?惟有接下來的比賽才能給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