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夏窗總結:豪陣窩里橫,掃一屋不足掃天下

王勤伯09-07 08:36 體壇+原創

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王勤伯

巴黎圣日耳曼在送走梅西和內馬爾的夏天,花了一筆大錢,對整支球隊進行了重組。在巴黎圣日耳曼4比1大勝里昂的首發陣容里,除開門將以外的球員有5人是今年夏天加盟的,也就是說,主力陣容換血幅度高達50%。

這樣的大筆開銷和梅西、內馬爾離隊有著非常直接的關系。一方面,內馬爾帶來了近1億歐元轉會費,而他和梅西的離開又讓俱樂部省下大筆工資開銷,巴黎在轉會市場上的花錢力度遠遠大于MNM一起效力的時期,僅僅穆阿尼、登貝萊和烏加特三人加起來,花費就在2億歐元左右。

F5B3cz9WcAAVvVL.jpg

大換血是否意味著巴黎希望勵精圖治,再一次沖擊歐冠?所有的討論當然要建立在忽視姆巴佩去向問題的前提之下,他的話題注定成為連續劇,也可能對巴黎造成不小的影響,但對于劇情的發展,誰也無法做出準確的預測。

對巴黎圣日耳曼轉會市場的考察,首先需要談談整個法甲環境。在姆巴佩之前,法國歷史上最優秀的三個球星:科帕、普拉蒂尼、齊達內,職業生涯最高光時期都是在法甲之外度過的,贏得歐冠也是在法甲之外的俱樂部。法國好球員天生具備去國外踢球的愿望,法國俱樂部也看到了這條掙錢路子,1990年代博斯曼判決后歐洲足球人員流動性急劇增加,法甲在“五大聯賽”里最早讓自己順應成為二級市場。

不僅法甲球隊這樣做,不少法乙球隊也在球員培養和出口方面形成了體系和規模。賣人是關鍵,賣去哪里無所謂,法甲球隊賣英超德甲居多,法乙球隊則可以朝東歐輸出,例如長期混跡法乙,偶爾在法甲短暫露個面的海島球隊阿雅克肖,向希臘聯賽出售過多名球員。

這是為什么在法甲成為“買人”俱樂部是一件罕見的事情,就算俄國人雷博洛夫列夫投資的摩納哥,也是靠賣人為主業。賣人的問題是球隊陣容變動極大,好球員在夏天會離開,近年法甲第三名多次通不過歐冠資格賽,一個原因就是臨時搭建的新陣容尚未演練成熟。而朗斯這種以法甲亞軍身份直接入圍歐冠的球隊,賣掉兩個絕對主力(后腰+前鋒)以后幾乎掏空了自己,骨架空虛。

在這樣的環境里,巴黎只需要保持一個相對穩定的主力框架,幾乎就可以宣布自己在法甲沒有對手。而現在又一把大花錢以后,可以組成兩套優秀的陣容,打法甲顯然是太輕松了。從最近戰勝朗斯和里昂的比賽看,恩里克根據姆巴佩、登貝萊等球員的特點調整了自己的戰術,不再片面強調控球,而是允許這些球員更多嘗試運用自己的突破速度,在法甲的摧毀力可謂無敵。就算姆巴佩和登貝萊受阻,他們身后的阿什拉夫也會立即殺到,這種豪華的進攻層次在法甲已經無法用奢侈來形容,而是遠遠超越了賽事水平的要求。

1694046945492.jpg

巴黎管理層當然有自己的花錢邏輯,他們想要打造的是歐洲頂級豪門,所以無所謂聯賽里其他球隊做什么,他們想要的獎杯是歐冠,所以必須盡可能集中自己可以采購到的資源,然而,巴黎的問題卻將始終是法甲。

當其他法甲球隊每年甚至每個窗口都在賣出好球員,不斷重新組隊的時候,巴黎的實力相對來說實在是太強大了。于是,最近很多年巴黎始終無法改變一個壞習慣:無法集中注意力踢好90分鐘。有很多操作是絕對刻意的,例如波切蒂諾時代常見的前30分鐘任由對手發揮,甚至漏掉個把球,然后爭取集中注意力踢好30-45分鐘,拿下比賽;或者加爾捷時代常見的小比分贏球,前鋒主動把很多機會踢到球門外。

這種方式似乎維護了聯賽的團結和“競爭力”,給對手留足面子,但給巴黎自己的傷害是巨大的。波切蒂諾的巴黎在伯納烏總比分2比0領先的情況下被逆轉,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巴黎球員早就失去了集中注意力90分鐘的習慣。2020年巴黎球員在歐冠決賽把握不好僅有的幾次機會,前鋒處理球的草率像極了在國內賽場的習慣。

恩里克時代的巴黎,在對朗斯和里昂的下半時已經引發了這樣的擔憂。巴黎的實力是碾壓性的,但巴黎球員浪費機會也是習慣性的。這種“禮讓”的動作重復太多,“禮讓”的時間在90分鐘里占比太大,最終對巴黎是好是壞?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

相關閱讀

王勤伯

體壇傳媒駐意大利記者

權威源自專業

“體壇+”是體壇傳媒集團旗下《體壇周報》及諸多體育類雜志的唯一新媒體平臺。 平臺匯集權威的一手體育資訊以及國內外頂尖資深體育媒體人的深度觀點, 是一款移動互聯網時代體育垂直領域的精品閱讀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