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了深圳年終總決賽,中國網球的錢還好賺嗎?

體壇產經09-14 07:41 體壇+原創

產經fengmian.jpg

美網結束,意味著網球要準備進入闊別三年之久的北京時間。

9月18日,WTA500的廣州公開賽將率先打響。9月20日,ATP250的成都和珠海兩站也會同時開賽。9月25日,是WTA250的寧波公開賽揮拍的日子。在這一波“開胃小菜”之后,10月初,中國賽季的兩場重頭戲——中國網球公開賽和上海網球大師賽則會將中國賽季的關注度、話題度推向最高潮。而10月9日的WTA500鄭州公開賽和10月16日的WTA250江西公開賽也許會成為今年中國賽季余韻一般的存在,直到10月23日,WTA單打排名9-19位、雙打排名第八位之后的四對組合將齊聚珠海,參加有著“小年終”之稱的珠海超級精英賽,為自己的賽季基本畫上圓滿的句號。

這是自2019年以來,網球賽季第一次回到中國。一個月左右的時間里,9站不同級別的ATP和WTA巡回賽輪番舉行,再加上若干ATP挑戰賽和珠海的WTA小年終決賽,囊括了全球所有頂尖男女球員,無論是陣容還是獎金,中國賽季都是網球整個賽季版圖里重要的一塊。

然而,原WTA超五賽事武漢公開賽和深圳年終總決賽卻意外地從版圖里消失了。這兩項賽事曾經分別與WTA簽下15年和10年長約,如今尚在合約期內,卻沒有跟隨中國賽季一道回歸,讓人頗感遺憾。


曾經輝煌,中國賽季“養活”WTA

2019年,WTA巡回賽在中國舉辦了九站比賽,總獎金為3040萬美元,其中,當年“壓軸”登場的深圳年終總決賽以1400萬美元扛起了“半壁江山”。

當時還未萌生退意的女子前世界第一艾什莉·巴蒂成為了那一年WTA年終總決賽的冠軍,帶走一張442萬美元的巨額支票,這個數字比2018年的新加坡總決賽翻了一番,是當年ATP年終總決賽冠軍西西帕斯到手的1.7倍,創下了當時網球歷史上單站比賽最高冠軍獎金記錄。

用“一擲千金”來形容深圳搶下年終總決賽的過程并不為過。根據當年《福布斯》雜志的估算,以深圳金地集團作為賽事運營方跟WTA簽署的那份為期10年的協議總金額可能高達10億美元,這筆交易直接創下了全球女子運動的新紀錄。

深圳弘金地體育產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劉豐寧否認了這個數字,但他同時也表示,“花費的金額不少”。彼時的深圳和WTA雙方心里都對彼此有著一份向往,深圳希望像上海、北京這樣,通過舉辦有影響力的國際體育賽事,向世界展示國際化大都市的城市魅力,并帶動相關產業的進一步發展。

而對于WTA來說,一方面是巡回賽在北美和歐洲已經初顯飽和和疲態,另一方面,長期以來女子賽事的影響力不如男子,在贊助商、轉播版權上,WTA能獲得的收益并不高,為了巡回賽的長期發展,WTA急需“搞錢”。就這樣,雙方一拍即合。

2019年11月3日,第一屆WTA深圳年終總決賽在深圳灣體育場燦爛又圓滿地落幕了。在當年的一次采訪中,弘金地CEO劉豐寧對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盡管中國90%的賽事運營公司是虧損的,但“通過這幾年的經驗來看,快到(盈利)轉折點了”。

可惜的是,兩個月之后,新冠疫情席卷全球,WTA取消了2020年的年終總決賽。由于旅行禁令的問題,又將2021年的年終總決賽臨時更改去了墨西哥的瓜達拉哈拉。原本說好2022年的年終總決賽回歸深圳,但又因為各種原因,再次易地去了美國得克薩斯州。今年2月初,深圳的“官媒”曾發消息表示“今年要辦好深圳年終總決賽等賽事”。但直到4月份WTA正式宣布今年中國賽季回歸,也沒有明確表示年終總決賽將回歸深圳。

最終,WTA在當地時間9月7日宣布,今年的年終總決賽舉辦地為墨西哥坎昆。這意味著,WTA年終總決賽未來已經沒有可能跟深圳履行完當初的十年之約。而于2014年至2019年連辦五年的“武漢公開賽”也被平移去了墨西哥的瓜達拉哈拉,接連失去一站皇冠賽和年終總決賽,對于中國賽季來說,是很大的遺憾和損失。


沙特半路殺出,砸錢到底好不好使?

