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謝銳如皋報道 李軒豪九段加冕第五屆MLily夢百合杯后,成為第23位奪得世冠的中國棋手,也是中國圍棋第49個世界冠軍。
世界圍棋大賽誕生于1988年,當年創辦了富士通杯和應氏杯,直到1992年,韓國國內的東洋證券杯升格為世界大賽,三項世界大賽并存的局面一直到1996年三星杯、LG杯這對“雙子星座”誕生才被打破。
中國棋手奪取世界冠軍之路可大致分為五個階段。其一是起步階段(1988年-1999年),這11年共產生30個世界冠軍,中國棋手僅獲2個,即1995年馬曉春九段連奪東洋證券杯和富士通杯兩冠。另28冠分別由韓日棋手所獲:韓國20個,日本8個。韓國之所以獨占鰲頭,是因為李昌鎬強勢崛起,1992年1月加冕第三屆東洋證券杯開始,至1999年他已11冠在握。佐以曹薰鉉和劉昌赫,造就九十年代“韓流”肆虐。
其二是至暗時代(2000年-2005年),從2000年至2004年共產生20個世界冠軍,中國棋手僅獲其中的1個,即2000年第四屆LG杯俞斌九段從韓國群狼中殺出,幸運奪冠。從2000年6月至2005年1月,長達五年的時間里,中國棋手顆粒無收,實為至暗時刻。
2005年3月,常昊九段在第五屆應氏杯決賽中3比1戰勝崔哲瀚九段,實現他個人以及應氏杯中國棋手雙零突破。中國棋手在世界大賽中的暗無天日時代終于翻篇。
其三是相持時代(2006年-2012年),2005年常昊加冕應氏杯是為中國棋手吹響反擊的號角,2006年1月神豬羅洗河九段在第十屆三星杯決賽中2比1勝李昌鎬九段,將石佛拉下神壇,其世冠數定格于17個。當年4月21日,古力九段在第十屆LG杯決賽中3比2勝陳耀燁五段,開始步入世冠行列。以此為發端,中韓棋手真正進入相抗衡年代。
從2006年至2012年六年間,世界大賽共誕生31冠,中韓棋手各獲15冠,完全對等,另有一冠為中國臺北周俊勛九段所獲。此時中國有常昊、古力、孔杰,韓國有李世石、崔哲瀚、樸永訓,第一次形成平等對抗。
其四是領跑時代(2013年-2020年),2013年是中國90后棋手集中爆發的一年,厚積薄發。這年周睿羊、時越、范廷鈺、陳耀燁、羋昱廷、唐韋星包攬六冠,一時之盛,無與倫比。七年間共產生31個世冠,中韓棋手奪冠比為25比6,這也是中國棋手集中奪冠的一段黃金時光。韓國后李世石時代,樸廷桓擔不起領軍人物重擔,這段時期他僅獲2015年LG杯、2018年夢百合杯、2019年春蘭杯三冠。
其五又回到對抗時代(2021年至今),以2020年2月申真谞九段加冕LG杯為起點,中韓再度形成對峙。四年來共產生15個世冠,中韓奪冠比為6比9,其中申真谞一人6冠,另三冠為樸廷桓、申旻埈和卞相壹所獲。中國六冠由五人奪得:柯潔九段、羋昱廷九段、辜梓豪九段、丁浩九段(兩冠)、李軒豪九段。
36年沖擊世冠路,中國棋手共獲49冠,比韓國棋手少20冠,依然任重道遠。共有23名中國棋手加入世冠行列,韓國這一數字為1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