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良鋒:為什么人人都愛查爾頓?

林良鋒10-23 01:34 體壇+原創

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林良鋒

老爺子走了。查老爺子。

曼聯做客謝菲聯前數小時,博比·查爾頓爵士駕鶴西去。曼聯的一段歷史,英格蘭的一段歷史,也隨著他去了。賽前,雙方球迷球員均對這位足壇偉人謝世表達了誠摯的哀思。誠摯,因為沒人會說查老爺子半句壞話。老爺子生前,從來不說人壞話,不說任何人的壞話。噩耗傳來,全世界對查爵的悼念如潮而至。

很多人沒看過查爾頓踢球,甚至未必了解他的生平,但你會有模糊的概念:這是遠古的大神,空難無法奪其命、挫折無法奪其志的英雄。到現在,英國人仍以曾經擁有查爾頓自豪:在水塘(他們對大西洋的戲稱)兩側,或者浪跡天涯,你只要以“博比·查爾頓”開始聊天,保證你可以打破隔閡,和陌生人成為朋友。十幾年前日本大使上任時,帶去代表該國至高榮譽的旭日勛章,頒給誰?查爾頓。查爾頓無愧于曼聯的偶像、精神支柱,大英的民族英雄。這一點,沒人和你抬杠。

1697995857749004823.jpg

2005年7月,曼聯訪華期間,《體壇周報》記者林良鋒采訪博比·查爾頓爵士。

以德服人,以藝服人

納爾遜是民族英雄嗎?肯定。不是他打垮西班牙無敵艦隊(同時以身殉國),維多利亞女王說不出“我的版圖日不落”。但西班牙人未必接受這一點,法國人更不樂意。

丘吉爾是民族英雄嗎?當然。要不是他堅持對抗納粹,歐洲乃至半個世界可能在說德語。但那些經歷過達達尼爾戰役的人,會對丘氏的軍事才能嗤之以鼻,甚至英國政界也不齒他追求功名,對他堅持聯法抗德、敗光大英四百年累積的家底頗有微詞。

蒙哥馬利算民族英雄嗎?也行。這是英國為數不多拿得出手的帥才,就因為他在北非叫停了隆美爾東進,并(在“沙漠之狐”山窮水盡之際)將德意聯軍逐出非洲,確保大英的生命臍帶,英國人寫了成噸的書籍和文章謳歌他英勇善戰。但你要拿這事問美國人,他們會讓你看“市場花園”行動,那么丟人的戰績,也就蒙哥馬利不會丟官。美國人特地拍了一部電影,《奪橋遺恨》,召集一大批好萊塢的巨擘參演,堪比諾蘭拍《奧本海默》,就為了黑他。

誰也不會對查爾頓說半個“不”字。

查爾頓的一生,完美詮釋英國人自詡的道德三觀,充分體現英格蘭足球的審美取向。

你可能聽說過《007》這部系列片,還在拍,但越拍越歪。在港澳臺,這部諜戰系列片有個更市場化的別名:《鐵金剛》,不是《鐵金剛大破爆炸黨》,就是《鐵金剛大戰金手指》,橫豎一個主題:意淫。意淫大英的超級特工擁有金剛不壞之身,智勇雙全,既有逢賭必贏的絕好手氣,還有各國佳麗投懷送抱的男子氣概。打不死,是007的標簽。那畢竟是文藝作品。查爾頓是真的打不死。

慕尼黑飛機失事,23人罹難,其中有8名查爾頓的隊友。另有兩人此后再不能吃職業足球這碗飯。查爾頓活了下來,不僅繼續其職業生涯,還為英格蘭奪得世界杯,為曼聯奪得歐冠。查爾頓沒有蹭其中任何一項殊榮,他是大英奪得世界杯的首席功臣(包辦半決賽對葡萄牙兩球),他是曼聯首奪歐冠的首席功臣(決賽對本菲卡兩球)。他創下的三獅進球紀錄,曼聯進球紀錄和出場紀錄,近半個世紀才被打破。這些讓數據黨為之咋舌的功勛,來自于他的天賦異稟、更殘酷的競爭環境和原始的比賽場地。

查爾頓身上,體現了競技的最高境界。以德服人,以藝服人。他踢球的年代,很長時間沒有紅黃牌。裁判對粗野的攔截不會像今天這樣狠打嚴懲。很多球員,包括查爾頓的隊友貝斯特,少不了留下一身的傷痕。英國球員素有以傷疤代替勛章的驕矜傳統。那個年頭,你會因為對手懇請裁判別把你罰下去更驚慌。貝斯特在和利茲聯的較量中,人生第一次擔心對方報復,令其職業生涯夭折。

查爾頓極少有這樣的“待遇”。不是對手不想踢他,也不是踢不到他。而是大家真心被他的功夫和人品折服,不愿意因為傷害查爾頓遺臭萬年。

10版圖1.jpg

傳帶高手,遠射定義者

查爾頓的功夫這么好?哪怕沒有完整看過他的一場比賽,你也會在不多的視頻里,為他的腳法、盤帶和視野拍案叫絕。查爾頓究竟是天生右腳還是左腳?和他一道奪得歐冠的老伙計,蘇格蘭國腳克萊倫到今天也沒搞明白。查爾頓踢左邊鋒出道,在邊鋒極少內切的年代,踢邊鋒,就要有踢邊鋒的素質。但移到中路,才是查爾頓發揮才華的舞臺。

他在1966世界杯對墨西哥的進球,就是左晃右扣閃出的機會。查爾頓的傳球也是一絕,隨便哪個區域,不用擺開架勢就能把球送到目的地,曼聯助教墨菲“看不下去”,喝問:你就不能傳個短點的?

