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嚴益唯報道
中國足協廢除執行了一年的《2022年中國職業足球俱樂部申請評議辦法》(以下稱,俱樂部申訴制度)的消息傳出后,引起很大的爭議。中國足協給出的解釋是,“這一辦法與國際足壇有關裁判判罰工作的相關精神相悖。國際足聯出于對裁判工作嚴肅性的維護、對裁判員的尊重與保護,一直以來嚴禁參賽方就所謂爭議判罰提出抗議或申訴,即便出現明顯的錯判、漏判,賽事主辦方雖會對當事責任裁判員做出內部處罰,但具體結果并不會公開,比分也不會因裁判員失誤而更改。”
遺憾的是,足協的這個說法偷換了概念,答非所問。因為,2021賽季開始實行的俱樂部申訴機制,以及在此基礎上升級的2022年版俱樂部申訴制度,并非挑戰裁判工作的嚴肅性,也沒有不尊重和保護裁判員。恰恰相反,這個申訴制度是中國足協最近幾年為了增加比賽透明度,提高比賽觀賞價值所作的為數不多的給人留下不錯印象的積極嘗試。這個制度實行以來,從來沒有公開對裁判的處罰結果,更沒有因裁判誤判而修改比賽結果。這個制度的帶來的最大的突破其實是讓比賽更加透明,更具觀賞價值。
從實際操作來看,因為比賽透明度的增加,那些受誤判之害的俱樂部得到了足協及時的公開道歉,對于挽回俱樂部的榮譽有很大的幫助。比如,2021賽季中超聯賽第10輪,針對上海海港與上海申花比賽進行到88分鐘時的一個爭議判罰,中國足協根據俱樂部申訴機制,及時地公布了評議結果:“上海申花14號隊員不犯規,進球有效,裁判員臨場判罰決定錯誤,VAR操作不規范。”雖然按照聯賽規程,比賽結果無法更改,但是足協公開評議爭議判罰,對于挽回申花俱樂部的榮譽,保護其商譽價值是有深遠意義的。畢竟,滬上德比每一個細節,可能都關乎俱樂部的在上海的生存環境。
值得注意的是,申訴機制保護的不僅僅是受誤判傷害的俱樂部,同時也讓受到不公正指責的裁判得以及時地還以清白。比如,2021賽季中國足球協會超級聯賽第4輪,重慶兩江競技與河南嵩山龍門比賽后,河南嵩山龍門足球俱樂部對當值裁判組的部分判罰提出異議。足協此后公布的評議結果是:“因河南嵩山龍門足球俱樂部申訴的大部分判罰,當值裁判組判罰無誤故對河南嵩山龍門足球俱樂部本次申訴不予支持。”而且,足協提供了得出這結果的關鍵細節。換言之,中國足協公開為當值的年輕裁判及時地減輕了不必要的壓力,對于處于重壓之下的裁判可以說是起到了非常必要的保護,對裁判將來更好地執法是有益的。
可見,之前的俱樂部申訴制度實施過程中,足協并未對外公布對裁判的處罰結果,更沒有更改比賽結果。從實施過程看,這個制度根本沒有挑戰裁判的尊嚴和威脅裁判的安全。其價值在于,讓足協得以按照規則要求,公開回應公眾對一些重大誤判的質疑,增加了比賽的透明度和觀賞價值。這次,中國足協實際上是以偷換概念的方式,解釋了為何廢除俱樂部申訴制度,其中充滿了邏輯錯誤。又比如,“國際足聯嚴禁參賽方就所謂爭議判罰提出抗議或申訴”作為依據來取消之前的俱樂部申訴制度,也是非常牽強的。
事實上,雖然不會公開對裁判的處罰結果,但國際足聯的實際操作中也會對明顯的誤判公開道歉的。
不可否認,保護裁判員的尊嚴和其安全是國際足聯以及所有聯賽管理組織都必須重視的,為此出臺一些規則也是有必要的。因為裁判員在比賽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交涉,他們在極端的壓力和復雜的情況下做出準確的判斷,同時也要面對來自球員、教練和觀眾的巨大壓力。如果裁判員經常受到申訴和抗議,這將會對其判斷的準確性產生極大的負面影響,甚至會影響到他們個人安全。然而,并不是國際足聯不對外公開回應一些有較大爭議的判罰,就保護了裁判。比賽畢竟是公開的,裁判的所作所為,每個人都會看到。歷史上攻擊裁判的悲劇,也并不是因為國際足聯公開回應外界的質疑造成的。
