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國足20分鐘后短路為哪般?泰中戰信用被耗盡

馬德興01-02 10:17 體壇+原創

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馬德興阿聯酋阿布扎比報道

中國男足在新年元旦進行的一場熱身賽中以1比2被中國香港隊逆轉,消息傳到國內,再一次引發網絡與媒體的熱議。面對沒有大牌的中國香港隊,國足的輸球更顯狼狽。

7比賽圖.jpg

①前20分鐘似是理想國足

從2023年的最后一仗對陣阿曼隊,到此番時隔不到72小時的2024年新年首場比賽,中國男足國家隊似乎表現出來了同樣的軌跡:在對陣阿曼隊的上半時45分鐘,國足表現尚可;而對陣中國香港隊則將這種尚可的表現縮短為了20分鐘。當然,這是拋開目前正處于體能儲備階段、球員正處身體疲勞狀態這樣的一個現實情況。

與中國香港隊的開局,國足前20分鐘的表現一度讓記者感到“拿下這場比賽沒問題、國腳們總算可以有一天的休整了”。因為在這20分鐘里,不僅國足取得了進球,場上的傳接球特別是連續一腳的傳球,做得相當不錯,而且,幾次進攻的線路、配合以及套路也異常清晰,甚至一度讓記者懷疑:才調整了兩天,咋突然一下子就變得“會踢球”了?因為譚龍打破僵局雖然是補射,但武磊射門之前的轉移、配合等,相當漂亮。即便是第20分鐘時武磊起腳慢半拍,但之前的配合、線路也非常精彩。

但很快就被“打臉”了。第20分鐘之后,中國香港隊整體隊形壓上、實施中前場的高壓與緊逼,國足馬上就開始變成了另外一支球隊:后衛無法有效地將球傳到中場隊員腳下,只能是橫傳或回傳給守門員,關鍵是中國香港隊員全線壓上之后根本就不給國腳們傳球的空間與線路,而且對國足后防線上其他無球隊員也幾乎全部都是一對一。

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從第20分鐘到第39分38秒左右,中國隊居然沒有一次能夠將球有效地傳過中線、進入到中國香港隊的半場!這段時間里,中國香港隊完全掌控和主導了場面。印象之中,即便是對陣日本隊、韓國隊,中國隊也從未有過如此難堪的場面,完全被中國香港隊摁在本方半場內“摩擦”!這段時間里,中國香港隊總共獲得了6次角球、4次大禁區周圍的任意球機會。至上半時結束,中國隊也就是在第40分鐘時有過一次進入中國香港隊半場、也就是進入到對方35米防守區域之內,而且最后還是被中國香港隊后衛踢出邊線!

這也就是讓現場的記者感到無法理解的,即20分鐘之后,中國隊究竟怎么了?咋連球都不會踢、不會傳了?如果不是中國香港隊的鋒線球員能力稍差,或許中國香港隊早就追平了比分。如果說,韓日兩隊圍攻中國隊、將國足摁在自己的半場內“摩擦”,那是因為兩隊都有那么多旅歐球員助陣,但中國香港隊陣中不是在本港球會效力就是在中超、中甲隊伍中踢球,此番召入的2名歐洲球員都沒有出場,但一個是效力英格蘭第七級別隊伍、一個在德國第三級別隊伍。沒有大牌,反倒是讓國足更為狼狽。

這期間究竟是為什么?或者是究竟發生了什么?如果不是蔣光太在后防線上的頭頂腳踢,確保國足大門不失,完全無法想象國足將何以收場!

9比賽圖.jpg

②三張紅牌不能成輸球理由

對陣阿曼隊時,對手中場休息后改變踢法,特別是一改上半時那樣不逼、不搶的戰法,實施中前場的緊逼,再加上兩個邊路的起球,馬上就讓國足變得“不會踢球”了,各種傳接球的失誤尤其是主動失誤增多。場面有些像對陣中國香港隊上半時的后25分鐘,因為中國香港隊也是高壓、緊逼。中國隊在這兩場對手都不算很強的比賽中,再一次把“害怕緊逼”、“害怕逼搶”的情況完全都暴露出來了。當然,因為身體情況本身并不處于最佳,這就進一步加劇了這個“頑疾”。而先前對陣泰國隊時,國腳們至少還有競技狀態的保證,再加上一些運氣,能夠成功逆轉。如今沒有了競技狀態,也就完全“原形畢露”了。

坦率地說,與中國香港隊比賽的下半時,執法本場比賽的阿聯酋裁判的幾次判罰值得商榷,特別是給王上源的紅牌,某種程度上是完全而徹底地讓國足的心態失衡了。如果沒有看到比賽,僅是憑借著三張紅牌,或許可以理解1比2輸球。但是,記者想說的是,這三張紅牌絕不能成為理由!

某種程度上,這三張紅牌都是“自找”的,因為王上源當時不去與裁判理論,也就不存在紅牌的可能,哪怕是語言方面沒有冒犯裁判。而裁判的這種判罰,很大程度上又會影響到場上其他球員的心態,甚至是進一步加劇失衡。本來,與中國香港隊的比賽某種意義上是比較敏感的比賽,贏球會被外界認為是“天經地義的”;一旦打平或輸球,隨時有可能會引發輿情。這一點,國腳們其實心里也很清楚。所以,在被中國香港隊追平之后,心里已經產生了波動。所以,從紅牌到丟第2球、再到第二張紅牌,前后時間也就六七分鐘、七八分鐘的時間。再加上中國香港隊看準時機,做出換人調整,并隨即改變技戰術打法,讓國足陷入了更被動的境地。

當然,所有這一切都可以歸結為最根本的一點,就是我們的實力和水平實在是令人不敢恭維!

6比賽圖.jpg

③泰中之戰的信用消耗殆盡

連續輸給阿曼隊和中國香港隊,雖然僅僅只是亞洲杯賽之前的熱身賽,但不得不說,這樣的結果讓原本就處于不被信任的中國男足陷入更為被動的境地。好不容易通過去年11月客場逆轉泰國隊所積攢起來的一點點“信用”,也因為這兩場比賽的連敗而被全部消耗殆盡,外界將因此更不信任國足,主教練揚科維奇恐怕也將再一次陷入被喊“下課”的絕境之中。這對球隊備戰亞洲杯賽,顯然是最為不利的。

當下中國足球的環境和氛圍就是只看結果和比分,沒有更多的人愿意或在意比賽的過程如何,更不會在意球隊目前剛剛結束體能儲備、競技狀態尚未到達最佳,因為結果令人無法接受。所以,無形之中,不管是球隊還是球員,都將面臨更為惡劣的輿論環境和氛圍。這是輸給中國香港隊之后,中國男足所必須要面對的現實。

盡管這只是熱身賽,結果并不能代表一切,而且熱身賽本身的目的就是暴露問題、發現問題,但所出現的問題或許在現實環境中會被進一步無限放大。而且,接下來的情況恐怕就是被進一步“看衰”,甚至整個前景會比先前11月份做客曼谷時更為悲觀。怎么辦?怨天尤人、抱怨無濟于事,從國足到主教練、再到球員只能是“自救”!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

相關閱讀

馬德興

體壇周報副總編

權威源自專業

“體壇+”是體壇傳媒集團旗下《體壇周報》及諸多體育類雜志的唯一新媒體平臺。 平臺匯集權威的一手體育資訊以及國內外頂尖資深體育媒體人的深度觀點, 是一款移動互聯網時代體育垂直領域的精品閱讀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