截止發稿前,WTA和深圳弘金地都沒有就外界的一系列疑問進行官方回應。但客觀來看,房地產業不景氣、國內及全球范圍的經濟下行大概率是主要原因之一。

過去三年,除了北京冬奧會,幾乎沒有任何世界級賽事在國內舉辦,這直接導致國內的體育賽事相關產業運營困難、舉步維艱,據了解,不光是網球,不少大大小小的賽事運營公司早就入不敷出,在過去兩年索性陸續解散了團隊。

WTA年終總決賽的運營方弘金地是深圳金地集團的全資子公司,盡管背靠曾經實力雄厚的地產公司,但當初數億美元的投入只換來唯一一屆賽事的舉辦,對金地集團來說肯定是“血虧”。

贊助商們的日子也不好過。當年的獨家冠名贊助商資生堂過去三年間的盈利能力不斷下滑。9月初剛剛發布的2023年半年財報顯示,歸母凈利潤同比大幅下滑27.7%,還不到2019年的一半。今年上半年,資生堂集團整體核心營業利潤率為5.7%,距離集團兩年前制定的15%的目標利潤率相去甚遠,而早在今年2月,資生堂也根據集團現時的業績狀況對目標進行了戰略調整,將實現核心營業利潤率15%的時間推遲到了2027年。而另外一位當時跟金地集團并列成為“鉆石贊助商”的深圳佳兆業集團過去兩三年也頻頻暴雷,就在上個月下旬,還被曝拖欠地產中介中原集團大筆傭金。

在這樣的狀況下,深圳年終總決賽即便是維持2019年時候的投入規模,可能都已經十分困難了,更別說湊齊每年1400萬美元的賽事獎金了,也許正如一位網友所說:“直接賠違約金可能都比繼續辦賽省錢”。

在WTA也因為疫情和離開中國市場導致捉襟見肘的狀況下,另外一位“金主爸爸”找上了門——繼足球和高爾夫之后,石油大亨們盯上了網球。

據知情人士透露,沙特給出的籌碼中,計劃砸出2億美元,把年終總決賽的賽事獎金提升至1500萬美元,這比2021和2022年WTA自掏腰包的500萬美元翻了三倍。同時沙特還將向WTA支付一筆800萬美元的“舉辦費”。如果成功,這將是繼今年3月,歐洲老牌私募CVC基金向WTA注資1.5億美元之后,又一筆大錢涌向WTA。

然而WTA卻出人意料地宣布墨西哥坎昆成為今年年終總決賽的舉辦地,“錢”以外的事情成為了最終的決定因素。據悉,盡管現役的年輕球員們對此事并沒有太多的意見,但埃芙特、納芙拉蒂諾娃等元老們極力反對將年終總決賽放到中東去舉行。“過去50年,我們一直通過WTA來有尊嚴地實現女性平權,擁有了那么多杰出的女性冠軍和偶像。”埃芙特言辭尖銳,“(WTA)應該少鉆在錢眼里,多做點正確的事情吧!”

ATP主席安德里亞·高登茲在數月前接受《金融時報》的采訪中表示,ATP不需要現金,歡迎投資者在媒體內容制作、數據收集和技術研發等領域和巡回賽展開合作,而不是創建新的巡回賽或者購買比賽,“你必須保護一些幾乎可以說是神圣的東西,也就是規則,(巡回賽)不是一款游戲,也不是一部電影。”

話雖如此,ATP不久前卻也宣布2023年至2027年的新生力量總決賽從意大利移師沙特吉達,而沙特想要購買一站ATP250賽事的想法也并不是空穴來風。消息人士表示,沙特舉辦WTA年終總決賽的機會并沒有完全消失,甚至明年卷土重來的機會更大,錢不是問題,只要他們能夠“說服”今年的那些反對票。畢竟在如今的巡回賽里,昂斯·賈巴爾作為一位性格人見人愛,實力又無法讓人忽視的阿拉伯女球員,很有說服力。

而且年終總決賽在中國及亞洲賽季之后,對于整年都在進行全球旅行的球員們來說,從東亞去西亞的旅途相對輕松,不會出現今年這樣,11月5日打完在南半球的比賽之后,只有6日一天的時間要趕到北半球的塞爾維亞去打比利·簡·金杯,這項前身是聯合會杯的賽事是網球運動員們少有的為國出戰的機會。


沒錢不要緊,我們還有人

WTA之所以對墨西哥青睞有加,首先跟WTA現任CEO史蒂夫·西蒙推行的發展戰略有關。2019年起,WTA就在著手減少在北美的巡回賽數量,因為西蒙認為WTA的發展不應該過度依賴一個地區或國家,應該將巡回賽帶去全球,而南美地區原本并沒有什么高級別的分站賽。

