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益唯:國安終結申花連勝 該汲取教訓的不只申花

嚴益唯04-15 09:15 體壇+原創

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嚴益唯報道

誰能阻擊申花的連勝?這個懸念終于在中超聯賽第六輪申花1比1國安的比賽之后揭曉。

1996961558576496686.jpg

申花主帥斯盧茨基依然沿用了前一場申花4比1擊敗三鎮的首發陣容,中場繼續采用之前屢試不爽的菱形站位,謝鵬飛與高天意兩名現役國腳分別占據前腰與右前衛的位置,蔣圣龍與朱辰杰兩名國腳則繼續在中衛的位置搭檔。五名外援分別為雙前鋒路易斯與馬萊萊,左前衛特謝拉,后腰阿馬杜與右后衛馬納法。再加上門將鮑亞雄與左后衛楊澤翔,這套陣容從人員到陣型,可以說是斯盧茨基此戰之前最滿意的。反觀國安,不僅在前五輪聯賽中落后申花7個積分,而且古加、法比奧兩名外援因傷缺陣,客場挑戰五連勝的申花難度可想而知。但是,蘇亞雷斯的球隊無論是戰術選擇還是球員的狀態調整,顯然都是有備而來,最終有效克制了申花的戰術特長,終結了申花開局后的連勝。

值得一提的是,申花442中場菱形站位與伊萬科維奇的國家隊非常相似。通過對比申花1比1國安與國足兩戰新加坡這三場比賽場上平均位置圖,我們可以更直觀地看到申花與國足的戰術相似性。申花式的高位壓迫,不僅是442菱形中場站位的一大特點,同樣也是喜歡“冒險”的伊萬科維奇偏愛的戰術。國安此戰也向外界展示了如何通過傳控與轉移球的結合來化解申花的高位壓迫,而中國隊下一個對手泰國隊,恰恰也是善于利用控球與轉移來應對高位壓迫戰術的球隊。所以,國安“克”申花,不僅僅給申花敲響了警鐘,同時也給與申花戰術非常相似的中國隊敲響了警鐘。盡管謝鵬飛與高天意兩位現役國腳傳球好的優點在申花菱形中場體系中得到了充分發揮,也足以給伊萬科維奇在國家隊堅持菱形中場帶來底氣。但是,面對與國安一樣有能力在高強度壓迫下完成控球與轉移的泰國隊,國家隊有必要從申花此戰中汲取一些教訓。

得勢又得分的申花式高位壓迫,也是伊萬科維奇所愛

聯賽前五輪申花進球數達到了13個,其中有4個進球都是直接受益于中前場的高位壓迫。如果說申花在進攻轉化中直傳滲透球的高成功率是開賽后取得五連勝的最重要技能,那么讓這個技能得以充分釋放其威力的正是高位壓迫戰術。換言之,正是因為三條線上都有出球能力不錯的的球員,申花中前場的高位壓迫戰術更有威脅:不僅比賽的很多時間能夠“得勢”,而且還常常能因此“得分”。

比如申花本賽季的第一粒進球,就是得勢又得分的申花式高位壓迫戰術的杰作。馬萊萊在球門區右側的大力抽射被擋出之后,六碼線外的史亮側身接到球,但此時他正處在身后路易斯以及左側特謝拉的高壓之下,倉促間未能大腳解圍,而是將球碰向了罰球區內的陳哲超。這時,馬納法從陳哲超的左后側突然啟動,搶在后者身前將皮球截下。隨后在馬納法在將球帶出罰球區的途中,遭遇了陳哲超的回追。馬納法贏得了兩人的地面對抗,護住皮球將球交給了吳曦。吳曦在兩名對手的壓迫中,倒地鏟傳將球交還給馬納法。馬納法沿罰球區右邊線下底傳中,助攻路易斯得分。在這個進攻轉換過程中,馬納法對陳哲超的高強度逼搶,成了轉折點。換言之,申花正是通過馬納法的這次罰球區內對陳哲超的高壓逼搶,在對方的罰球區內獲得了球權,并發起了第二波的致命一擊。當然,馬納法的反搶成功,也離不開特謝拉與路易斯對史亮的高強度壓迫,導致后者處理球失誤。

