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德興:國足3球告負意料之中 更多年輕人要走出去

馬德興11-22 08:17 體壇+原創

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馬德興深圳報道

中國男足昨天(21日)晚上在深圳進行的世預賽亞洲區第二階段36強賽小組賽第三小組第二輪比賽中,不出意料地以0比3輸給了韓國隊。盡管比分差距有些大,但卻充分體現了中韓兩國足球之間的水準差距。當然,由于這并不是一場決定性的比賽,因而對整個大局并不會有太多的影響。

IMG_1967.jpeg

①不抱幻想 坦然面對

在第一輪客場2比1逆轉了泰國隊之后,國足回到國內主場迎戰韓國隊。盡管賽前還是有不少人希望國足能夠上演奇跡,但坦率地說,以目前中國足球的現實,不抱幻想去坦然面對可能出現的任何結果,或許是面對這場中韓之戰最好的一種選擇。這倒不是不希望國足變好,實在是因為中國足球經過這些年的折騰后已經沒有什么家底了,無論是球員的能力、技戰術水平抑或還是其他,完全和韓國隊不在同一水平線上,輸球是正常的,不輸球甚至贏球,恐怕反而不正常,畢竟競技足球最終還是要靠硬實力說話。

相信觀看了整場比賽的人都會有這樣一種感覺,即韓國球員在場上處理球員的方式、節奏等與我們的球員所表現出來的幾乎不是一種足球。姑且不提孫興慜、黃喜燦、李剛仁、曹圭成等這些攻擊線上的球員,僅11名首發陣容的球員中,除了后防線上的3人以及門將之外,其他全部都在海外效力。而我們首發11人全部都是中超球員。僅此一點,就可以看出我們的差距何在。

很多人都喜歡拿控球率說事,但實際上,控球率根本說明不了問題。在更為重要的“一對一”中,我們中國隊就只有47%,落后于韓國隊的53%,而空中一對一的爭搶,韓國隊更是以65%遙遙領先于中國隊的35%。足球比賽中最基本的就是一對一,離開了一對一,就也談不上什么配合。我們在這方面與韓國隊有如此大的差距,再高水平的教練部署出再好的戰術,恐怕也很難改變中國足球的現實。也正因為此,我們在這場比賽中沒有在運動戰中丟球,所丟的3球都是定位球,就已經算是一個很不錯的表現了。而且,我們的球員在比賽中可以說是拼盡了“吃奶的勁”,表現出了對抗方面的足夠“強度”和“硬度”,在整體隊形的保持、整體防守等方面已經做得很不錯了。

可以這么說,國腳們在這場比賽中把自己80%甚至90%的水準都已經展現出來了,算是“正常”發揮水平了。也正因為此,0比3的比分雖然有些難看,但卻很真實,沒有讓人感覺“窩囊”或“不盡力”。從這個角度來說,這場比賽可以說得過去了。

②戰略角度 無礙大局

說輸掉這場比賽可以接受,其實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從整個戰略角度來考慮,輸球并不影響中國隊爭取小組晉級的大局。

在有四隊參加、采取主客場賽制、總共6場比賽的小組賽中,在小組前兩名出線晉級下一階段比賽的情況下,一支球隊如果能夠拿到10分,則基本可以鎖定小組前兩名而晉級。也就是說,只要3勝1平2負大概率就可以完成目標。在這樣的前提下,“2負”就是對陣韓國隊的兩場比賽全部都輸球,哪怕是大比分也不影響大局,真正重要的是對陣同組的另外兩個對手。我們已經從泰國隊身上拿到了3分,而且還是客場,明年6月份回到主場再戰泰國隊。此外,還有對陣新加坡隊的兩場比賽,必須是全部取勝拿滿6分。

從這個整體戰略角度考慮問題,輸給韓國隊3球甚至更多,也無關大局,因為我們只要爭取在另外兩個對手身上拿足10分便可。這其中,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情況,就是主場對陣泰國隊時是在明年6月份,屆時恰好是我們的賽季中期,球員的狀態明顯是呈上升之勢,甚至是最好的時候。反觀泰國隊,由于泰國國內聯賽已經改成了跨年度賽制,按照泰國足協公布的賽歷,2023-24賽季在明年5月中旬就全部結束了,只有足協杯賽和聯賽杯賽在5月下旬展開最后階段的半決賽、決賽。也就是說,泰國隊員屆時經過一個賽季的搏殺之后,狀態與我們這次客場作戰時的情景差不多,無論身體狀態還是競技狀態都處于最疲勞之時。這反而更有利于我們主場作戰。于是,最關鍵的就是3月份背靠背對陣新加坡隊的兩場比賽,哪怕都只是1比0、搶足6分,就有很好的機會以小組第二晉級。

所以,對陣韓國隊的比賽主場能夠拿分最好,拿不到分數也沒關系。最終0比3輸球了,也就輸球了,平靜接受即可,畢竟這不是什么決定性的比賽。以中國足球的現實情況,拿下必須要拿下的比賽,才是“王道”,一如先前客場對陣泰國隊的比賽。

