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足球評論員嚴益唯
11月20日,足協官宣了水慶霞不再擔任中國女足主教練的消息。執教兩年間,水慶霞帶著球隊給球迷帶來過亞洲杯奪冠的驚喜。但,她率隊奪得亞洲杯后幾天,面對媒體采訪時就坦言,奪冠帶來的振奮只是短時間的。言語間,她不敢奢望憑一次奪冠,就能夠吸引更多的女孩子來踢球。她也深知,雖然亞洲杯奪冠了,但中國女足的實力要一再地攻城拔寨并不現實。她更希望更多的女孩子和家長們能夠因為體育運動的快樂而來參與其中。
水慶霞自己在足球運動中所經歷的快樂具體是什么?她并沒有解釋。但,從她面對媒體采訪時,難以抑制地哽咽落淚的場景,我們能夠體會,那應當是一種苦盡甘來,非常勵志的,用不可思議的犧牲取得不可思議成績而獲得的“快樂”。這,也是我們曾津津樂道的鏗鏘玫瑰精神。
水慶霞是被稱為“鏗鏘玫瑰”的老女足的代表之一。無論是作球員,還是作教練,她都取得了許多冠軍。她為此付出的代價之巨,恐怕也只有她和她們那個時代的女足姑娘們才真正清楚。1993年2月,水慶霞在一場教學比賽中不幸右脛骨被踢斷,做了鋼釘內固定的手術。本來一年后就可以拆鋼釘了,但因為拆鋼釘后需要休息三個月到半年的時間,當時她的比賽任務太多,根本就沒時間去拆鋼釘。這一拖就是七年,直到后來鋼釘磨壞了她的髕骨,關節出現一些后遺癥后,她才取出了鋼釘。
“鏗鏘玫瑰”似乎就是為比賽而生的鐵人。至于她們訓練之苦,現在年輕的女足姑娘們可能也是無法想象的。20歲的女足球員邵子欽曾對媒體說:“水導之前也說過,鏗鏘玫瑰那一批跑得更累,練得更狠。我們現在練的跟她們比肯定是差很多的。艱苦的時候就想著咬牙挺下去。”
過去的兩年,水慶霞努力讓自己的隊員們能夠傳承那份她看來彌足珍貴的“鏗鏘玫瑰”精神。
盡管“鏗鏘玫瑰”的吃苦精神讓人佩服。但,這種強調苦盡甘來的快樂,在全球女足運動高速發展的當今,已經很難一招鮮吃遍天了。水慶霞在女足國家隊通過傳承“鏗鏘玫瑰”精神來實現從低谷崛起的努力,隨著中國女足在世界杯上慘敗給英格蘭女足,也遇到了令人沮喪的挫敗。曾在歐洲效力的王霜賽后發出了疑問:為什么我們比歐洲的那些球員都要練得苦,要付出得多,但我們始終沒有拿到想要的成績?
當然,這種強調先吃苦在先,苦盡甘來的“快樂足球”,對家長們更是沒有足夠的吸引力。前女足國門彭詩夢的青訓教練黃蘭紅,目前在湖北孝感從事女足青訓。盡管他現在組建的球隊在當地已經小有名氣,但是如何說服家長將有一點天賦的小女孩送來踢球,仍然是他所面臨的一大難題。黃蘭紅說,無論是當初的鹽城,還是現在的孝感,他所接觸的許多孩子的家長觀念都大同小異,他們為孩子設計的道路就是讀書考大學。愿意送孩子來踢球的家長實在太少。
水慶霞所努力推廣的屬于她們那個時代的“鏗鏘玫瑰”式的快樂,對于邵子欽這樣已經成為職業球員的姑娘來說,或許是一個值得去嘗試的——咬牙挺過艱苦訓練,實現自己的夢想。但,對于大多數的家長而言,這種只屬于足球金字塔尖少數精英球員的快樂,與他們的孩子無關。競技體育高淘汰率帶來的風險,讓家長們望而卻步。這,或許正是水慶霞率隊奪得亞洲杯之后,仍然對女足普及不樂觀的重要原因。對于大多數人而言,女足姑娘奪得再多的冠軍,他們也不過只是看客。
“鏗鏘玫瑰”的精神值得欽佩。但,我們必須承認,“鏗鏘玫瑰”式的快樂,長期以來對于普及女子足球的效果并不理想。
反觀日本女子足球聯賽,無論是很酷的俱樂部球迷主題商店,還是球場內憨態可掬的吉祥物與球迷零距離的互動,以及專業溫馨的觀賽環境……每個細節,都在吸引大家去關注女足。2023年10月21日,三菱重工浦和紅鉆女足在埼玉縣的紅鉆樂園舉行了“紅鉆女足兒童節”,活動的主題是“讓地區的孩子們認識到運動的樂趣”。共有319名來自家鄉的兒童及其家長、22名球員、7名教練和工作人員參與了這一活動。俱樂部官方很自豪地稱:“參與者和球員們在活動中盡情運動,放聲大笑。通過在通常作為三菱重工浦和紅鉆女足訓練基地的紅鉆樂園舉辦活動,使人們能夠更加親近地感受到球員的存在?!?/p>
總之,日本女足吸引人的并不僅僅是女足國家隊的成績,也不是用苦盡甘來創造奇跡的精神激勵民眾參與的一項體育運動,而是讓人們都能從中找到樂趣的一種存在。或許,日本的女足運動對于孩子,就像一個好玩的游樂園;對于女足選手,就像一條漂亮的裙子;對于球迷,就像一臺新款熱門的智能手機……人們樂在其中。
水慶霞作為一名教練,在中國女足的低谷中奪得亞洲杯,創造了奇跡。但是,“鏗鏘玫瑰”精神的傳承遇到了極大的挫敗也是事實。這或許不是水慶霞的錯,中國女足面對越來越激烈的國際女足競爭的時候,必須認真想一想,“鏗鏘玫瑰”精神當下有多少人能懂?
如果“鏗鏘玫瑰”精神所帶來的巨大的成就和快樂,因為其犧牲太大而讓人望而卻步,那么中國女足如果能更加接地氣,像日本女足那樣,讓更多人很方便地樂在其中,吸引更多人參與女足運動,或許也是一條不錯的復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