申花通過在對方防守一區的持續高強度壓迫,獲得致命反擊的機會攻入本賽季首球,這樣的場面正是中國隊主帥伊萬科維奇所偏愛的。我們回到3月21日新加坡2比2中國的比賽現場。接近80分鐘時,伊萬科維奇用艾克森換下張玉寧,后來他自己證實這次換人是為了擴大比分。艾克森上場前六分鐘,韋世豪與林良銘剛被換上場。伊萬科維奇的意圖很明顯,那就是通過換上體能充沛的攻擊手,加強高位的壓迫力度,趁著對方體能下降,力求在進攻三區獲得反擊的機會,以此鎖定勝局。80分鐘時,雅各布·馬勒接哈桑的傳球,剛準備轉身,他左側身后五米開外的韋世豪就高速上搶。因為雙方的距離很近,雅各布·馬勒已經察覺到韋世豪的啟動。只見他急忙將球朝右邊一撥,并用身體擋住了韋世豪。在韋世豪的反搶沖擊下,雅各布·馬勒一個踉蹌,此時艾克森已從正面上搶。如果韋世豪與艾克森的連續反搶成功一次,中國隊幾乎就獲得了單刀。此后,雅各布·馬勒勉強將球傳出,但在中國隊高強度壓迫下,皮球連續兩次被踢回新加坡門將腳下。中國隊其實已經無限接近通過前場持續高壓,復制申花聯賽首例進球的場景。不走運的是,當哈桑再次開出球門球之后,堅持高位逼搶的中國隊兩線之間瞬間出現了空當。這一空當被對方利用并展開反擊,最終將比分扳平。

442菱形站位有利于展開高位的壓迫戰術,這種激進的站位一旦打成,就像申花本賽季攻入的第一個球那樣是得勢又得分。當然,得勢又得分的申花式前場高壓場景并非申花專享,早在2021年9月2日伊萬科維奇就已經率領阿曼隊在客場1比0戰勝日本的比賽中,也踢出了這樣的場景。上述這些比賽中,申花、國足以及阿曼隊員的平均位置圖,都呈現了非常相似的五邊形的鉆石形狀。這也是剛卸任的日本足協技術委員會主席反町康治,曾經提到的對日本隊造成威脅的所謂的鉆石中場陣型。442菱形中場的戰術體系,造就了場上除門將外10名隊員的五邊形鉆石型站位,這樣的站位更利于球員通過展開高位的壓迫尋找快速反擊的機會。一旦反擊成功,往往就是得勢又得分的比賽場景。正是這種倚靠442菱形中場體系發展的高位壓迫戰術,不僅幫助申花打入本賽季第一個進球,并成功助力申花豪取了開門五連勝。這,也正是伊萬科維奇所愛。

國安通過控球結合轉移球,專“克”申花的高位壓迫

盡管申花442菱形中場屢試不爽,成就了球隊五連勝,但是張玉寧的進球卻讓人看到,申花五外援與四名國腳助陣的高位壓迫,也并非無懈可擊。蘇亞雷斯的球隊通過后場耐心的傳控結合轉移球戰術,不僅化解了申花前場的高強度壓迫,而且還率先攻入一球。

比賽4分多鐘,謝鵬飛帶球殺入國安罰球區右肋部,并完成了射門,但是馬馬杜飛身倒地擋住了謝鵬飛的射門。張稀哲搶到第二落點后將球帶出罰球區,此時謝鵬飛與路易斯通過高強度的壓迫,將張稀哲驅趕到了邊路。但是張稀哲在謝鵬飛倒地鏟球前,用左腳精準地給回來接應的林良銘送出了直傳球。雖然林良銘身后因有高天意的貼身壓迫無法轉身,但他還是搶在路易斯封堵傳球路線之前,將球回傳給了馬馬杜。馬馬杜將球再傳給右側的中衛搭檔恩加德烏,后者搶在馬萊萊的搶斷前,將球轉移給右后衛何宇鵬。隨著皮球從馬馬杜的腳下轉移到了何宇鵬的腳下,申花前場六名隊員都被吸引到了申花的左前場。包括原本在申花右前場的路易斯、謝鵬飛與高天意也都跟隨皮球的方向,快速轉移到了申花的左前場。當何宇鵬將球傳給李可之時,回防的謝鵬飛已經接近李可了。但是,李可面向何宇鵬跑去接球的同時,回頭看了一眼已經埋伏在申花右后場的張玉寧。此時,申花前場六名隊員已經被吸引到了申花一方的左側球場,申花的右側已經唱起了“空城計”。

李可這一回頭,使他立即做出了一個關鍵的決策,就是將球長傳給球場另外一側的張玉寧。正因為他在接應何宇鵬的傳球之前已經做出這樣的決策,所以他接球后只調整了一步,就很從容地搶在謝鵬飛之前將球傳出。而何宇鵬傳給李可的同時,球場另一側的李磊已經啟動高速沿左路前插。此時,除了申花隊的右側球場已經成了無人防守的區域。更糟糕的是,因為六名申花前場隊員都被吸引到左側中前場實施高位壓迫,以至于阿馬杜身后與申花后防線之間出現了超過十米寬的空當。而這個空當中,除了張玉寧,還有林良銘、方昊、以及李磊。在李磊與方昊的掩護下,張玉寧與林良銘在罰球區外的肋部作了一次撞墻式的配合,最后由張玉寧在罰球區內將球打進。

