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孔德昕
23歲的韓旭撐起T恤調皮地說著“我們是冠軍”,28歲的李夢比韓旭年長、壓力也更大,她已經抑制不住自己的淚水。其他的球員、教練組成員都在慶祝著,悉尼奧林匹克公園體育中心成為了紅色的海洋。
73比71,中國女籃亞洲杯決賽險勝日本,時隔12年重回亞洲之巔!女籃姑娘們曾經走得比日本更遠,她們在去年的女籃世界杯上殺進決賽收獲銀牌,追平了歷史最好戰績。但在亞洲杯賽場,日本女籃已經連續5次奪冠,其中3次都是擊敗中國做到的。
遙想2017年許利民指導掛帥中國女籃時,他在體育總局的訓練館內掛起了兩張日本女籃的照片,目的正是為了提醒所有球員,我們有一座大山需要翻越。如今許利民已經把接力棒傳遞到鄭薇指導的手中,而后者不辱使命帶領球隊殺回了巔峰。
中國女籃這一戰勝得極為不易。五連冠的日本這屆賽事依舊統治力十足,決賽之前她們四戰全勝,每晚至少贏25分,場均得分是所有球隊第一、三分命中率第一、三分命中數斷層第一,失誤最少。反觀中國女籃則遇到核心缺陣的麻煩,對比去年世界杯,女籃少了李月汝、黃思靜、武桐桐三位核心主力,其中李月汝和黃思靜更是上屆亞洲杯決賽面對日本得分最高的中國球員。而且在半決賽戰勝澳大利亞的最后時刻,女籃隊長楊力維還遭遇左膝韌帶傷勢,至少要缺席幾周時間。
面對重重困難,中國女籃上半場打完落后日本9分,對手的外線逼搶、快節奏和三分投射確實讓中國隊感到吃力。但中國女籃挺住了,她們在下半場打出47比36的比分,進攻突然爆發,最終逆轉取勝。精神屬性當然重要,女籃姑娘似乎永遠有打不垮的韌性。背后的努力付出也呈現在執行力上,鄭薇指導用兵輪換如臂使指,每一名球員上場即戰。但歸根結底,女籃還是贏在了我們有場上最好的兩名球員:亞洲杯賽事和總決賽雙料MVP韓旭,以及和她一同入選最佳陣容的李夢。
五場比賽戰罷,韓旭場均22分11.8籃板2.6蓋帽1.8助攻,命中率61.0%,三分命中率64.3%,罰球77.8%,是本屆比賽的得分王、籃板王、蓋帽王、命中率之王。決賽開打前,國際籃聯官網對中日之戰進行前瞻,文章指出了對中國的一點擔憂:韓旭固然很好,但她能一直這么好嗎?萬一狀態低迷一場,萬一犯規困擾一場,怎么辦?
答案是,韓旭真的能一直那么好。決賽26分10籃板2蓋帽,兩次在危急關頭連取7分,生死時刻完成關鍵的前場籃板補籃,韓旭做到了5場比賽場場統治攻防。這位年僅23歲的中鋒已經證明自己是亞洲巨星,放眼整個世界舞臺,韓旭的天賦和即戰力也足夠耀眼。
李夢雖不及韓旭那般出色,但她在主導進攻方面依然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決賽一戰李夢17分5籃板6助攻,末節兩記三分吹響反超比分的號角,最后時刻4罰3中鎖定勝局。加時險勝韓國一役,正是她的下半場爆發穩住戰局,那一場李夢26分8籃板7助攻。
上述兩位無疑是這支中國女籃的超級球星,越到關鍵時刻越能救球隊于水火,而她們還有著共同的特點:都正在女籃世界的最高舞臺WNBA征戰。
韓旭已經在WNBA紐約自由人隊有過一個令人驚艷的賽季,她曾進入最佳第六人和進步最快球員的討論。李夢今年剛剛披上華盛頓神秘人隊的戰袍,在回歸女籃參戰亞洲杯之前,她曾首發打出14分2籃板的WNBA代表作。我們有理由相信二人可以在各自球隊爭取更多機會,特別是韓旭,她的潛力一定能被更多人看到。
籃球是團隊運動,但也是屬于巨星的運動,這句話不僅僅適用于NBA賽場,韓旭、李夢這個級別的球星改變比賽的能力所有人有目共睹。中國女籃已經是世界級球隊,眼光并不局限于亞洲賽場,而我們的球員也理應更多地挑戰世界舞臺。如果不是本屆亞洲杯改為和奧運資格賽門票掛鉤,中國女籃本想讓旅美球員專心留在國外征戰,這說明我們的眼界已經放寬。
王思雨去年世界杯上演罰球絕殺,這次亞洲杯決賽下半場獨得17分,她曾嘗試沖擊WNBA,只不過尚未獲得機會。楊力維此前曾短暫和洛杉磯火花隊簽約,李月汝也代表芝加哥天空出戰過,二人目前都需養好傷病。挑戰世界之路不會一帆風順,一如中國女籃重新崛起的征程。但既然已經航行至此,便只顧風雨兼程吧,因為這背后有成千上萬人的心聲做后盾:我們永遠相信中國女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