③裁判偏袒 或是常態

盡管中國隊以0比3輸給韓國隊的比分可以接受,不過,執法本場比賽的卡塔爾裁判賈西姆的表現著實令人不敢恭維。相信多數現場觀戰或是通過轉播觀看的整場比賽的人都會有這樣的感受。以韓國隊的整體實力和水準,沒有開局階段的那個點球,韓國隊恐怕也可以戰勝中國隊。但是,第一個點球的吹罰很令人生疑,甚至在隨后比賽中的“雙標”,更令人生氣。

但是,不得不說的是,類似這種情況,或許將是未來想當長一段時間里中國隊的常態,甚至不僅僅是中國國字號隊伍,包括中超俱樂部球隊在內,未來參加洲際比賽,恐怕將不斷面對這樣的“待遇”。

實際上,在今年10月份,國際足聯和亞足聯公布執法世預賽裁判名單時,這樣的態勢就已經注定了。首先,中國隊連續兩場比賽的執法裁判全部都是來自同一國的卡塔爾裁判,這是以往中國各級國字號隊伍征戰洲際大賽從未有過的情況,甚至可以說是很不正常的情況!這一方面,可以說是“我們朝中無人”,只能任憑別人的欺負;另一方面,中國足球過去一年多來所發生的一系列事件,其所產生的影響恐怕并不會因為中國足協已經更換了新的領導班子就此“翻篇”。從放棄2023亞洲杯賽的主辦,再到中國足壇的反腐不斷深入,被中國足協推薦到亞足聯任職的官員,特別是進入裁判委員會的官員,從最初的杜兆才再到新一個周期中的劉軍等,如今全部都在接受審查。站在亞足聯的角度,對方會如何考慮此事?恐怕影響的不僅僅只是中國足球的形象,更讓亞足聯“臉上無光”!

在這種情況下,出現像賈西姆對陣韓國隊一仗中的吹罰,恐怕再正常不過了。更何況,賈西姆某種程度上就是“韓國足球的御用裁判”。回想一下過去這么多年來賈西姆所執法的中國球隊的比賽,從亞冠賽場上上海海港隊的呂文君被紅牌罰下到連續三場有海港隊參加的比賽全都判給對方點球,再到2019年亞洲杯小組賽中韓之戰中判給韓國隊點球、給中國隊4張黃牌。也正因為此,在國際足聯和亞足聯一公布中韓之戰的執法裁判名單時,記者就深知中國隊肯定“沒戲”。

某種程度上,未來中國隊包括中超俱樂部球隊,類似的“不公”或許將成為一種“常態”。通過這次中韓之戰,或許中國足球需要更提高警惕。

④再提留洋 趕緊出國

其實,在中韓之戰的進行過程中,記者一直有這樣的一種想法,就是國內賽季基本已經結束,打完與韓國隊的比賽之后,大部分國腳可以去休假了。那么,我們的這些國腳能否借此前往海外闖蕩?尤其是像朱辰杰、蔣圣龍、戴偉浚等這樣的球員,哪怕是去歐洲的二三流聯賽甚至是次級聯賽。之所以有此想法,當然是看著韓國隊場上如此多的旅歐球員,他們在比賽中所展現出來的節奏、強度等,很難讓我們的中超球員適應,而且我們的球員也很難跟得上。

在中國隊所在小組的4支球隊中,中國隊是擁有海外球員數量最少的,吳少聰是唯一一位在土耳其二級聯賽中效力的球員,而且因為在對陣泰國隊的比賽中才替補出場了最后幾分鐘,對陣韓國隊則始終坐在替補席上,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韓國隊是擁有海外球員數量最多的,共14人;泰國隊昨晚在對陣新加坡隊的比賽中,唯一一位旅歐球員穆安塔在下半時連入2球,幫助球隊3比1取勝。即便是像新加坡隊,也擁有8名海外球員,盡管更多地是在泰國、馬來西亞、印尼聯賽中效力。單純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球員的視野、適應度明顯要大打折扣。

想當初,中國隊之所以能夠在2001年十強賽中出線,不要忘了當時的中國隊中有7名在歐洲效力的海外球員,包括次級聯賽中的球員。而日本隊就只有一個中田英壽,韓國隊也是寥寥無幾。時隔20多年,中國球員的留洋人數已經為韓日遠遠甩到了身后。如今中國足球的水平也同樣被韓日遠遠地甩到了身后,這兩者之間有無必然聯系?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對現在的中國足球而言,我們年輕一些的球員需要走出舒適區,我們的俱樂部更需要大膽放行,而不是拘泥于自己的利益去人為設置各種障礙。如今,賽季已經結束了,該是我們的球員大膽地走出去的時候,哪怕是加盟歐洲的次級聯賽,也不存在“掉價”一說,相反,這反而是更為務實的一步,因為出去留洋的目的就是多打比賽,只有在比賽中才能真正提高和鍛煉自己。在這方面,中國足協也需要相應地拿出一些更為有效的舉措,加速我們的年輕球員走出國門。或許,這才是提高中國隊水準的一條有效之路。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

相關閱讀

馬德興

體壇周報副總編

權威源自專業

“體壇+”是體壇傳媒集團旗下《體壇周報》及諸多體育類雜志的唯一新媒體平臺。 平臺匯集權威的一手體育資訊以及國內外頂尖資深體育媒體人的深度觀點, 是一款移動互聯網時代體育垂直領域的精品閱讀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