最絕的是他的射門。可以說,查爾頓的射門,尤其是遠射,塑造了英格蘭足球的審美標準。筆者第一次看BBC的《當日比賽》到現在,評選最佳進球的環節,大部分佳作仍帶有濃郁的查爾頓味道。查爾頓射門,在英國媒體眼里,不亞于一件盛事。現在有“皮耶羅角度”,有因扎吉、范尼在6碼區追魂接應,有梅西舞龍一般將球帶進大門。查爾頓射門不一樣。將來定義什么是“加農炮遠射”,只需貼上“博比·查爾頓”的標簽。

查爾頓的射門挾雷霆萬鈞之勢,具地動山搖之威,一出腳,門將會為之血脈凝固,球迷會提前歡呼。英媒形容他腳頭之硬,用的是“膛速”——形容炮彈出膛的專業術語。那力量、角度,都是遠射這門技藝的菁華。某次足總杯,查爾頓一記怒射掛了死角,BBC的現場評述不覺高喊:“這球(速度之快)能贏今年的春季賽馬大會!”

不少當代前鋒,某些進球是典藏珍品,比如范尼的直搗黃龍。因為少。大部分前鋒的進球,值得典藏的更是寥寥。查爾頓不僅進得多,而且好球是絕大多數,幾乎個個可以典藏。他的遠射,不僅得分,還能惠及隊友。丹尼斯·勞總結:我就愛在博比射門的時候溜到門前,十有八九能蹭個撿漏。丹尼斯·勞在曼聯進了500多個,得益于查爾頓遠射的不知凡幾。

這么個會盤帶、傳球準、射門嚇死人的牛人,該是眾星拱月,唯一的紅花吧?沒有的事。教練分配什么角色,他從不嘰歪,讓干啥就干啥。英格蘭衛冕世界杯,八強遭遇宿敵西德。英格蘭直到第67分鐘仍以2球領先。何解?查爾頓踢中場,盯貝肯鮑爾。查爾頓在場上的70分鐘,貝肯鮑爾幾乎隱形。當查爾頓體力不支,貝肯鮑爾頓時活躍起來,擺脫查爾頓后遠射得手,揭開了西德逆轉的序幕。時隔多年,仍有行家將拉姆塞爵士撤下查爾頓,視為英格蘭被淘汰的根源。如果不是查爾頓干臟活,西德可能不只落后一個!

651257700.jpg

英國缺少的真正紳士

英國人以紳士自居,外人也多有這個印象。真正的紳士,是像查爾頓這樣的人。查爾頓卻從來不以江湖地位謀取私利,支配他人。他是個極為害羞的老實人,當面夸他會讓他臉紅。他一直懷揣當年遇難隊友的遺志,為曼聯,為英格蘭生命不息,奮斗不止。

查爵是東北紐卡斯爾人氏,煤礦工人的后代,生性謙和,坦誠,發乎情,止乎禮。一位作家在文章里盛贊查爵:史上最偉大的英格蘭球員。查爵覺得很不好意思,聳聳肩:“每個人都有發表意見的權利。”曼聯名宿舒梅切爾在自傳中深情回憶和查爾頓相處的分分秒秒——他會放下正在應酬的客人,特意走過去和舒梅切爾的親友(無論人數多寡)交談,不是泛泛的應酬,而是真心關心對方的近況。

筆者有幸成為和查爵合影的千千萬萬球迷之一,坐在老爺子身邊,倍感渺小但又非常溫暖。查爵從不給人居高臨下的感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讓對方喜歡并支持曼聯。貝克漢姆的教名之一,是羅伯特,因為他爹是查爾頓的超級粉絲。

退役后,查爵短暫嘗試過執教,但很快意識到自己沒有帶隊的天賦,遂將全部精力投入到曼聯的重建,為曼聯出使五湖四海。憑他的慧眼,曼聯決定拜弗格森掌印。他又在弗格森極為困頓的時刻,毫無保留地支持弗格森把曼聯復興進行到底。2016年,在一次為查爵舉辦的晚宴上,弗格森上臺致辭,直截了當對查爵說:“我這條命就是你救回來的。”

除了個別教練,查爵對弗格森的繼任都非常支持,莫耶斯下課后,他讓諾瑪夫人致電莫耶斯太太,表達同情和慰問,莫太太感動得熱淚盈眶。查爾頓的一生,服務曼聯的一生,暗合大英的運勢。在巴斯比寶貝如日中天的時刻,老天殘忍地奪走了英格蘭足球的一代菁華。如果那批曼聯球員健在,1958世界杯是不是巴西的囊中之物,也未可知。

英格蘭足球遭此噩運,又折射出大英在國際事務中一日不如一日的衰敗。從蘇伊士運河危機,到亞非拉殖民地揭竿而起先后獨立,昔日的世界霸主,永遠淪為二流。曼聯仍能崛起,大英卻沒這個福分,他們缺查爾頓這樣品德高潔的圣人,如果每個英國人都是查爾頓,我們不會有鴉片戰爭,不會有世紀屈辱。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

相關閱讀

林良鋒

體壇周報英超主筆

權威源自專業

“體壇+”是體壇傳媒集團旗下《體壇周報》及諸多體育類雜志的唯一新媒體平臺。 平臺匯集權威的一手體育資訊以及國內外頂尖資深體育媒體人的深度觀點, 是一款移動互聯網時代體育垂直領域的精品閱讀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