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馬德興新加坡報道
3月21日晚,中國男足國家隊在新加坡國家體育場進行的2026世界杯預選賽亞洲區第二階段36強賽小組賽第三輪比賽中,在2比0領先的情況下,下半時連丟2球,最終只能以2比2言和對手,未能像賽前所期待的那樣拿到3分。而這個結果可以說是中國隊為亞洲杯失利后換帥所付出的代價!在新教練的指揮下,國足明顯不適應全新的技戰術要求,而主帥伊萬又為不熟悉中國足球的現實而付出第一筆學費,只是,國足在剩下的三場世預賽小組賽中,已經沒有什么容錯率了,形勢變得更為嚴峻!
①菱形中場,活了謝鵬飛
此番國足出戰新加坡隊,采用的是442菱形中場站位。上半時表現還不錯,中國隊以2比0領先。正常情況下,中國隊還應該有第三球,尤其是武磊的點球射失,最為可惜。不過,不得不說的是,上半時之所以能夠取得領先,除了國足自身的發揮之外,與新加坡隊改變了技戰術踢法有很大關系。同樣是日本籍教練,小倉勉接手后一改前任所采用的541的相對保守的踢法,而是采用更加注重攻守均衡的4141陣型,比賽中非常強調轉換。不過,由于整體技戰術水準有限,傳接球方面的失誤不少。因為不保守,這在某種程度上其實是正中中國隊下懷。在武磊早早打破場上僵局后,中國隊的進攻依然很有威脅,上半時7次射門,4次命中,這在先前的比賽中很少遇到的。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記者曾提及這種陣型因為在雙前鋒身后設立了一名攻擊型中場球員,這將使得進攻變得更有威脅。上半時,雖然武磊攻入2球,幫助中國隊以2比0領先,但實際上,表現最搶眼的恐怕還是10號謝鵬飛,也就是司職雙前鋒身后的“攻擊型中場”的球員。武磊的第一個進球,恰恰就是謝鵬飛的橫傳、王上源得球后斜角度吊傳,讓武磊沖頂攻入第一球。而武磊在上半時傷停補時階段補射攻入第二球,禁區外起腳遠射的恰恰又是謝鵬飛。所以,如今國足的的新陣型其實是成全了謝鵬飛,讓謝鵬飛找到了屬于自己的位置。而且,謝鵬飛在場上還可以司職左、右邊路,偶爾也可以司職前鋒,這也讓他有了更多的發揮空間。
相比之下,謝鵬飛在前任揚科維奇時代似乎并不受重用,盡管同樣身穿10號球衣,但更多地只是扮演替補角色,而且也只是局限在邊路,或者是442、平行中場中的雙中前衛之一,很少能夠有像此番對陣新加坡隊比賽中的自由發揮。
但是,不得不說的是,謝鵬飛“活”了,而曾在揚科維奇手下大有用武之地的韋世豪則似乎“消失”了。在先前客場對陣泰國隊的比賽中,揚科維奇用“活”了韋世豪,甚至讓韋世豪成為國足攻擊群中的核心,能夠取勝泰國隊,韋世豪功不可沒。但此番來到新加坡,韋世豪下半時替換出場后,給人感覺像不會踢球一樣,這恐怕與整個戰術體系中沒有給韋世豪找到合適的位置有關。
這場比賽中,韋世豪在下半時換下謝鵬飛,也是司職攻擊型中場位置。但是,這個位置顯然不是韋世豪最適合的位置,邊鋒出身的韋世豪恐怕更合適的還是在左邊路活動。在韋世豪出場后,除了幾次任意球的處理之外,他根本沒有展現出先前對陣泰國隊比賽中的一半水準。不得不說,這是最大的遺憾。很顯然,伊萬到任后不久,對于韋世豪的特點和使用還有待進一步了解與熟悉。
而且,還有一個情況,就是先前國足使用謝鵬飛時,因為經常安排他上場司職中前衛之一,所以,謝鵬飛也大致清楚在中前衛位置上的防守職責。但是,韋世豪以往從未司職過這個位置。在國家隊集訓期間,韋世豪也是不停地在變換著位置。而且,因為林良銘同時出場后更多地在左路活動,韋世豪只能更多地在中路,無法發揮其作用和特點。所以,至下半時,盡管中國隊換上韋世豪和林良銘是為了加強進攻,希望能夠盡快攻入第三球,但實際效果卻明顯不如上半時。
②菱形中場,弱了防守
記者曾提及442菱形中場,除了將有效加強進攻之外,即有可能會影響到國足的防守,令原本并不算堅固的后防力量進一步削弱。而這樣的擔心在比賽中顯現出來。
