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林良鋒
又領先?還沒贏!
小組次輪,英格蘭又一次未能把握領先的大好局面,很快遭丹麥扳平,慶祝晉級要再等等了。德國和西班牙已經順利小組出線,英格蘭牌面實力不遜這兩家,某些位置還大大優于德、西,怎么這么步履蹣跚?索斯蓋特循例挨罵,球迷、媒體和名宿齊齊上陣,都把英格蘭未能提前殺入淘汰賽,歸咎于他。索斯蓋特固然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但晉級的階段目標未受絲毫影響,批評的內涵,更多的還是擔心:這狀態,這發揮,到了淘汰賽可咋辦?
英格蘭已經九成踏進淘汰賽,只有出現以下情況才可能打道回府:末輪以兩球或以上負于斯洛文尼亞,同時丹麥大比分擊敗塞爾維亞,三獅未能成為4個成績列前的第三名。就已經打完第二輪的3個小組,英格蘭即使要淪為第三名,也不會是3隊中的最差。剩下3組,種子之一比利時還輸了頭陣,可能成為第三的奧地利、烏克蘭和捷克,誰可能拿到4分且比英格蘭更佳?索斯蓋特已經完成了歐洲杯任務的三分之一,離及格線還差兩場。現在就罵,為時尚早。
那么,擔心出線后的走勢,就是這“潑天(冚家)富貴”的來由。如果按預期拿到C組頭名,英格蘭的16強對手將是A、D、E、F四組中的第三,也就是蘇格蘭或匈牙利;克羅地亞、意大利和阿爾巴尼亞之一;E和F組誰都可能伏擊英格蘭。往績而言,英格蘭比較怵意大利、比利時和葡萄牙,以當前狀態,英格蘭更擔心來自巴爾干的球隊,本屆歐洲杯,巴爾干半島來了5隊。萬一次名出線呢?碰德國,比第三還糟糕!以當前狀態,英格蘭很可能就次席出線。這才是讓英國上上下下抓耳撓腮之處——你在最脆弱的時候,遇到最不希望交鋒的對手。
本來一片坦途的小組,霎那間荊棘密布,怪誰?當然要怪南門。以英國媒體的慣有毛病,他們還把法蘭克福的草皮也列進了抱怨的對象。但斯洛伐克、丹麥沒受影響不是?怪索斯蓋特哪里做得不好?拼搏強度不夠!領先后收縮!這是輿論的主流意見。除了用兵不當,索斯蓋特還掀起另一個風波:他撤下了隊長凱恩。這要是輸了,索斯蓋特篤定要成為比格雷厄姆·泰勒還要愚蠢的大頭菜。先為索斯蓋特說幾句公道話。能在被動的局面下,拿下越來越不起作用的凱恩,要贊。這個決定,索斯蓋特膽兒夠肥(姑勿論是不是聰明和正確的舉措)。當年輿論罵埃里克森(瑞典教練),其中一條就是沒卵子,不敢在被動中換下絕對主力扭轉頹勢。
不換挨罵,換了也挨罵,英國第四權永遠是贏家。實戰中,不僅是凱恩被撤,薩卡和福登也陪綁,換上了沃特金斯、鮑恩和埃澤,場面明顯好轉,可惜當時丹麥已站穩陣腳,英軍援兵未能改變結果。索斯蓋特帶了七八個前鋒,好歹用上了。總比埃里克森帶了沃爾科特,卻讓他全程拍小電影打發時間強。奇怪的是,更應該接受考察的帕爾默卻仍一分鐘沒踢,對凱恩更有幫助的戈登也沒有,而對位換人最像凱恩的托尼,似乎被遺忘了。其次,英格蘭沒輸,意大利輸了。上屆決賽的兩家,英格蘭表現還稍好。如果輿論對兩戰4分不爽,那么上屆小組頭兩輪幾分?4分,平的還是小兄弟蘇格蘭。
如果上屆4分能進決賽,本屆為什么不能?上屆出線碰德國晉級,本屆(可能)再碰,為什么就不能?本世紀歐洲杯,奪冠球隊從頭熱到尾,只有2012年的西班牙,希臘和葡萄牙都是冷門,大冷門。法國首輪也只是一球小勝,沒流量,荷蘭和意大利首輪都經過苦戰逆轉,也沒流量。只有英格蘭,無論輸贏,無論好賴,都有流量。這是命,認吧。上屆英格蘭次輪和蘇格蘭互交白卷,媒體沒這么大動靜。本屆雖然少了菲利普斯,但得到了豪華版的菲利普斯,貝林厄姆是每個教練夢寐以求的中場,總不能把羸弱的發揮,歸咎于貝林厄姆取代菲利普斯吧?
英格蘭的陣容,乃本世紀隊史最強。這才是索斯蓋特招罵的根源。小組出線是目標之一,發揮則是給各界信心的理由。除了將將出線,發揮這么不暢順,究竟哪里出了問題?癥結之一,肯定是索斯蓋特。把我的“主教練三段論”拿來衡量他,你會發現他至少臨場不行,看人用人一半不行,甚至風格這塊,也讓人懵圈。說句題外話:英國為什么在過去200年,國運持續下行?因為他們再也沒有威靈頓、納爾遜和馬爾伯勒這等帥才,能在生死存亡關頭,做出符合國家民族利益,但未必符合大多數私人利益的決定。
英格蘭唯一的大賽的榮譽,是拉姆西因禍得福失去了原來的正印中鋒格里弗斯,改用利物浦的工兵型前鋒亨特,激活了查爾頓,英格蘭得以集中資源讓查爾頓發揮本色,一路殺進決賽并捧杯。其后多屆,包括拉姆西自己,都遇到無法割舍愛將而功敗垂成的尷尬。索斯蓋特雖然有隊史次佳的成績但并不是因為他的能力,而是生逢其時,躬逢其盛。他順應各界的呼聲,召了很多別人希望他帶的球員,至于這些人能不能為他的設想出力,他沒有答案,更沒有魄力找出答案。如果賽前他能下定決心,在凱恩和其他攻擊手之間取舍,英格蘭即使沒有把紙面最強派上場,但場面一定不會比實戰差。
凱恩首發,你就必須讓全隊為他提供彈藥;凱恩不首發,你就必須讓一個人突前犧牲自己,為身后的貝林厄姆、福登等人趟雷。結果,打了半場,發現堅持首輪的陣容不起作用,45分鐘已經過去了。個人能力而言,英格蘭球員大部分在丹麥同行之上,更不提塞爾維亞,但打起來,英格蘭球員處處受制于人,給人業余和菜鳥的感覺,為啥?信心。性格。貝林厄姆的表現和首輪判若兩人,就是典型。在皇馬,身邊的隊友有強烈的責任感和自信,極大感染了貝林厄姆。一個集體,必須有具備頭羊素質的個體,他未必是功夫最好的,但必須是最有號召力和領袖氣質的。英格蘭恰恰缺乏這類人。別看平時鏡頭面前侃侃而談,人生、理想頭頭是道。可一到真需要主心骨的時候,人人都惦記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不愿意為集體付出,受點皮肉之苦。
丹麥相反,沒有太多的星光,人人死戰,拼搶上氣勢已經壓了三獅一頭,讓對方成了三喵。塞爾維亞失球后立刻上身體,頓時讓英格蘭失去了既定的節奏,如果運氣好點,英格蘭首輪就可能失守。索斯蓋特必須找出符合自己思路的陣容,留給英格蘭的時間不多了。