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評論員 王全立
WTT新加坡大滿貫賽演繹到尾聲之際,國乒決策層宣布改變巴黎奧運會選拔辦法,此舉引發外界熱議。當然,糾錯總比不糾要好,糾錯讓奧運人選選拔變得更加公正、公平、公開,選出最合理的陣容奔赴巴黎奧運戰場。
新規則最大變化是延長了考核時間,增加了外戰失利扣分機制,直接圈定女單候選范圍等。在距離巴黎奧運會開幕僅有4個月之際對原有規則進行調整,必須指出,這個時間節點的選擇有些晚,國乒決策層在這時候改變選拔規則,很大程度上和王藝迪有關。
按照原先規則,王藝迪在世界排名、奧運積分兩項指標排在前三的可能性很大,這意味著她入選奧運陣容的概率頗高。但是,最近一年她的外戰勝率明顯不及孫穎莎、陳夢、王曼昱,甚至不及幾乎被排除在候選名單之外的陳幸同。顯然,這與原來的選拔條例制定得不夠嚴謹很有關系。
過去一年,王藝迪有在國際賽場摘金奪銀的輝煌,也有外戰屢屢失利的尷尬。這12個月,她多次不敵早田希娜、平野美宇等日本選手,還敗在印度怪球手拍下,尤其是不久前舉行的釜山世乒賽團體賽先后輸了2盤球,外戰戰績平平的她居然成為釜山世乒賽淘汰賽階段的鐵定人選,難怪當時國乒決策層的排兵布陣飽受詬病。
多年來,外戰勝率一直是國乒考察奧運人選的重要指標。2000年世乒賽團體賽張怡寧不敵中國臺北選手徐競,2004年世乒賽團體賽李菊在半決賽不敵一名日本選手,最終均因此無緣奧運,這是奧運人選兩個經典戰例。24年前的張怡寧還未滿20周歲,當時她已是世乒賽單打亞軍,正常情況下是悉尼奧運會必然人選,但那次輸球讓決策層覺得她還不能穩健,最終沒有進入悉尼奧運名單。20年前的李菊是國際乒壇當紅球星,更早一年她是被國乒請回國家隊的,這是國乒史罕見之舉。然而,雅典奧運會前幾個月的世乒賽她不慎失手,這場失利導致她與牛劍峰、郭躍等新秀選手角逐奧運席位時落在后手,最終與雅典奧運會擦肩而過。
王藝迪目前的競爭力,應該不及當年的張怡寧、李菊,世乒賽小組賽輸球后仍然被重用,決賽時又輸一盤,差點導致中國女乒丟失考比倫杯。一屆世乒賽團體賽先后輸掉兩盤球,此現象在最近20年的國乒很少見,外界議論紛紛,如果此時再不修改選拔規則,王藝迪的世界排名、奧運積分與其實際表現將存在脫節現象,此現象說明當時的考核條例制定得不太合理。
此背景下,國乒只能選擇在考核即將結束之際修改規則,此舉乃不得已而為之。以往這時候,參加奧運會的兩名單打選手基本確定,此時把王藝迪直接排除在外,算是在一個不算合理的時間段強行糾錯。延長考核時間,是給所有隊員一個公平競爭的機會,修改新規則,就應該有一定的實施時間。
外戰失利將被倒扣奧運積分,這是規則修改后的最大亮點,真正體現出公正、公平、公開,也是對參加奧運席位競爭人選技戰術、心理素質方面的全面考核。舞臺終于搭得像模像樣了,下面就看眾國手如何大顯身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