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王曉瑞深圳報道
距離11.16已不足一周,現在,困擾中國隊的最大問題,不是孱弱的后防線,而是傷病。尤其是幾位老傷號,他們到底能否趕上與泰國隊的比賽?抑或在中泰之戰能出場多久?這其中,林良銘和傷勢初愈的張玉寧最受關注。
這兩人的傷情一直備受揚科維奇關心。10月聯賽重啟第一場,國安做客挑戰海港,揚科維奇就赴現場觀戰,目的之一正是考察張玉寧的恢復情況。結果在那一場,張玉寧不僅時隔5個月完成復出,機動性層面的表現也很活躍。而在此后兩輪,他也各出場15和17分鐘,這也足以保證張玉寧從集中第一天開始,就可以全面投入到有球訓練,而無需安排任何過渡期。
但林良銘的情況較為復雜。最后三輪聯賽,他只出場一次,還是在倒數第二輪客戰青島海牛。相反,11月4日主場對陣海港,林良銘雖然被列入大名單,卻是在替補席上度過。
其實,這兩人的傷病情況本身也有不同。張玉寧是右腳踝受傷,6月下旬,他在積水潭醫院接受手術治療,其中,外踝韌帶接受修補處理,并對內踝骨塊切除。而在9月25日,他雖然已歸隊重新訓練,但在強度和時間上均有控制。10月14日,國安隊與國奧隊進行一場熱身賽,張玉寧在最后十分鐘完成復出,當時他也表示,最后三輪聯賽的首要目標,還是要保證次次都能出戰。相比之下,林良銘是在9月9日國足對陣馬來西亞一戰受傷。最開始他的反應是膝蓋疼痛難忍,后來經過診斷,確診為膝蓋后側韌帶損傷。
盡管傷勢各不相同,但對上述二人,揚科維奇是足夠的青睞。張玉寧雖然在過去8個月沒有參加國足集訓,但有過去年4月亞運隊海口備戰的合作經歷(張玉寧當時以超齡球員身份臨時入隊),揚科維奇對他十分認可,“他代表著中國男足國家隊的未來。我們沒有太多球員具備像他這樣擔任支點前鋒的能力。而且作為一名球員,他展現了出色的態度和成為球隊一員的強烈渴望。”實際上在最初制定名單時,揚科維奇就果斷地把張玉寧列入。而在7日國足名單出爐的前一天,有關張玉寧是否適合入選中國隊,也曾經在內部會議上得到討論。但揚科維奇對此深信不疑,“我們知道現在他的狀態還沒達到百分之百,但也清楚就目前球隊所需要的(球員),他是一個完美的選擇。”他還表示,“當他(指張玉寧)回到球場,規律地參加比賽,他將在未來有更多表現機會,因為他具備現代足球所需要的能力。”據悉就在11月4日左右,國家隊方面已經與張玉寧取得聯系,通知他做好準備前往中國隊報到
而對于林良銘,早在上月國家隊大連集訓時,揚科維奇就與當時還在養傷的他有過見面。不同于張玉寧的是,林良銘通過前三期集訓,已經在實戰中得到揚科維奇認可。包括6月對陣緬甸、9月交手馬來西亞,他還為中國隊打入兩球;三月初首戰新西蘭之時,也曾險些頭球破門。
但林良銘的傷情恢復比預想中“遲到”一些。9月9日他在賽中受傷,當時的預估是休戰一個月到一個半月。結果等到11月4日聯賽末輪,林良銘都沒有出戰。而即便是倒數第二輪曾披上戰袍,據悉在那一個星期的前后,他在球隊中的訓練也有保留。比如大連人安排9對9分組對抗時,他還只能以自由人的特殊身份參與其中,即扮演場上的“第19人”,盡量避免很直接的身體對抗。
國家隊方面介紹稱,對于林良銘的傷勢,正在努力爭取他能盡快康復。同時,林良銘本人也很有為國效力的熱忱。國家隊公布的集結時間,是在9日下午5點,結果林良銘一大早就抵達深圳報到,最終決定一邊留隊訓練、一邊全力康復。而據其身邊人透露,“目前關于林良銘的計劃,還是要通過訓練找一找感覺,畢竟韌帶傷勢是需要養的。在這方面,他和國家隊也有比較統一的認知。”相比之下,張玉寧的情況就要好出很多,“還是盡快通過訓練,把自己的身體狀態盡快調整過來。”在采訪中,他也連續以兩個“有限的時間”進行強調。顯而易見的是,現在關于張玉寧的問題,并不是他能否出場,而是可以在第一場比賽出戰多長時間?
實際上在國家隊前兩天的訓練課中,兩人情況就有很大差異。林良銘可以正常參加幾乎全部的專項訓練,比如射門練習,一對一傳球等;可一旦涉及到小組攻防對抗,他在大多時間里只能下來旁觀,而張玉寧基本上可以參與到全部訓練。但考慮到這兩人之前比賽機會較少,據悉在10日第一堂訓練課之后,教練組還安排兩人通過慢跑,拉一拉體能和身體狀態。因為在一般情況下,首訓目的主要還是恢復,強度和質量還不夠。
考慮到在出發曼谷前,國家隊從12日到14日還有三次訓練,張玉寧和林良銘沖刺之旅,也只是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