事實上,國際足聯永遠不可能回避公眾對誤判的關注。“出現明顯的錯判、漏判”時,國際足聯也是要公開道歉的。
比如,2010年世界杯的英德大戰中,英格蘭球員蘭帕德的進球被裁判認為沒有越過球門線,但實際上已經越過了。這個誤判引起了全球范圍內廣泛爭議,甚至引起了英國政治人物的關注。這表明公眾對于足球比賽的公正性和透明度非常關注,對于裁判的判罰也有很高的期望值。這是國際足聯無法回避的。一開始,國際足聯還表示,誤判是足球的一部分,表示不會引進電視回放設備,輔助裁判判罰。只是表示,誤判裁判可能被內部處罰,無緣世界杯其余場次的執法。但是,隨后不久時任國際足聯主席布拉特就不得不公開致歉,并承諾,國際足聯將在當年7月份舉行的大會上重新就是否對球門線使用攝像頭輔助裁判進行討論。
同時,布拉特還對墨西哥隊表示歉意。因為墨西哥與阿根廷的比賽中,阿根廷的第一個進球明顯越位在先,但裁判并沒有判罰。一天中,兩次出現裁判的巨大失誤,讓國際足聯受到壓力。布拉特說:“在發生這一系列事件之后,如果仍繼續拒絕討論運用球門線科技(輔助裁判)的話,那確實說不過去。”他說:“我也對裁判的明顯錯判感到不滿,但這不意味著世界杯和足球的末日,因為這樣的事情確實會發生。”
顯然,布拉特的公開道歉,也的確推動了通過技術手段來增加比賽透明度和觀賞價值的改革。
不可否認,足球管理組織為裁判的重大誤判公開道歉,并非一件很容易的事。但是,原意公開回應公眾對裁判的質疑的賽事,無疑更加透明,也因此更具觀賞價值。英超幾乎被公認為是當今最有價值的足球職業聯賽。人們更關注的是其競技水平高,市場化程度高。其實,這些只是“果”,結出這些“果”的一個重要的“因”就是英超聯賽透明度高。迄今為止,本賽季英超裁判公司本賽季已經11次公開承認誤判。這樣的態度,不會損害聯賽的公信力,損害裁判的尊嚴,危害他們的安全。恰恰相反,這樣的透明度,只會讓聯賽更有觀賞價值。
2020年初,時任中國足協秘書長劉奕帶領包括英超前秘書長在內的一些國際足球治理專家在上海開過一場研討會,重點介紹了英國職業聯賽的一些成功的案例。會議上,透露出中國足協正在借鑒英超的治理經驗。2021年的俱樂部申訴機制,或許就是這樣的背景下的一個產物。不可否認這一機制,的確是中國足協近幾年為數不多的一個讓人刮目相看的改革。可惜,這個申訴機制真正執行也只有三分之一賽季,足協很快就不再公開俱樂部的申訴評議結果了。所以,這個機制開始實行的時候,雖然給人眼睛一亮的感覺,卻很快就不了了之,存在感并不強。
如今,中國足協高調廢除這個制度之際,雖然也承諾:“賽事主辦方仍會傾聽包括俱樂部在內各方的意見和建議。中超聯賽各輪結束后,裁判委員會依然會組織專家組成員對當輪關鍵判罰進行綜合評議。”但是,從規則上,足協已經可以不公開回應外界對裁判爭議判罰的關注了。當初有規則的時候,也只是虎頭蛇尾,并沒有堅持執行,人們怎么可能寄希望以后聯賽治理更透明有效?這,不僅標志著未來中超距離英超這樣高效透明的聯賽的治理標準差距更大了,甚至相對兩年前中國足協的積極嘗試也是一種倒退。除非中國足協能夠重視這個問題,及時出臺相應的替代機制,以確保聯賽的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