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謝銳仁懷報道 棋逢對手古來難,酒逢知己千杯少。棋與酒,自古結(jié)緣,都是忘憂清樂。此次貴州仁懷醬香牽手圍甲,則又是棋酒佳話的續(xù)篇。
“忘憂清樂”來自宋徽宗《宮詞》“忘憂清樂在枰棋”這句詩,通過下圍棋可以忘記憂愁,獲得清靜雅致之樂趣。喝酒亦然,杯來盞去,微醺之間,忘卻俗世煩憂,安享片刻忘我超然。
詩圣杜甫寫道:“且將棋度日,應(yīng)用酒為年。”有棋度日,有酒為年,棋酒作伴,再苦的日子也能苦中作樂?!安剪蓝嗄昀渌畦F,嬌兒惡臥踏里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鄙缦N蟻,命如紙薄,卻也不乏“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边@樣的生動歡快畫面,一如今天陽光下的成都杜甫草堂,簡潔安寧,歲月靜好。
白居易的名句“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勾起人對雪夜圍爐小酌的溫暖畫面無限神往。他還有一句詩:“唯共嵩陽劉處士,圍棋賭酒到天明?!本驮陲L(fēng)雪肆意的寒夜里,屋里爐火通紅,暖意如春,兩人圍爐一邊對飲,一邊對弈,酒逢知己,飲至酣處;棋逢對手,漸入佳境,渾然不覺天明。
歐陽修將讀書、琴棋、飲酒視作生活之必需。他自號六一居士,此名號因何而來,他在63歲那年寫的《六一居士傳》中說得很明白,“吾家藏書一萬卷,集錄三代以來金石遺文一千卷,有琴一張,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壺”,“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間,是豈不為六一乎?”
以六一居士自號,可以想象有幾十年棋齡的歐陽修在晚年依然手談不輟。至于醉翁自居,那更是因一篇滁州《醉翁亭記》而名聞天下。
歐陽修被貶夷陵時正值夏天,由水路南下,沿汴絕淮,入大江,溯流而西行,沿途多受風(fēng)浪之險,顛沛一百余日方至。其間他記下《于役志》一篇。內(nèi)中有“壬寅出東水門。泊舟不得,岸水激舟,橫于河,幾敗,家人驚走。登岸而避,遂泊亭子下,損之來,弈棋飲酒,暮乃歸?!奔幢愦恍凶卟坏?,登岸而避,仍然不忘“弈棋飲酒”。
夷陵地處荊南沿江,地僻人稀,歐陽修在官舍因地制宜,擇址修葺一間棋軒,四周樹木蔥籠,幽靜之至。棋軒落成,他寫道:“竹樹日已滋,軒窗漸幽興。人閑與世遠(yuǎn),鳥語知境靜。春光靄已布,山色寒尚映。獨(dú)收萬慮心,于此一枰競?!?/p>
獨(dú)收萬慮心,于此一枰競。歐陽修儼然已是當(dāng)今職業(yè)棋士,萬千心思,凝于一枰競。
到了滁州后,歐陽修偕同棋友攜帶棋具,棋興一起,便在瑯琊山亭中捉對廝殺,興之所至,起坐喧嘩。這些細(xì)節(jié)在《醉翁亭記》中一筆帶過,即“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歐陽修在滁州醉翁亭上宴飲、弈棋,逍遙自在,但他并非僅此而已,他在滁州實行“寬簡”政策,政績斐然。后人將他與包拯并列,在衙東西側(cè)各樹一座牌坊,一邊寫著“包嚴(yán)”,另一邊則寫著“歐寬”。
“棋罷不知人換世,酒闌無奈客思家?!睔W陽修借用爛柯傳說寫詩,但歸宿仍是酒中愁緒,思家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