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隨中國!日本J聯賽公布最新U21政策 孰優孰劣?

黑嘉麗02-08 14:51 體壇+原創

體壇周報全媒體原創

2月7日,在2023年職業聯賽俱樂部負責人會議暨中超、中甲、中乙俱樂部負責人峰會上,中國足協、中足聯籌備組公布了新賽季將實施U21政策。1天之后,日本J聯盟也公布了新賽季J聯賽的U21政策。同是U21政策,兩者又有什么不同?

在中國職業聯賽的最新政策中規定,新賽季中超聯賽中每隊至少報名5名U21球員,并且球員需要在本俱樂部注冊4年以上(取消U23球員始終在場要求);中甲聯賽中每隊至少報名5名U21球員,并且在本俱樂部注冊4年以上,同時規定至少要有1名U21球員始終在場上。中乙聯賽每隊報名U21球員至少5名,本區域球員5名,1名U21球員始終在場。也就是說,使用了6年的U23政策正式取消。

377547a5-01a3-4463-a935-70d58be3d5da.jpg

2月8日,日本J聯盟發布的2023賽季的U21政策,其實并不算新政,只能算是“重新導入”。因為在2020賽季時,J聯盟就已經開始在J聯賽實施U21政策,只是因為疫情最終沒能執行下去。

2020年沒能執行下去的J聯賽U21政策規定,對J2聯賽使用U21球員單賽季總時間達到3780分鐘(90分鐘x42場)的俱樂部,獎勵300萬日元;對J3聯賽使用U21球員單賽季總時間達到3240分鐘(90分鐘x36場)的俱樂部,獎勵200萬日元。這當中,不包含天皇杯、日聯杯以及升降級附加賽的比賽。此外,如果球隊使用U21門將出場,時間翻倍計算。如果該隊的U21球員被國字號召集或者受傷,也沒有特例。

而重新導入的2023賽季的U21政策,主要的改變在于時間和獎金。和2020賽季比,J2的依然是22隊規模,因此時間基準維持在3780分鐘(90分鐘x42場)。但J3本賽季擴軍為20隊,因此獲得獎勵的時間基準調整為3420分鐘(90分鐘x38場)。至于獎金方面,無論是J2還是J3俱樂部,只要達到時間基準都會被獎勵300萬日元。

微信圖片_20230208144941.png

通過上述的介紹,我們其實可以看出分別。

首先,中日在第一級別聯賽(中超和J1聯賽)中,都已經沒有強制出場的規定。這其實應該算是中超的一種進步,畢竟如之前強制U23出場的政策,對于俱樂部來說著實不夠人性。J1聯賽之所以一直沒有強制年輕球員出場的規則,J聯盟的出發點主要也是為了保障第一級聯賽的觀賞性,也是尊重各家贊助商的做法。

其次,在次級別聯賽中(中甲中乙與J2J3),中國依然是有著U21強制出場的要求,而日本則是以達標總時間發獎金的方式鼓勵為主。

日本的規則更顯人性化,但執行起來其實是需要看俱樂部給教練制定的目標,以及教練個人的想法和風格。以第一版U21政策制定的前一年(2019賽季)的情況來看,當時J2在沒有任何鼓勵政策時,依然有山口、東京綠茵、金澤、德島、福岡和柏太陽神6隊達到了獎勵標準,而J3在2019賽季有相模原、鳥取、北九州和贊岐4隊達到了獎勵標準。

J2.jpg

J3.jpg

但是因為政策并未執行下去,因此很難說各隊會如何應對,是為了300萬獎金盡量去達標,還是覺得300萬是小錢不值一提完全不管?在J2中比如東京綠茵這種向來重視青訓的球隊,恐怕大概率依然能完成,但具有強烈升級愿望的比如靜岡雙雄磐田和清水,可能就不會care。相反,中國聯賽在低級別稍帶有強制性的做法,理論上應該會起到更大的鍛煉效果。

再次,J聯盟對J2和J3聯賽雖然實施U21獎勵制度,但對于日本聯賽杯是有U21強制出場措施的,只不過并不要求球員始終在場上,而是規定只要首發就行。聯賽杯的U21強制首發規定,是從2017年就開始的,當時J聯盟和日本足協的目的也是為了應對2020年東京奧運會,以給更多適齡球員出場機會。

這其實和中國聯賽最開始實施U23政策時一樣,只是當時中國不少俱樂部和教練在開場就把首發的U23球員換下,才致使官方將規則修改為“1名U23球員始終在場上”。而以日本聯賽、俱樂部、教練的做事風格,基本不太會這么干,因此J聯盟也只是簡單規范一下“要首發”而已。

不過,聯賽杯的U21政策也有附加條款:如果俱樂部有適齡球員被國字號抽調,且在比賽前2天不能歸隊,那么可以在當場比賽不派U21球員出場;如果進入比賽名單的球員在賽前突然受傷或者有不得已的正當理由,那么當場比賽可以不派U21球員出場。

中日幾乎同期開始在聯賽中正式推行U21政策,但政策更重要的是在于是否能夠認真系統地執行下去,而不是朝令夕改,反復折騰。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

相關閱讀

權威源自專業

“體壇+”是體壇傳媒集團旗下《體壇周報》及諸多體育類雜志的唯一新媒體平臺。 平臺匯集權威的一手體育資訊以及國內外頂尖資深體育媒體人的深度觀點, 是一款移動互聯網時代體育垂直領域的精品閱讀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