其次,2021年代替深圳舉辦年終總決賽的墨西哥瓜達拉哈拉用出人意料的上座率和熱烈的氣氛打消了人們對于“南美地區有沒有人愛看網球”的疑問。因此,為了回饋南美球迷的熱情,在WTA的點頭下,擁有一張WTA1000賽事牌照的Octagon(八方環球)公司將原本租給武漢的這張牌照從2022年起給了瓜達拉哈拉,比賽時間就在美網之后、中網之前,從賽歷的時間安排來看,這原本就是曾經的武漢公開賽的時間。

在2019年之后,武漢網球公開賽就再沒舉辦過,這項賽事也可謂命運多舛。從辦賽之初,武漢就希望借助李娜兩奪大滿貫的熱度,讓武網成為武漢的一張新名片。然而就在2014年第一屆武漢公開賽揭幕前夕,李娜因傷出人意料地宣布退役,加上那幾年中國金花們在巡回賽中并沒有特別亮眼的表現,于是在接下來的五年時間里,武網一直處于不溫不火的狀態。

這也直接反應出了一個事實:網球賽事在國內非常倚重“明星效應”。就連國內級別最高高的ATP上海大師賽也存在這樣的問題,在費德勒還沒有退役的時候,有他出賽的場次和沒他的上座率有著驚人的差別。上海大師賽的運營方,上海久事體育總經理楊亦斌也坦率地承認,對于今年簽表擴容之后的上海大師賽,工作重心之一就是提升現場上座率。

好在,如今中國軍團在巡回賽里遍地開花,在美網首輪甚至創造了7人打進正賽7人全部晉級第二輪的驚人成績。不僅是鄭欽文為代表的中國金花們,就連男子也頻頻實現突破,張之臻更是憑借排名直接獲得上海大師賽的參賽資格。在年初宣布正式回歸之后,中國賽季的各站比賽早早地就開始了“搶人大戰”,而這些常年在國外征戰巡回賽的球員們也非常迫切地想要回到祖國在同胞面前回饋大家的支持。

本土優秀年輕球員的涌現,讓中國賽季時隔三年回歸得更有底氣。而過去三年盡管鮮有國際大賽,但對于國內青少年球員的培養卻沒有斷檔。

弘金地在失去深圳年終總決賽的這三年,仍然繼續主辦著青少年網球巡回賽,旗下的九年一貫制學校走以網球為特色的體教結合路線,而國際網球學院則培養出了今年從資格賽打進溫網正賽第二輪的白卓璇。中網的運營方北京中國網球公開賽體育推廣有限公司主辦的FILA KIDS鉆石杯青少年網球挑戰賽經過兩年打磨,賽事已逐漸成熟,成為覆蓋U8到U16的全年齡段青少年網球賽事。而運營多年的耐克杯青少年網球巡回賽不僅能吸引到國內高水平青少年網球選手參賽,甚至因為比賽質量高而吸引到普通網球愛好者前去現場觀賽。

目前來看,網球在中國的發展并沒有因為中國賽季的短暫缺席而停滯,反而在青少年群體中,隨著新一代父母對于網球的理解和熱愛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孩子參與到了這項運動中。相關的體育賽事公司、贊助商得以更加專注于運營投入和成本相對較小,卻前途無量的青少年賽事,為網球在國內培育出了一片新興市場。而這個基數龐大的群體一定會成為中國賽季的忠實觀眾和參與者,并最終源源不斷地向巡回賽輸送一代又一代的“李娜”、“鄭欽文”、“張之臻”、“吳易昺”。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丟掉WTA兩項高級別賽事的中國賽季并沒有輸。相反,中國球員在巡回賽和大滿貫里的亮眼表現足以讓我們跨越沙特那般不顧一切砸錢辦賽的初級階段,讓中國賽季回歸本來的意義:頂級球員主場作戰迎接同胞的喝彩,本土年輕球員獲得更多機會和國際頂尖球員交流學習,更多的本土愛好者、球迷來到球場,培育一個健康有活力的市場讓網球這項運動繼續生根發芽。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

相關閱讀

權威源自專業

“體壇+”是體壇傳媒集團旗下《體壇周報》及諸多體育類雜志的唯一新媒體平臺。 平臺匯集權威的一手體育資訊以及國內外頂尖資深體育媒體人的深度觀點, 是一款移動互聯網時代體育垂直領域的精品閱讀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