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特約記者 王全立
6月4日晚,中國女排3比0完勝日本,以4戰全勝的戰績位居2023年世界女排聯賽名古屋站第一,本賽季首秀交上一份不錯的答卷。平心而論,掃描成績堪稱上佳,衡量細節仍需提高。
一年前的世界女排聯賽,是蔡斌第二次執掌中國女排帥鞭后的首次出征,第一階段4場比賽取得3勝1負的成績。僅看戰績,第二次征戰世界女排聯賽的蔡家軍比去年前進了一步。需要說明的是,這個進步不僅僅是勝率,還體現在內容方面。明眼人都看得出,本賽季中國女排進攻節奏明顯加快,這與隊伍經歷了兩年冬訓磨合以及去年世界女排聯賽、世錦賽的磨煉有很大關系。進攻節奏加快,給對方制造的壓力就加大,勝率自然會提高。
名古屋站4場比賽,中國隊除中巴之戰網上攻防未得到便宜外,中德、中荷和中日之戰都占得上風。有網口作保證,中國女排在場上自然擁有較大的主動權。和上賽季一樣,李盈瑩仍然扮演全隊進攻核心的角色,4場比賽得分均位居全隊之首。在缺少朱婷的這兩個賽季,這位新星的實力、心理和經驗迅速上升,展現出一名強力邊攻手的實力。老將龔翔宇、袁心玥分別在中巴、中德比賽位居全隊得分榜次席,新主力副攻王媛媛在中荷、中日兩場比賽得分緊隨李盈瑩之后,可見她們4人承擔了目前中國女排的進攻重任。令人欣慰的是,二傳手刁琳宇和攻手間的默契度也提高了,這一變化帶來的是:全隊進攻更加流暢,戰術變化更加豐富。
4戰4勝,可喜可賀。當然,透過勝負表象看實質,中國女排還有需要改進的環節。
以中日之戰為例,這場比賽3局比賽過程有異,首局一路領先,次局大逆轉,第三局僵持中笑到最后。多年來,中國女排一直堅持高快結合的打法,身高、力量方面的優勢,讓女排國手對付亞洲球隊頗為心得,上世紀70年代以來一直保持極高勝率。這次在對方家門口完勝,正是一年來中國女排攻防體系不斷提高的表現。
不容忽視的是,名古屋站中日之戰3局過程反差較大。第二、三局比賽一波三折,暴露了中國女排在對方采取拼發球戰術時,全隊容易出現波動跡象。這場比賽女排國手靠著拼勁以及網上優勢挺過難關,假設這場比賽遇到的是歐美一流強隊,中國女排在一度以8比16落后的情況下還能實現逆轉嗎?
名古屋站中國女排與3支歐美球隊對壘,取得全勝。勝固可喜,細細品味,3場勝利含金量不算高。巴西雖是傳統強隊,但參加名古屋站的并非完整陣容,近幾年荷蘭隊實力下滑明顯,德國隊一直不是女排賽場的主流。
觀察4場比賽的內容,蔡家軍確實進步了。當然,這支團隊本賽季進步幅度有多大,目前在國際排壇處于一個什么位置,需要和更強大的對手交手才能給出較準確的答案。世界女排聯賽后兩站,中國女排將先后遇到意大利隊、美國隊、塞爾維亞隊,這是近幾年世界大賽表現最活躍的幾支強隊,屆時外界會對蔡家軍有一個清晰而準確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