以目前中國球員的防守能力,尤其是單兵能力,中場僅僅設立一名防守型中場太過冒險。而且找遍中超各隊中的本土防守型中場球員,幾乎沒有一個人可以勝任這個位置。有一個事實:即中國隊以往采用一名防守型中場球員時,基本都“死”得比較難看。而更多時候,中國隊都會在中后衛身前安排兩名防守型中場球員。即便是如今的中超球會,不管是本土教練抑或是外教,也基本都是采用兩名防守型中場球員的配置,或者是采用“雙中前衛(442平行站位時)”。這其實在很大程度上已經說明問題。
本場比賽上半時,由于國腳們的體能尚有保證,因而還能夠通過不斷的跑動來彌補位置上的空缺。伊萬在賽前的訓練中,一度曾將韋世豪安排在左側中場位置上,但在李源一和其他山東泰山球員歸隊后,李源一被安排到那個位置。應該說,這是一個比較理想的選擇。因為李源一在泰山就是司職兩名防守型中場位置之一,很清楚位置職責。所以,在比賽中,當王上源壓上參與到進攻中時,李源一會主動回撤來“補位”,也就是站在兩名中后衛身前,以加強身前的防守、起到屏障作用。而李源一如果沒有能夠歸位,在右側的張琳芃也會及時上前補位。在下半時中段,新加坡隊在中路獲得一次很好的前場任意球機會,當時就是張琳芃上前補位、采用犯規戰術所致。
但問題是,當中國隊在上半時以2比0領先后,正常情況下完全可以進行戰術調整,就像伊萬先前在執教阿曼隊時那樣,在中場增加一名防守型球員,踢得更為穩妥一些。而且,即便是新加坡隊下半時開場后不久便追回一球,中國隊也可以通過換人來實施戰術調整。但遺憾的是,中國隊在第79分鐘時換人,換下的偏偏是李源一。而他又是中國隊場上除了王上源之外唯一一名可以勝任防守型中場位置的球員。林良銘和韋世豪出場后,更進一步削弱了中國隊的防守。此次換人之后不久,新加坡隊將比分追平,從而讓中國隊的士氣受到更進一步影響。這不能不說是這場比賽中最大的疑問。
③伊萬從保守到冒進
作為國足新帥,伊萬科維奇很顯然沒有像外界所期待的那樣,順利拿下這場比賽。而這也使得伊萬的執教將一直處于“非常時期”,只有在率隊最終殺入18強賽后,這樣的危機才會完全解除。而作為旁觀者,記者則是感覺伊萬從一個極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
亞洲杯后,中國足協之所以選擇伊萬科維奇,很重要一點就是認為伊萬曾在中超執教過、對中國足球比較熟悉,而且率伊朗、阿曼等也有一定的成功經驗。但是,很顯然,足協對于選擇伊萬時所謂的熟悉中國足球,恐怕只是理論上。伊萬的確執教過中超球會,且率泰山獲得過聯賽冠軍。但是,他執教泰山隊已經是十幾年前的事了。這些年間,中國足球本身已經發生了根本性變化,雖然伊萬率阿曼隊最近曾與中國隊有過三次交鋒,但未必熟悉和了解球員的特點。
另一方面,中國足協在選擇伊萬之前,未必就全面了解伊萬緣何從阿曼隊下課。阿曼足協選擇讓伊萬下課,球隊沒有從小組中出線自然是直接導火索。但這期間還有很重要的一個情況,就是阿曼國內認為伊萬實在是太過保守,特別是亞洲杯第一場對陣沙特的比賽,在1比0取得領先后,沒有選擇更為主動的踢法,導致最后階段被沙特隊逆轉,從而影響了隊伍士氣。
但是,來到中國隊后,伊萬至少在對陣新加坡的比賽中表現出了與在阿曼隊執教時的不同,即選擇更為激進的踢法。所以,在上半時2比0領先后,國足依然還是像上半時那樣去努力掌握場上局面,嘗試著去攻入第三球。但是,由于國足進攻效率不高,最終反而被新加坡隊追平。
現代足球包括剛剛結束的亞洲杯上,控球多、主導比賽的一方,常常很難最終取得自己想要的結果。這場與新加坡隊的比賽則再次佐證了這一點。中國隊在比賽中的控球達到58%,傳球也有400次。但是,控球不占優的新加坡反而在射門次數超過了中國隊,為15比11,射門命中門框范圍也是6比4。也就是說,中國隊在下半時沒有一次射門在門框范圍內。想想中國隊先前對陣泰國隊時,主動放棄控球,追求進攻中的效率,結果反而取得了勝利。而亞洲杯上,主動放棄控球、選擇相對更為穩妥的防守反擊踢法的隊伍反而都笑到了最后。這不得不說,伊萬接手中國隊之后,需要重新認識中國足球、并為中國隊找到了一個準確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