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足壇億元魔咒、渣叔七年之癢、梅西會回巴薩?

奧利02-22 16:41 體壇+原創

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奧利

問答.jpg

@MESS7:籃協和新疆男籃到底誰更有理?

奧利:新疆有違規行為,但沒有哪條違規根據籃協既有規則可以直接指向“新疆廣匯在處罰期內失去了行使對周琦的獨家簽約權的資格”這一處罰結果。最重拳的處罰結果缺乏規則依據,這是籃協這次最大的問題,新疆男籃也抓住這一點以擬退出作為威脅,如果處理不當,可能引發籃協的信任危機,此刻的籃協多少有些騎虎難下。

@陳巍:為什么轉會費過億成了魔咒?

奧利:足壇截止目前億元級別轉會費的球員中在個人數據和團隊成就均兌現身價的估計只有加盟皇馬的C羅一人,姆巴佩勉強算0.75個(個人數據OK,團隊成績沒有歐冠冠軍,但打進過決賽,且球隊多年冠軍熱門)。

球員角度,億元轉會費必然帶來高預期和高薪,高預期意味著壓力,高薪意味著重壓之下表現不好很難找到下家接盤,也就失去了持續換環境證明自己的機會。

球隊角度,能支付一個億買球員的球隊大多是豪門,豪門意味著競爭壓力大,容錯率低,生存環境糟糕。

再者,雖然轉會市場的膨脹,越來越多的億元交易,轉會費遠超球員的德轉市場價值,本身就不是完全體球星,踢不出來也正常。

@路樂意:曼城會不會受到實質性處罰?

奧利:最輕是罰分+罰錢,最重是開除出英格蘭職業聯賽體系,剝奪過往錦標,介于兩者之間的從英超降級。

嚴格走司法程序,肯定是降級這種等級的處罰量級,但司法流程曠日持久,英超聯盟在律師費的負擔上拖不起這么久的官司(曼城的頭號律師收費是時薪1萬英鎊,英超想打贏官司也不能找便宜太多的),而曼城雖然不在乎律師費,但曠日持久的官司帶來場外的負面影響顯然也令球隊吃不消:比如愛惜羽毛的瓜帥隨時可能三觀崩塌走人,比如各種潛在重磅引援都會受調查影響,進度緩慢,所以,相對理想的解決是達成粗線條和解,本季罰錢和罰分,曼城長痛不如短痛,英超也找回面子,高啟強還知道給制造組送點見面禮,但不排除曼城一點也不讓步的可能性,那就拖著吧,看誰先耗不起。

我個人覺得這次曼城會受到實質性處罰,過往土豪翻案,說到底都是靠律師業務能力打擦邊球,主要在時效性上做文章,比如短時間整理的證據不可靠或者過了追訴失效,但這次英超拉了個全案長時間線的單子,時效性的空子鉆不了,準備打持久戰的話,畢竟曼城賬面上肯定“不干凈”

@兔八哥:梅西家族最近頻繁來到巴塞羅那,梅西會回巴薩嗎?

奧利:梅西家族頻繁來巴塞羅那并不奇怪,畢竟梅西生涯大部分時間都在這里度過,朋友、人脈、資源都在這,回來很正常。

短期內以球員身份回歸基本不可能,梅西團隊目前并無顯著降薪打算,目前的巴薩是養不起梅西的,也不太愿意養梅西,且梅西團隊和拉波爾塔團隊的決裂也肉眼可見,熬走了拉波爾塔的任期,梅西球員生涯基本見底,屆時再看梅西生涯落葉歸根的選擇,是北美、南美還是巴薩。

@Los Merengues:克洛普的七年之癢,安二年,穆三年,每個教練是不是都有一個自己特有的執教周期?

奧利:教練的命運幾乎都是固定的,要么低開低走,要么高開低走,幾乎大部分教練都是在低潮期離開一個球隊(被下課),極少數如齊達內那般可以在歐冠三連的情況下急流勇退,而事實上齊祖二進宮皇馬的執教成績也算不上成功。另一個極少數是瓜帥,大部分豪門老板都極致追捧,生涯至今只有他炒球隊的份。

排除這兩個小樣本案例,教練下課幾乎是宿命,所以幾年這個概念其實沒那么重要,有些有規律可循,有些幾乎是巧合。

比如克洛普的七年之癢,在美因茨和多特,幾乎都是跳槽,被更好的球隊挖走的。當然一個潛在規律是,以渣叔高能的踢法,7年時間足以榨干一代球員的健康,基本上限已定,該換代或跳槽了。

安切洛蒂的安二年,要和他生涯聯賽冠軍少相結合,安切洛蒂是一個救火能力極強的教練,他對更衣室的捏合,引援的針對性和臨場調配都很出色,最近兩次執教皇馬,都拿到歐冠,拿到歐冠就意味著下一個賽季賽程更加密集(有世俱杯,執教皇馬時還趕上世界杯),安切洛蒂不喜歡輪換的特點讓球員在密集賽程后經常下半程聯賽崩盤,而皇馬這種級別的球隊很難容忍聯賽難看,所以安切洛蒂帶一線豪門有安二年的規律,而他在埃弗頓和那不勒斯的第二年離開,一個是皇馬突然拋出橄欖枝,一個是安胖站在球員這邊跟老板對著干下課的,是偶然事件。

至于“穆三年”,首先建立在給穆帥買人,前兩年成績下限基本有保證的基礎上,在第三年更衣室炸鍋。以穆帥old school的更衣室風格,初期穆帥還是能夠可以拉攏人心的,后期多半因為自己嘴硬或者嘴上不肯服輸,傷害核心球員,把更衣室搞炸,這期間大概需要三年。

@夏猛勇:足球小將和清華附中分道揚鑣,是不是高中校園足球基本不具備培養職業球員的渠道和土壤

奧利:分道揚鑣的直接原因是選擇在清華附中踢,就要一直踢到18歲,否則要給100萬違約金,這基本意味著孩子18歲才能進入職業通道,而之前在清華附中的比賽,與職業聯賽同年齡段的水平差太遠了,18歲基本很難追了,簽了這個就大概率很難走職業,只能走足球特長生去讀書了,這是路線沖突。

足球世界里,基本沒有校園足球向職業足球的常規上升通道,因為水平差太多,銜接不了,日本的一些故事,有《足球小將》漫畫加成,個別球員也是小概率事件,訓練和比賽水平的差距,決定了足球無法像美國籃球那樣走從高中、大學直通NBA的機制。美國高中和大學教練以及比賽的水平,足夠培養出類似詹姆斯、科比、鄧肯、喬丹這種直接去NBA給老兵教做人水平的球員,但足球領域幾乎不行。

校園足球更大的作用是普及和教育:戶外運動預防近視、增強青少年體質,以及足球是人數相對合適的運動項目,足以在情緒端培養青少年的社交技能、團結、逆商等正向情緒體驗。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

相關閱讀

權威源自專業

“體壇+”是體壇傳媒集團旗下《體壇周報》及諸多體育類雜志的唯一新媒體平臺。 平臺匯集權威的一手體育資訊以及國內外頂尖資深體育媒體人的深度觀點, 是一款移動互聯網時代體育垂直領域的精品閱讀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