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鄭楠
白天錄了一期讓人回憶籃球初心的電臺節(jié)目,當時還不知道晚上發(fā)生的事情能讓一切顯得如此諷刺。
我讓大家回憶自己第一次在籃球場上拍球的畫面。我第一次“打籃球”是在小學,那根本稱不上打,拿著5號球在操場上胡亂拍、朝籃筐丟。后來才接觸到NBA,進而開始對籃球的興趣越來越濃。
我想表達,籃球是一項很廣義的運動,并不是只有競技體育才是籃球,也不是只有站上職業(yè)賽場的人才能感受籃球的樂趣,普通人完全可以自由自在地享受籃球。但有兩點是所有了解籃球這項運動的人都知道的:第一,競技體育是為了贏;第二,籃球的本質(zhì)是更多地把球投進籃筐。
所以擺爛并不是我喜歡的舉動,但我能接受你送走自己的天賦,讓球隊確確實實變差。波波維奇說過,他只能教球員如何贏球,至于他們能不能做到,是下一個問題。
一周之前,中國籃球終于擁有了自己的名人堂。為了尋根溯源,舉辦場地挑選在天津青年會南開區(qū)東馬路會所舊址——中國最早的室內(nèi)籃球館之一。由于場地相當于歷史遺址,名人堂的主會場最多擺下70幾把椅子,大部分記者都只能在門外單獨開辟的空間看電視直播。我們費盡周章促成了那次頗具儀式感的入堂儀式,那么多妙語連珠、那么多笑中帶淚的故事,為的是講述籃球這項運動在中國的發(fā)展,為了傳奇自傳承。
那么當我們見證這樣一場比賽過后,你難免會自問:我們在傳承什么?
可能每一片職業(yè)賽場都無可避免地存在假球或者假賽,但每每看NBA和CBA,我還是抱著雙方力爭勝利的心態(tài),不相信裁判有意為之、不相信比賽被操縱。這或許是一廂情愿,又或許是刻意讓自己專注于籃球美好的一面,但大部分比賽確實不至于讓你無法說服自己。
但今天這場上海對陣江蘇的季后賽,我說服不了自己。
有很多孩子在不知名的村鎮(zhèn)水泥地上種下自己的籃球夢想,有一些人走過無數(shù)獨木橋敲開了職業(yè)賽場的大門,有那么多球隊想要擠進中國籃球職業(yè)聯(lián)賽的最高舞臺,有那么多球隊年復一年地投入、努力,希望在季后賽占據(jù)一席之地。那么當這種無數(shù)人可遇不可求的機會擺在眼前時,你做出的是怎樣的選擇?在輸球就回家的比賽里,最后一分半羞辱所有球迷的智商?
你連一個讓大家騙自己的機會都懶得給。
想必很多人和我一樣,目睹這樣一場比賽之后,再也無法說服自己了。而刷爆熱搜的詞條讓“很多人”變得更多,那些媒體人、籃球迷、體育迷、路人,每個人都無法說服自己了。這里還有多少是真?或者,到底什么是真?未來當有人高喊一場比賽是假球時,我該怎么反駁?
籃球這項運動的本質(zhì)是什么?那支球隊、那些管理者、那位教練、那批球員比誰都清楚,但他們決定呈現(xiàn)最丑陋的一面,這不是籃球的問題,是人的問題。
當裂痕產(chǎn)生,你便再也無法回到過去。所有的調(diào)查、處罰,都是在寄希望于靠時間沖淡一切。這個過程太漫長、太沉痛,你擔心如今的中國籃球能否承受住這次打擊。
作為無法站在場上的那部分人,我們能做的只有直面問題、保持信心。此時此刻,做到這一點需要無比的寬容和盲目的信念感,我自問難以做到,遑論很多失望透頂?shù)那蛎浴?/p>
曾經(jīng)我們無數(shù)次悲觀地表示,x年x月x日是中國籃球最黑暗的一天,2023年4月14日成了最新的版本。希望這是最后一個版本,因為我們可能真的再也經(jīng)不起更加沉重的打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