張玉寧的這個進球,從馬馬杜飛身擋出謝鵬飛的射門開始,國安隊通過在后場的耐心傳遞,成功地將申花的前場六名球員成功地吸引到了申花的左側中前場,然后將球突然轉移到球場另一側的申花兩線間的大片空當中,瞬間就瓦解了由六名申花前場球員形成的高位壓迫的包圍圈。

那么,為何之前申花屢試不爽的高位壓迫,到了國安這里就突然失效了呢?首先,國安擁有在高強度壓迫中能控球推進的球員。張稀哲在面對謝鵬飛與路易斯的高強度壓迫時,不僅將球保護出了本方的罰球區,而且還成功地帶球推進到邊路相對安全的區域。正是張稀哲擁有在申花高壓下控球推進的能力,讓他最終等來了援軍林良銘,并將球成功送出。其次,國安隊通過后場的耐心傳遞,成功地將申花前場六人全部吸引到了國安的右側中后場,并由李可通過對角線傳球,將球轉移到了球場另外一側的前場形成了反擊。

皇馬曾經就通過轉移球化解了利物浦隊的高強度壓迫。歐足聯關于22/23賽季歐冠聯賽的技術報告中這樣說:“在安菲爾德進行的首回合比賽中,皇家馬德里用長時間的控球與巧妙的轉移球結合化解了利物浦的高強度壓迫。安切洛蒂(Carlo Ancelotti)的球隊能成功地吸引對方球員向球場一側移動,然后通過轉移球破解對方的壓迫,從另一側攻擊對方。”

當然,這種用控球來化解對方高強度壓迫的戰術,離不開在強對抗中能控球推進的球員。這份報告中還寫道:“對于一名在對方壓迫下不僅能護住球,還能完成推進的球員給球隊帶來的好處這個問題,范布隆克霍斯特(Giovanni van Bronckhorst)說道:‘我一直很喜歡那些能在壓迫下控球的球員。如果你是一個6號位球員,面對那些只能進行一或兩次觸球后就要出球的球員,壓迫會變得簡單。因為你知道他只能觸球一兩次,這樣你就可以把握好壓迫的時機。但如果面對的是控球能力很強的球員,那壓迫就會變得很難。比如說卡馬文加(Camavinga),他有時能在壓迫下進行突破,這會讓防守方很困難,因為他擺脫了壓迫。他身前的防守球員就必須要上搶,這時就會漏掉別的進攻球員。” 

張稀哲在申花1比1國安的比賽中,簡直就是國安的卡馬文加。他在這場比賽中的地面對抗次數為13次,贏下11次。而他本賽季這兩項平均數僅為5.3次與3.9次。顯然張稀哲在本場比賽中,傳控球能力得到了充分釋放。

本場比賽國安陣中,狀態爆發的不僅僅是張稀哲一人,這也確保了蘇亞雷斯的球隊能夠一次次抗住申花的沖擊。比如李磊本場比賽對抗次數為16次,贏得地面對抗的次數為12次,而上一場他的這兩項數據僅為6次與2次。通過球員的平均位置圖可見,李磊相比上一場位置更靠后。在國安主場1比2負于新鵬城的比賽中,李磊的平均位置越過了球場中線,而本場比賽他的平均位置則處于本方半場,并距離中線約15米左右的“大后方”,這顯然是蘇亞雷斯為限制申花右路馬納法與高天意的進攻做出的針對性部署。值得一提的是,馬納法本場比賽對抗次數也躍升到了19次,而他本賽季這一數據的平均值僅為9.7次。馬納法本場比賽對抗次數幾乎比平均數翻倍的情況下,成功率卻從本賽季57%下降到了47%。換言之,馬納法在與國安的比賽中遭遇到了開賽以來最強大的對抗,以至于他很難像五連勝時那樣頻繁威脅對方后場。

蘇亞雷斯成功的戰術布置,還體現在恩加德烏本場多達15次爭頂、11次成功這一夸張的數據中。要知道,本賽季恩加德烏的場均爭頂次數僅為4.5次。他在本場比賽如此亮眼,或與申花地面進攻受阻后,更多地嘗試往國安門前傳高球有關。

恩加德烏的高光表現,成功抑制了馬萊萊在鋒線的沖擊。本場比賽,馬萊萊的觸球次數僅為26次,創下了本賽季他在打滿全場的情況下的新低。申花4比1戰勝三鎮的比賽是馬萊萊傷愈重返首發陣容的首場比賽,雖然當時他的狀態肉眼可見的下降,但是觸球次數也達到了37次。而之前超級杯以及聯賽首輪,馬萊萊的觸球次數分別為52次與51次。可見與國安的比賽中,馬萊萊的“隱身”不僅僅與他傷愈復出不久有關,恐怕更大的原因還是他遇到了防空能力極強的恩加德烏。

