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謝銳無錫報道 類似“過百齡杯”全國業余圍棋公開賽這樣的賽事還有很多,但對于每個地方而言,這樣的賽事能形成“三川匯流”,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否則,無從解釋為何這樣耗時、耗力、耗錢的業余大賽,各地卻還趨之若鶩。
過百齡是明朝大國手,《無錫縣志》中寫道:“開關延敵,莫敢仰視。因是數十年,天下之弈者以無錫過百齡為宗。”對局之余,過百齡潛心撰寫圍棋著作,尤以《官子譜》價值最高。其后人過旭初、過惕生皆為圍棋名手,其中過惕生更是棋圣聶衛平的啟蒙老師。
過百齡生于無錫錫山區錫北鎮,上至無錫市,下至錫北鎮,皆有打造這張文化名片之需,兼之無錫地處江南富庶之地,重文重教,圍棋人才輩出,2022年江蘇高考文科狀元丁潤陽即出自無錫宜興,他還有一個身份是業余5段棋手,直至上高中都沒放棄圍棋。
盡管過百齡杯是一項業余大賽,但承載著當地著力打造文化名片、推廣圍棋的使命,所以在開幕式上,無錫市、區、鎮三級政府出動力推這項賽事,不可謂不隆重。
過百齡杯參賽人數多達226人,還加入了江蘇組、元老組等元素,使得比賽內涵相比其他同類賽事要豐富得多,但舉辦這等規模賽事,對于組織、接待、保障都有著相當高的要求,僅現場裁判一項,就需要組建一個強大團隊,否則,比賽過程中不斷冒出的各種是非糾紛,足以毀掉比賽。
無錫圍棋基礎在國內數一數二,國內兩代棋界女王於之瑩、吳依銘皆誕生于此,絕非偶然。在無錫名聞遐邇的新天一學校圍棋活動開展已有經年,此次參賽的周睿宇6段即為該學校六年級學生,一邊讀書一邊下棋兩不誤。在這樣的氛圍下,組建一個比賽團隊雖非難事,卻也需要多年磨合、操練。
即便過百齡杯連續舉辦七屆,但比賽過程中仍然會發生各種難以想象的事端,當地團隊都能快速化解,平息可能發生的不諧之音,令人嘆為觀止。哪怕是一天四輪比賽,卻也井然有序,平穩進行。
國運興,棋運興。當今風起云涌的過百齡杯等業余大賽,似乎對職業賽事造成沖擊,其實不然。業余永遠是職業之源,為有源頭,方有活水。一項比賽,200多名業余棋手參賽,除去獎金之外,還有前兩名授予7段、前五名授予6段等獎勵,這對于龐大的沖段少年少女群體而言,是大利好。
丁潤陽當年還是學生時四處參賽,在求學和下棋兩條道上一路兼行。事實也證明,下棋的孩子更具專注力、思考力以及自我管理能力,打小走遍四面八方、經歷百轉千回的血淚勝負,于他們是考驗,更是財富。勝負關一如生死關,這都能趟過去,還會怕高考關嗎?
一項過百齡杯,表面上是融合各路資源,打通政府、協會、機構、學校以及文化、賽事、培訓等關卡,實則是各地務實之需、多方實力的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