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王勤伯
這像是巴黎圣日耳曼親手制造的一場懸念,然后又以最精彩和輕快的方式把懸念殺死。
在這場比賽之前,巴黎圣日耳曼面臨著卡塔爾人時代最糟糕的新年開局。他們在聯(lián)賽客場輸給朗斯、雷恩、摩納哥,在法國杯被馬賽淘汰,幾乎是在客場遇到任何強隊都會輸。本輪之前,聯(lián)賽排名第二的馬賽已經追近到只差巴黎5分。同時,巴黎又在歐冠1/8決賽首回合主場0比1輸給拜仁慕尼黑,從管理層、教練組到球員都受到了很多批評,就像在提前宣布這是一個失敗的賽季。
一場完勝,法甲又沒懸念了?
無法確定的一點在于,巴黎圣日耳曼之前在聯(lián)賽中狀態(tài)不佳,到底是因為管理層或者教練組的失誤,或是球星們在世界杯后的疲勞,還是有意為之。在卡塔爾人到來以后,巴黎圣日耳曼似乎為了避免過于一枝獨秀殺死聯(lián)賽懸念,在很多個賽季都有故意保留懸念的操作,甚至有過舒波-莫廷在門線上為對手救球這種奇葩級演出。
在輿論壓力之下,無法再繼續(xù)折騰的巴黎圣日耳曼突然發(fā)力,簡直是把身后的追趕者馬賽變成了陪練對象,把對方的主場變成自己的演出舞臺,聯(lián)賽懸念瞬間灰飛煙滅。這場3比0的勝利讓多國電視臺解說員大呼小叫,例如意大利天空電視臺解說員說:“讓梅西和姆巴佩當隊友,太不合法,太不合法了!但這就是我們看足球的原因,如果你現在,在看別的比賽別的節(jié)目,你今晚肯定選錯了頻道。”
在法國足球歷史上,字母縮寫“OM”vs“PSG”,即馬賽奧林匹克vs巴黎圣日耳曼,法國兩大城市球隊的較量,原本不是法國國家德比。巴黎圣日耳曼是70年代才出現的俱樂部。直到1986年巴黎圣日耳曼贏得本隊歷史上第一個法甲冠軍,塔皮在同期買下馬賽,雙方才開始了敵對,巴黎一度指責塔皮操控比賽結果。到了90年代初,Canal+電視臺買下巴黎,他們從收視率的角度出發(fā),接受和馬賽共同營造“法蘭西德比”概念,凸出兩隊和雙城敵對關系,這才讓德比概念漸漸被球迷接受。
梅姆共舞,巴黎奏出賽季最強音
馬賽主教練圖多爾在賽前說,對于法甲其他球隊,獲得第二就跟奪冠一樣有價值,而冠軍的歸屬是由巴黎單獨決定的。這個觀察十分到位,本場比賽馬賽戰(zhàn)術布置沒有問題,開場后甚至通過積極的逼搶和壓上差點取得領先,但面對充滿欲望的姆巴佩和充滿欲望的梅西,任何一個對于馬賽來說都是吃不消的,更何況姆巴佩和梅西是兩個一起上,3個進球全是彼此助攻。
巴黎圣日耳曼少了內馬爾,少了巴西人的穿針引線,他們的352陣型干脆放棄了陣地戰(zhàn),以反擊為主導。維拉蒂和維蒂尼亞負責發(fā)起進攻,努諾·門德斯在左側提供推動力和必要的沖刺接力,梅西和姆巴佩負責沖鋒路線的選擇和對球門的攻擊。
這個踢法最大的特點就是快,姆巴佩速度快,梅西大腦運轉快,3個進球從發(fā)起到完成射門,找不到任何拖泥帶水。2比0的進球,巴黎中路包抄兵力并不符合通常的足球技戰(zhàn)術邏輯,但是梅西和姆巴佩的默契已經越來越好,姆巴佩的橫傳剛好和梅西的反越位插入時間完美吻合。還有令人叫絕的3比0進球,無論是梅西的挑傳還是姆巴佩的啟動插入,都快到對方球員來不及做出正常的干擾和封堵。
馬賽也有過一些機會,包括上半時導致金鵬貝跟腱重傷的反擊,從戰(zhàn)術設計來說也是幾近完美,可惜被門德斯高速回防破壞,下半時更有桑切斯射空門未中。不過巴黎圣日耳曼的快攻太犀利,之后姆巴佩和梅西各自又都錯過擴大比分的機會,馬賽到了比賽后期已經完全滿足于不再丟更多球,別像上半賽季里爾那樣主場“痛飲”1比7就夠了。
姆巴佩、梅西憑借各自的進球也迎來了一個紀錄之夜,盡管數字對于他們這種級別的巨星來說已經不再有那么強烈的象征意義。這場比賽從技戰(zhàn)術角度,被法國媒體一致認為是巴黎本賽季最佳表現,同時也可以看到巴黎客場踢拜仁慕尼黑的大致想法:3后衛(wèi),兩翼加強攻擊,防守反擊,利用好梅西的天才和姆巴佩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