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勤伯:皮奧利是否會愧疚沒和馬爾蒂尼站在一起?

王勤伯06-07 17:03 體壇+原創

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王勤伯

美國人經營企業,一個特色是能夠把應該清晰的內容搞得足夠含糊,把很不靠譜的事情搞得很確切。

好比“人工智能代替馬爾蒂尼在轉會市場選材”這個消息,簡直是直奔宇宙級大新聞而去。試想,未來在這個方向會產生多少話題?

AC米蘭歷史隊魂、優秀經理人被AI擠掉了工作!

AI在轉會市場的能力能夠和人工相比嗎?

AC米蘭打出青春風暴,AI太神奇了!

33.jpg

但事實上所謂AI選材根本不是什么新聞。巴黎總監坎波斯在摩納哥時就已經在使用這項技術;拜仁等俱樂部也老早就開始籌集龐大的招聘部門,使用科技為輔助,大數據幫忙發掘出戴維斯;還有丹超中日德蘭爆冷殺入歐冠,布倫特福德沖進英超……

失敗的例子也很多,例如坎波斯在巴黎和塞爾塔兩個俱樂部同時度過了一個最遭罵的賽季;拜仁的轉會市場斬獲似乎和招聘部門的規模不吻合;中日德蘭徹底蛻化……

反過來,美式企業里,一些內容看似非常輕微和細節,但卻是整個事情的關鍵部分,至少是關鍵之一,例如皮奧利在馬爾蒂尼走人的整個過程中的角色,以及他未來在AC米蘭的角色。

在這樣一個賽季之后,皮奧利不受到些許質疑是絕對說不過去的。歐冠半決賽輸給國際米蘭不是重點,因為國米更強是客觀事實,但是整整一年提拔年輕人全面失敗、新援幾乎全部用砸,這必定值得研究探討。熟悉法國和比利時足球的人都知道,馬爾蒂尼和馬薩拉的挖角能力確實夠強,像阿迪利這種球員是被廣泛看好且已經證明自己潛力的,但在AC米蘭就像是一個被遺忘的廢物。

在馬爾蒂尼和紅鳥資本的權力沖突中,教練是一個關鍵話題。馬爾蒂尼認為自己作為體育總監,擁有對主教練的生殺大權,至少是在評判教練成績方面擁有最專業權威的判斷。但紅鳥資本不這樣看,對于他們來說,教練和總監都是下屬,是不同領域的執行者,能夠進行決定和評判的只有老板。

于是就發生了一個非常奇怪的事情:很多為馬爾蒂尼被辭退鳴不平的球迷,也沒有注意到美國人經營管理方面的不可思議——皮奧利得到了絕對的肯定和確認!

而且,有關馬爾蒂尼被質疑、皮奧利被肯定的說法早就在意大利流傳了一段時間。

11.jpg

之前我在AC米蘭將帥對陣斯佩齊亞賽后去和極端球迷“對話”的文章里寫過,這個舉動格外令人懷疑馬爾蒂尼在其中的角色。誰都知道馬爾蒂尼對待極端球迷的態度,他不認為這一類自稱死忠的家伙(有各種犯罪案底)是AC米蘭的球迷代表,所以一直保持距離,甚至在自己告別時受到了極端球迷的攻擊。如果馬爾蒂尼當時擁有針對球隊舉止的決定權,為什么沒有阻止皮奧利和球員們這樣做?此事也引發了意大利體育檢察官的調查。

這實在太不像馬爾蒂尼的做派?;蛟S在那個時候,即歐冠半決賽次回合之前,皮奧利和球隊的行為已經不受馬爾蒂尼管控。

意大利足球圈內有一個說法:皮奧利受美國人喜歡,因為他是絕對的企業至上主義者。他總是說話態度溫和,不提高聲調,不與人爭吵,不制造事端,不和裁判理論。很顯然,對于美國人來說,這是一個更好的“執行者”模板。

皮奧利在2020年夏天曾經得到過馬爾蒂尼的鼎力扶持,是馬爾蒂尼阻止了朗尼克的到來。在過去的一個賽季中,皮奧利暴露出了他作為教練最多的缺點,例如拘泥于技戰術思路,主力和替補球員只是可供拆卸的零件,這導致一旦主力缺陣就很難運轉,惡性循環是替補越踢越沒自信。

招法用老的教練,和俱樂部分手是注定的結局,馬爾蒂尼和孔蒂有私下交流也符合俱樂部利益,然而美國人主導的這場大戲卻成就了皮奧利的留任。

美國人在公報里使用了“Coach”這個詞,既不是意大利式的“主教練”,也不是英式主帥“Manager”,是一個看上去對轉會市場更有影響力實際是更直接受管理層操擺的“執行人”。

從現在開始,皮奧利和美國人之間將沒有馬爾蒂尼和馬薩拉作為緩沖,他自己也不能確定這到底是好還是壞。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

相關閱讀

王勤伯

體壇傳媒駐意大利記者

權威源自專業

“體壇+”是體壇傳媒集團旗下《體壇周報》及諸多體育類雜志的唯一新媒體平臺。 平臺匯集權威的一手體育資訊以及國內外頂尖資深體育媒體人的深度觀點, 是一款移動互聯網時代體育垂直領域的精品閱讀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