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瑞:伊萬的菱形442,變還是不變?

王曉瑞03-29 08:48 體壇+原創(chuàng)

本報足球記者王曉瑞

兩場與新加坡隊的比賽,伊萬使用的都是442菱形打法。一勝一平之后,等到6月6日決戰(zhàn)泰國,他還會采用這套戰(zhàn)術嗎?

可以肯定地說,伊萬本人也在思考。比如二番戰(zhàn)新加坡,在中國隊取得2比1領先后,他隨即把菱形442改為平行442。這是一種求變,也是一種對未來的嘗試,畢竟對泰國與對新加坡完全不同。

伊萬帶隊首戰(zhàn),就是遠征獅城,加上換帥背景,因而中國隊是亟需一場勝利,這是形勢需要。保持兩名前鋒,力圖先聲奪人,這是伊萬的戰(zhàn)術意圖之一,然而被認為更激進,也是更有爭議的做法,是他堅持單后腰的菱形布陣。其實在阿曼隊,在伊朗波斯波利斯,這都是伊萬最擅長的陣型。但畢竟中國俱樂部很少如此部署,中國隊很長時間都沒有合練,加上聯(lián)賽剛開始沒多久,球員在俱樂部的狀態(tài)參差不齊,伊萬即使再相信自己的眼睛,也難以保證這套陣型在實戰(zhàn)中的運用沒有太大起伏。

但伊萬有理由冒險。當前,中國隊要重生要涅槃,要實現舊貌換新顏,要一掃卡塔爾亞洲杯3戰(zhàn)0球的尷尬。兩戰(zhàn)新加坡隊,合計打入6粒進球,足以證明中國隊正逐漸進入一個新時代。這是伊萬需要在六月決戰(zhàn)泰國來臨前,為這支新球隊所打下的烙印。換個角度來看,他也亟需利用這兩場對新之戰(zhàn),好好地為死磕泰國熱個身。

可如果因此而認為中國隊將以伊萬所擅長的菱形442決戰(zhàn)泰國隊,恐怕還是為時尚早。

首先,伊萬很了解泰國隊。亞洲杯上阿曼隊最終功虧一簣,就是因為沒能拿下泰國。伊萬當時也是用的菱形442,控球率甚至都達到70%,實戰(zhàn)威脅卻是你來我往,難分伯仲。其次,決戰(zhàn)當前,困難多多,與其盲目爭勝,不如以智求勝。泰國隊換帥后實力提升,客平韓國之后,士氣更旺。中國隊若冒險強攻,必是一步險棋,甚至還有可能前功盡棄。伊萬已馳騁亞洲足壇數十載,他不可能不明白這其中的利弊。

所以在深圳時,國家隊內部就曾有一番討論:442菱形打法,是不是只針對新加坡這兩場而用?因為誰都清楚,曼谷雨戰(zhàn)國足雖勝,但頌克拉辛的強突,迄今仍是國腳們的夢魘。何況當時還是以吳曦加李可雙后腰的組合,到最后抱上大腿都能被彈開,真的是攔不住“泰國梅西”。若再以單后腰出擊,豈不更是是以卵擊石?

伊萬是亞洲通,他不可能不了解頌克拉辛的實力,而石井正忠上任后,對素帕楚、素帕那、素帕差這一群97后的大力提拔,更是在亞洲杯上讓阿曼隊繃緊神經。其實,有了在亞洲杯上的經歷,我們大可不必擔心伊萬在泰國隊面前是否祭出“昏招”。相反,他吃到的苦頭、他嘗到的教訓,會影響到他的決斷,而現在主推442菱形的做法,也很難講是不是迷惑石井正忠的計謀。畢竟在歐洲杯和世界杯,人們經常能看到一些儒帥在熱身賽上有所保留,這是一種慣用招數。

更何況在水滴大捷的尾聲,當中國隊祭出432謀求防守反擊時,進攻威力反而大增,這其實也是在給伊萬提供一個新思路。對陣泰國,非勝不可,但爭取勝利絕不是只有強攻一條路。猶記06年德國之夏,澳大利亞逆轉日本,希丁克的成功之道就是欲揚先抑,引蛇出洞。伊萬是個精明的人,想必也很清楚中泰兩隊各有所長,但問題是屆時中國球員又該如何把控這種心理?只收獲平局肯定是不夠,但倘若冒進,那就是賭博。

由此可見,在獅城丟掉的2分是有多么致命。事已至此,也唯有期盼伊萬拿出他的大智慧,讓國腳們踢得更有智慧,方才能夠以智取勝。否則,倘若還是以442菱形強攻,或是拉開架勢與泰國人火并,重壓之下,本就防守脆弱的中國隊,又能有多少勝算呢?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

相關閱讀

王曉瑞

《體壇周報》國內足球記者,常年報道各級男足國字號。

權威源自專業(yè)

“體壇+”是體壇傳媒集團旗下《體壇周報》及諸多體育類雜志的唯一新媒體平臺。 平臺匯集權威的一手體育資訊以及國內外頂尖資深體育媒體人的深度觀點, 是一款移動互聯(lián)網時代體育垂直領域的精品閱讀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