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熙明:永遠鎮定的布馮,活出了人生至高境界

梁熙明08-03 19:39 體壇+原創

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梁熙明

終于,45歲的布馮停住了。至此,2006世界杯冠軍隊所有成員,已全部掛靴,雖有極個別人(皮耶羅)始終沒有親口說出來,但世界是默認退了。

穆里尼奧曾說過,偉大的球員要知道自己什么時候該停下來。這話是說給因扎吉聽的,因扎吉也確實聽了,離開米蘭,當他發現無處可去,或者說,沒有心之所愿時,便退了。

但是布馮一直沒有,在很多人認為早該退的年齡,他一直在看不見終點的跑道上堅持。

3755299-76395908-2560-1440.jpg

實際上,就布馮個人巔峰水準而言,十年前他就在緩慢地下坡。2012-13賽季,尤文圖斯歐冠敗于拜仁,貝肯鮑爾直言布馮怎么這么慢,該去拿養老金了,雖然事后貝肯鮑爾作了道歉,但多少說明,在這些行業最頂尖的人物眼里,布馮的衰減已是肉眼可見,不可逆的。

當然即使如此,布馮還是甩開“普通門將”一大塊,35歲之后的布馮,依舊是當世數一數二。

所以,像布馮這樣的人物,他不會理會穆里尼奧的規勸,一切聽從自己的內心。一直堅持到45歲,就是因為他的內心,對自我的認知依然強大。今天他終于停下來了,并且拒絕了沙特,因為帕爾馬未能升級,他意識到對帕爾馬,自己已經做不了什么了,而沙特在他看來,則是毫無意義的。

為什么離開尤文,去而復返?返而復去?就是因為布馮的內心認知,對自己的評估,與尤文圖斯不一樣。尤文圖斯作的是純商業選擇,不可能再讓一位如此高齡的門將,繼續長久擔任主力,哪怕他依然卓越,而布馮內心依然強烈要求當主角,這種矛盾不可調和。

也正因為這種認知矛盾,布馮不可能接受曼奇尼的賞賜,接受意大利三門角色參加歐洲杯(2006年佩魯奇接受里皮的賞賜,出任三門拿到世界杯,1982年考西奧接受貝阿爾佐特的賞賜,分到決賽大局已定下的最后1分鐘),哪怕社會有這樣的呼聲。而布馮的強大氣場,一定會影響主力正選唐納魯馬的心態,曼奇尼與布馮都很清楚,所以他們明智地避開了。

這樣一位足以進入古往今來歷史最偉大行列的門神,是什么造就了他的強大,除了超人的天賦與自律?

是布馮的內心。

2006世界杯冠軍班底,代表了意大利足球最后的余暉,那支球隊的構成,既有黃金一代,也有勵志草根,既有憂郁大師,也有底層糙漢,算是把意大利足球最后的精華囊括全了。

跟隊友們相比,布馮是一個獨特的存在。

EYy4EinXYAA6xr0.jpg

脫胎于意大利母性強烈的土壤,意大利隊長期具有一種與生俱來的陰柔之氣,心理素質,是意大利隊一個長久的老大難問題。

布馮的隊友中,有兩個鮮明的例子——皮耶羅與托蒂。兩人都是“小男孩”,但又是截然相反的小男孩。

皮耶羅是“媽媽的小男孩”絕無疑問,這是老阿涅利對他的定論,不論平日天賦靈氣有多超卓,重大場合一定緊張得再也發揮不出,徹底消失。

托蒂正相反,是“全家寵壞的小男孩”,耍性子,發脾氣,哭鬧,要全家人的認可,而且,錯的永遠不是我。

2006里皮取得成功,一大原因就是在團隊管理上有別于前任特拉帕托尼,對小男孩們絕不遷就姑息,突出團隊的作用,絕不將小男孩置于團隊之上。整個世界杯,托蒂與皮耶羅都不是特別的主角,托蒂該下就下,絕不手軟,皮耶羅更是退居二線,只當替補用。

跟他們相比,布馮更像個早熟的大男孩,從他16歲對米蘭一戰成名起,開朗、陽光、強大、樂觀、穩定,就一直維持到今天他45歲。

從16歲到45歲,你在布馮身上,絕找不到一絲半點緊張、失常、沮喪、哭鬧。所以令人驚訝并嘆服的是,18歲的布馮就敢于在莫斯科的風雪中,令人絕對放心地矗立著。即使是一位身經百戰的老將,世界杯預選賽附加賽這種生死大戰,也很難做到這般鎮定。

意大利足球那些代表人物,巴喬、維亞利、佐拉,生平都有緊張、畏縮、失常的時刻,唯獨布馮,重大場合下,鎮定如初。

布馮當然有失誤,沒有球員不失誤的,但即便是極為難堪的失誤,脫手、下蛋、停球送禮,依舊不影響他迅速調整情緒,立刻投入下一秒,你看不到對他接下來的發揮有著任何影響。

gianluigi-buffon-juventus-turin-1576740789-28704.jpg

他是如此平靜,簡直不像個意大利人。

毫無憂郁,平靜似水,又絕對可信,一個非常不意大利的意大利人,一部意大利足球30年的活史書,也是整個世界足球史上的一座豐碑。他會繼續開朗、陽光、樂觀,對自己保持一貫的認知,并且,不受任何俗世左右。

也許,這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

相關閱讀

梁熙明

體壇周報意甲主筆

權威源自專業

“體壇+”是體壇傳媒集團旗下《體壇周報》及諸多體育類雜志的唯一新媒體平臺。 平臺匯集權威的一手體育資訊以及國內外頂尖資深體育媒體人的深度觀點, 是一款移動互聯網時代體育垂直領域的精品閱讀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