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梁熙明
12月25日,中國象棋協會頒布一條有味道的公告,全國象棋民間棋王爭霸賽總決賽冠軍顏某,奪冠后在酒店浴缸內排泄,嚴重影響象棋賽事整體形象,因此剝奪顏某冠軍稱號,收回獎金,并禁賽一年。
實際上,此事在網上早就傳開了,賽事結束次日,酒店保潔就有反映,對話記錄截圖都發了出來。棋協事發后幾天就宣布處理結果,可以說反應及時,應對得當。
不過此事迅速發酵,網上自謠體推波助瀾,煽風點火,看熱鬧唯恐事情沒鬧大,“肛珠”說不脛而走,越傳越奇。
“肛珠”說,其實只是一個網絡笑談,它最初來自當今國際象棋第一人卡爾森,他輸給美國棋手尼曼后,暗喻對方作弊,中村光(丁立人奪冠征途中的強勁對手之一,美國第一人)等人跟著敲邊鼓起哄,在網絡直播間閑聊時拋出“肛珠”說(即將收發器藏入肛門,用括約肌收縮觸發信號,連接電腦作弊),這是這些象棋大師對有嚴重作弊嫌疑的尼曼的一種個人羞辱,肛珠實際上只是一種性玩具,也許這些人順帶羞辱了一下尼曼的性取向。
尼曼有沒有作弊?當然有,這是他個人承認的,在12歲、16歲參加網絡棋賽時,兩度作弊?!断笃濉肪W站的打假專家分析了他青少年時代的棋局,認為其中有100多盤有明顯的作弊痕跡。但尼曼堅決否認在線下面對面實戰時作過弊。
卡爾森對尼曼的厭惡是毫不掩飾的,他曾在對尼曼的棋賽中,只下了一步就當場棄權。肛珠不是他挑頭說的,但是他當然樂得見到這個惡意玩笑越傳越大。連皮爾斯·摩根(采訪C羅搞事的那位)也插一腳,直面尼曼:你到底有沒有用過那玩意?
不勝其煩的尼曼,最后起訴卡爾森、中村光以及《象棋》網站,索償1億,這當然只是個姿態,最終雙方和解,彼此答應好好下棋,只不過肛珠這個惡意玩笑已經三人成虎。
卡爾森(左)和尼曼對局。
于是這次顏某出事,在中文語境下被想當然地安上了“肛珠”,其實這就是顏某的個人素質問題,棋協聲明也明確指出,肛珠查無實據。
實際上最近的網絡比賽,就有一起實錘的作弊案——斗地主網絡大賽上,天津兄弟連被現場抓個正著,他們用鼻塞振動器,彼此發信號,比如按一下要單按兩下要對子,而且網絡錄像不難看出(斗地主全程直播,攝像頭始終對著正臉),這些人每到緊要關頭,總是低頭,手不自然地作捂臉托腮思考狀,實際就是用大拇指按振動器。無論如何,塞鼻眼總比塞腚眼強。
但是為何網上各路人馬依然對肛珠炒得熱火朝天?除了全民狂歡,更重要的是一種倒逼態度——距離特級大師柳大華舉身份證實名舉報,已經過去兩個多月,錄音門事件到底是實錘王天一作弊,還是柳大華等人誣告,還是沒個調查結果。
當然,此事干系重大,牽涉甚廣,確實需要更深入的調查取證,反倒是12月22日,國家體育總局棋牌運動管理中心發布公告,中國象棋協會接受社會監督,以單位名義反映問題,要加蓋單位公章;以個人名義反映問題,應署本人真實姓名,但同時推出公告附件,一是紀律準則與處罰規定,二是加強對注冊運動員自媒體行為規范的通知。這明顯就是說,針對柳王等人網絡相互攻訐,必須約束個人網絡行為,能在圈內解決,盡量不要鬧到圈外,讓人有佐料“吃瓜”。
柳大華舉報后,網絡又流傳過新的錄音,這次不是針對王天一,而是圈內的“帶人”現象,具體內容,直接指向趙國榮特大——某學生想通過打全國團體賽升大師,即他混專業隊里,但實際真正出場效力的是隊中那4位真大師,而加盟者湊幾盤不重要的,費用為10萬,畢竟這是要求專業棋手真的“使勁”,待團體賽有了名次,該學生跟著沾光,湊足升大師標準,真大師們得了現金實惠,各取所需。
然而,該學生家長不地道,給了錢又反悔了,把錄音曝光。
升大師當然是有好處的——就如同斗地主那撥人作弊一樣,除了大賽奪冠獎金,還可以通過成名,開網絡直播帶貨。同理,升了象棋大師,有了官方認證頭銜,除了滿足個人虛榮,就可以師出有名,出去騙別人。
為何柳大華舉報點名郭莉萍?因為郭莉萍與趙國榮師出同門,同為黑龍江隊出身。
但實際上,郭莉萍是今年8月才出任棋牌中心副主任,可是象棋圈買棋假棋放水帶人現象,早就存在,年年個人賽,低級棋手希望湊分湊勝率拿大師,那些中游大師反正名次無所謂,多少年了,由來已久,又怎么怪得到郭莉萍的頭上?柳大華舉報說“長期包庇”,可是距離柳大華舉報,郭莉萍攏共才當倆月的副主任,是怎么“長期”的?
錄音門“帶人”,也說明象棋界確實清苦,除了頂流棋手還有網絡收入,一眾大師們其實日子過得緊巴巴的,心理又怎可能平衡?人心浮動,又怎能不出各種幺蛾子?
筆者認為,這次錄音門事件,棋協除了整治圈內怪象,還可以借機進一步對大師標準規范化,商品化,一言以蔽之,象棋大師,可以合法買。
從這次10萬“帶人費”來看,象棋大師的稱號還是很被人看重的,所以棋協完全可以借此細化大師(以及各級別棋士)標準,提高對局數、勝率,想晉升大師?任何人只要過線就可以,但必須滿足足夠的對局量,而你每次來參加正式比賽,當然必須繳納入場費,而且入場費價格必須定得高一點,增加取得大師的難度,也讓大師稱號保持其“高攀”性。
本質上,這就是利用的人的攀比虛榮心理,把象棋大師這個稱號市場化,市場化不是矮化,錄音門帶人事件說明,人家本來就愿意交這個錢,與其放任自流,棋協又何不名正言順地收費呢?
這部分費用,既加速象棋商業化,也從經濟上反哺那些真大師。
實際上,國外的棋牌協會,就是這樣運作的。以美國橋牌協會(ACBL)為例,實際上就是美國最大的販賣大師分機構。你想獲得終身大師稱號?想拿冠軍?可以,來繳費,打我設的各類比賽,我會盡心盡力為你服務,把各類比賽設得細而又細,讓每個來繳費打牌的人都能拿點大師分,拿點榮譽回去,下次高高興興還來繳費打牌,年頭久了,大師分湊夠,自然就成終身大師了。
全美知名的橋牌強隊,往往就是富有的橋牌愛好者出錢包養至少3至5名真大師,為他贏大師分,奪取各種榮譽,他只要上場湊足一定的副數即可,這與錄音門中的帶人,完全就是一回事。
美國職業橋牌,就是這樣支撐起來的。既然美國橋牌可帶,中國象棋有何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