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馬德興新西蘭惠靈頓報道
新組建的中國男足國家隊最終還是沒有像期望的那樣取得想要的結果,3月26日在惠靈頓進行的中新之戰第二回合比賽中,1比2輸給了新西蘭隊。盡管兩場比賽的總成績是1平1負,揚科維奇接手國足之后的首勝被延期了,但時隔一年,國足重新與中國球迷見面時,這支隊伍其實還是顯示出了很多積極的信號與跡象,尤其是在年輕化方面。
與世隔絕的后果在迭現
相信很多人對中新之戰的結果不滿意,特別是新西蘭隊目前的國際足聯排名還較中國隊低25位,盡管新西蘭隊這次集中的時間較國足要晚了近20天,但從比賽過程及內容來看,中新兩隊其實并不在同一層面。這倒不只是因為新西蘭球員目前正處于賽季之中,而中國國內的聯賽尚未開始,也不只是因為賽后的各項技術統計新西蘭隊完全處于上風,更為重要的,恐怕還是在于過去幾年來,中國足球因為疫情基本處于“與世隔絕”狀態,在參加完12強賽后,過去一年來沒有參加過任何國際比賽。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中國足球的水平其實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下墜。就以26日出戰中國隊的新西蘭隊11名首發球員為例,除了門將在澳超聯賽效力之外,其他10名球員雖然不是效力于五大聯賽,但分布在丹麥、愛爾蘭、意大利、蘇格蘭以及智利、美國等國聯賽之中,特別是在丹麥效力的共有4名球員。雖然效力于英超的前鋒伍德因傷已經提前離開新西蘭返回俱樂部,但如此多的球員浸淫在歐美職業聯賽中,他們在場上處理球的合理性、整體戰術的運用以及執行,恐怕根本就不是中超節奏的球員可以相比的。
也正因為此,在比賽結束后,曾有新西蘭記者專門問中國隊主帥揚科維奇,疫情使得中國隊已經很長時間沒有出現在國際舞臺上,其影響究竟有多大?這一次的新西蘭之行,其實就很好地說明了這個問題。足球,絕不是找11個人在一起就可以踢好的。而且作為國際交流最為廣泛的項目,足球并不是關起門來就可以見到成效的。
就像外界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以來一直在說我們的球員不拼、作風不行,但中新之戰中,不能說國腳們不拼,作風也夠硬,但與新西蘭隊員相比,踢球還是覺得別扭,原因恐怕就在于我們的球員已經遠離世界相當長一段時間,即便是武磊曾闖蕩過西班牙,但畢竟歲月不饒人。所以,對于現在的中國足球而言,更多地還是需要走出去,盡快加入到國際大循環之中。這或許是中國足球當下唯一的選擇。
新面孔才是未來與希望
雖然新國足沒有贏球,但在這次召入的球員中,一個不得不令人感慨的情況是:先前從未代表國家隊出過場的球員全都在這次新西蘭之行中完成了首秀。這恐怕是事先誰也未曾預料到的。
在第一場比賽中,像陳蒲、林良銘、魏震等97國奧隊員均完成了首秀,而且表現還算不錯。而在第二場比賽,賽前一天才被臨時提拔到國家隊的吳少聰直接和朱辰杰搭檔司職中后衛,這恐怕是誰也未曾料想過的。雖然吳少聰或許會因為上半時“造點”而被外界所詬病,但實際上,那次回追并無問題,而且也已經碰到了球,如果拋開主場因素,或者有VAR的話,或許那就不是一個點球。而且,正如揚科維奇事后所說的那樣,像朱辰杰、吳少聰這樣的“00后”球員是中國足球未來所需要的球員,早一些將他們推上國際大賽的舞臺,無疑是有助于他們的成長的。
同樣完成首秀的還有孫國文。他在下半時替換鄧涵文出場,在30歲時完成了國足首秀,更值得注意的是,在先前的訓練中,孫國文一直都被安排在左后衛位置上,但比賽時卻被推到的右前衛的位置上,還成功助攻巴頓。這些國家隊的“生瓜蛋”出場,其實是給球隊帶來了新的活力與生機。
想想過去這幾年來,國家隊更多的時候都是那些老面孔,給人以老氣橫秋的感覺。所以,大家總感覺國家隊青黃不接,關鍵恐怕還是在于用不用、敢不敢用。越是不用,或許就越是不敢用。而當朱辰杰與吳少聰這兩位“00后”中后衛組合第一次亮相時,誰又敢說等到了2026年世界杯預選賽全面開始后,國足后防線上還是無人可用呢?而且,像此番參加了一場半比賽的魏震,事先又有多少人看好他?
從這個角度來說,“不拘一格用人”,恐怕才是這支新國足最大的亮點。這次國足名單是在揚科維奇上任前就圈定的,而揚科維奇一再強調在等待聯賽的開始。或許,等下一次國足再集中時,會有更多的新面孔出現。這或許才是最值得期待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