總之,擁有張稀哲這樣在對方高強度壓迫下能控球突破的球員,以及通過成功地吸引申花球員向球場一側移動,然后通過轉移球到球場另一側發起攻擊的戰術,幫助蘇亞雷斯的球隊成功地在客場阻擊了申花。

國足需小心!泰國也擁有國安式破高強度壓迫的能力 

3月下旬國足與新加坡的兩場比賽中丟掉三球。第一個失球是因為未能持續在前場保持壓迫,導致陳漢瑋獲得從后場長傳助攻的機會;第二個丟球則是因為國足在前場持續高壓并接近成功的時候,卻因為一次對抗的失誤,被對方利用了兩線之間的空當反擊成功;第三個丟球則與前場高壓戰術無關。可見,伊萬科維奇在次回合與新加坡的比賽中,已經針對第一場的失球成功地做出一些調整。

但是,接下來國足的對手是泰國隊,他們傳接球的能力比新加坡更強。而伊萬科維奇如果堅持他的戰術理想,那么國足到時候很可能還是基于442陣型菱形中場的體系,隊員的平均位置很可能仍然是按照鉆石型分布,也極可能會延續高位壓迫的戰術。那么,國足就需要小心泰國隊到時候也極可能會采用類似國安對付申花的方式。

上個月泰國1比1戰平韓國的比賽中,就是一名泰國球員在左前場面對兩名韓國隊員的貼身緊逼,以及兩名韓國球員的正面圍堵下,成功地護球向前,并突然向韓國隊的罰球區內送出了一個精彩的破線球。泰國隊的10號素帕那在對方罰球區內接到這個破線傳球時,韓國隊中后場的七名隊員都集中在本方右側,左側完全不設防。于是,素帕那將球轉移到罰球區的另外一側,12號米克爾森后插上將球傳到遠門柱,跟進的素帕那搶點射門將比分扳平。從泰國隊這次進攻可見,泰國隊也擁有國安式破高強度壓迫的能力。首先,他們擁有在壓迫下護球推進,甚至完成破線傳球能力的球員;其次,他們也擁有將對手吸引到球場一側之后,通過轉移球在球場的另一側完成攻擊的戰術素養。這次國安正是憑借這兩點得以成功“克”申花的高位壓迫戰術。

那么,申花該如何反制國安的這些針對性的戰術呢?其實,通過申花攻入的扳平一球可見,申花最容易采取的應對措施,就是避實擊虛,與其兩名中鋒被對方兩名中后衛凍結,不如擇機將一名中鋒回撤中場加強中場的逼搶,一旦在中場奪回球權,通過快速反擊形成射門機會。

實際上,限制與反限制永遠是足球比賽的主旋律,戰術的成功也不是通過套用任何公式可以實現的。22/23歐冠四分之一決賽的首回合下半場,就連瓜迪奧拉的球隊也需要通過回撤哈蘭德(Haaland)和德布勞內(Kevin De Bruyne)封鎖拜仁慕尼黑隊兩名中前衛的接球路線,才能取得成功。歐足聯的技術報告中這樣寫道:“瓜迪奧拉(Guardiola)在下半場對壓迫戰術的調整值得我們思考。他讓球隊的整體陣型向后移動了——然后他們在比賽的最后20分鐘連入兩球鎖定了3比0的勝利。瓜迪奧拉對此說道:‘我們做出了一些改變,讓我們的壓迫變得更有效 。’瓜迪奧拉(Guardiola)在下半場讓兩名邊鋒貝爾納多·席爾瓦(Bernardo Silva)和格拉利什(Grealish)向斜前方壓迫拜仁慕尼黑隊的兩名中后衛,他們取代了兩名前鋒的壓迫工作。”

將來,一些擁有傳控能力的球隊或許會從國安“克”申花的戰例中獲取靈感,申花也需要汲取教訓后思考如何讓他們的壓迫變得更有效。除了申花,與斯盧茨基戰術理想相似的伊萬科當然也需要從中汲取教訓,采取必要的措施確保對陣泰國隊時中國隊的壓迫更有效。

熱門評論

全部評論

相關閱讀

嚴益唯

體壇周報資深記者

權威源自專業

“體壇+”是體壇傳媒集團旗下《體壇周報》及諸多體育類雜志的唯一新媒體平臺。 平臺匯集權威的一手體育資訊以及國內外頂尖資深體育媒體人的深度觀點, 是一款移動互聯網時代體育垂直領域的精品閱讀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